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0-11-16 06:55王秀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方法

王秀萍

摘 要:新课改后,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既是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综合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成为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格外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方法;路径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底色与灵魂,不仅标识着这个民族独有的思维模式与精神内涵,也成为推动民族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印发,对语文教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阶段与特点,通过正确的路径选择和策略实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有选择地在语文课堂上教授传统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兴趣,也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十分重要。

1.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学生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比较简单,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意识会逐步增强,进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学习与理解,学生更能理解劳作的辛苦,理解他们每一餐、每一饭背后的来之不易,产生一颗感恩的心,并且尊重与感谢每一位劳动者。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先做人,后做事”“先立德,后树人”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着,它表明不仅要建立和培养好的道德品质,也要注重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的提升。小学生对世界与生活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完成文化知识的初步积累,为日后的文化教学与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3.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一门课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与考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悟到文化与民族的自豪感,也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标中已明确了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材也相应地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培养的结合程度却不容乐观。

1.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不足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缺少引导学生熟悉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传统文化教育让位于教研压力。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他们首要关注的内容,繁重的备课任务与教学考核使其无暇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也缺少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学习让位于升学压力。

2.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多体现为古诗词的背诵,而其背后的故事则常常被忽略,不去深化和开拓传统文化内容,这种缺乏故事性、趣味性、渗透性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1.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文化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必须立足教材,在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古诗文,更要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知识的学习与品格的塑造相互适应与配合,让课文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的审美与品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以课堂为阵地,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文化学习趣味性

一是以课堂问题为纽带强化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的,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认识文本背后的故事、体会故事中展现出的品质素养。

二是以情景再现为手段进行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单纯的阅读有时难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物情感与故事内涵,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帮助学生根据课文展开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将自身帶入角色中,更能体会到故事人物的心境和作者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实地参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深化对文本的认知。

三是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寻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让那些展现出优秀品格的“小故事”和“小人物”走进课堂,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丰富课外活动,拓宽传统文化学习途径

要想通过语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还应将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4.

[2]刘月香.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J].语文建设,2018(2Z):74-7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