王建丽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价临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300例中,临床用药不合理34例,占总人数的1.13%,其次是不合理的药物剂量和用法>不合理的诊断和用药>忽视禁忌证>不合理配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应逐步加强对其的重视,通过药品监管,减少或预防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问题;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92-01
我院心血管内科主要是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与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有关疾病。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在使用药物治疗时,由于我国药物使用管理较为松散,常出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对患者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例如不合理用药后患者治疗效果不能充分保证,可能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出现患者死亡。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人,其中有56名男性患者, 44名女性患者,年纪在33岁~92岁之间,平均数为(51.47±9.09)岁;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21年,平均数为(6.47±4.84)年。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心血管内科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通过对3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存在的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再依据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文献研究,对用药不合理表现进行总结,再提出整改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21.0统计软件,利用此软件对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前者用( )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对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具有意义。
2结果
在300名心血管患者中,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为34例,总发生率为1.13%,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
3讨论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风险高于其他科室疾病。心血管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而心血管疾病药物种类较多,用药方案十分复杂,治疗期间极易产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还会由于不良反应的出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十分必要。
下面将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临床循证证据缺失:循证证据是将目前得到的准确性证据与主治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再加入患者意愿,从而形成的具体治疗方案。心血管疾病包含较多疾病类型,主治医生需要掌握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再结合专业技能与经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确诊。如果临床循证证据缺失,主治医生掌握的数据较少,在选择治疗手段时会产生错误选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发生病情加重或威胁生命安全等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心血管内科治疗过程中常普遍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产生较强耐药性,致使抗生素药物治疗作用不断降低。分析原因是因为主治医生在用药时无法准确掌握抗菌药物及未把患者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只是凭借自身经验用药,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
用药缺失针对性:心血管内科在用药治疗患者时,需要针对患者症状加入对应的药物治疗。由于患者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又伴随其他病症,需要主治医生针对多种疾病给予药物治疗。由于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较多,药物间又存在相克因素,医生在给药时会选择可以同时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在此种药物治疗下,虽然药物具有一定疗效,但因为缺失针对性,使疾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未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加大患者负担。
心血管内科给予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用药不合理现象。改善这些问题的措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医院要加强医生药物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医生对药物的掌握能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常出现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位患者存在的病症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掌握每位患者的病情并对症下药。另外,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不良反应是决定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医生需要详细掌握这些药物特点,才能提高用药质量。医生在给予药物治疗后,还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病情,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效果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从而改变给药方式及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2)明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会伴随其他病症,医生进行药物配伍时,如果发生配伍不合理,则会降低药效并产生不良反应。医生要不断提升自身药理知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药物治疗时,明确配伍药物、给予剂量、给药方法等,使所采用的药物与患者实际病情相符,提高治疗效果。(3)强化用药指标工作: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年龄均较大,经常发生服药时间、剂量错误等现象。相关医务人员要明确用药安全对治疗的影响,加强用药指导工作,使药物实现合理化应用,提高用药安全。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服用错误带来的危害,要严格依照医嘱服用药物,使药物治疗效果提高。(4)药剂科与主治医生加强沟通:医生开具的药方要经过药剂科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更正,加强用药针对性,以便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从而达到药物合理化目标。
结论
目前心血管科药物的使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临床用药质量下降。有必要针对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晏文宇,韩琼,冯婷婷,等.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9(28):82-83.
[2]侯光强.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其合理用药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4(A02):124-125.
[3]徐其宏,冯红英,李健.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9,4(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