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薛
摘 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优化升级的核心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塑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学习者,符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欧美教育大多从儿童期便开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价值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挥引导、监督和辅导职能,把学生的心智发展作为教育的重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实践这一价值观,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学和服务体系。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学习 中外合作办学
一、“以學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概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源于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主张摒弃传统教育中师生间的“权威者—服从者”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其本质是认可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即有学习意愿、能设立自我目标,制定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动性。人类具有自主学习潜能,但是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拓展需要后天训练。
二、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笔者的学生是合作办学项目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该项目全英文授课,采用85%以上的外籍师资,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小组项目、演讲报告、过程化考核是日常课堂活动。但是笔者发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独立思辨能力不足、缺乏长期目标,不乐于表明立场观点的特征,对于自我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就业前景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
上述现象在国内各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均不少见。究其原因,合作办学项目教育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环节。
(一)培养方案单一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置的专业、课程、师资需要两校认可,授课方式一般为全英文或双语。中方大学存在双语专业教师资源不充足的问题,外方大学因为地域、时差和薪酬等原因无法向中国学生开放充足课程,因而学生面临可选择的课程数量固定且有限的困境,“标准化”的培养方案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的”拟定个人发展计划,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结合自身情况“自主的”调整。
(二)教学环境单一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普遍仍以课堂教学平台为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尚处于实践的尝试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掌控力有限;实习培训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与行业合作对接;受院系、专业、地域、国家等因素制约,学生获得“跨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有限,拓展国际视野也是有限的,学生对设立目标和评价成果缺乏足够全面清晰的认知框架和有效的参考标准。
(三)质量保障体系单一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育质量评估上受中方大学影响大,外方大学、雇主、校友等参与度低;与教师和行政人员相比,学生群体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参与作用和话语权较弱化,扮演信息提供者角色,在教学决策以及学校服务管理决策中的几乎没有讨论和表态的机会,是服从者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
(四)就业指导体系单一
我国大学内都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开设本专业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员发挥一线就业指导咨询职能。总体上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与社会、行业的联系,缺乏专家和职场人士的指导,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岗位。此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就业具有与其他院系不同的特点,缺乏国际视野的就业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学生也很难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蓝图。
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中外合作构建混合式教学机制
调整培养方案,提升线上学分比例。基于课程类别、性质不同,采用 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形式,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打破地域和人员对课程、专业丰富性的制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基于兴趣和需求来拟定个人发展目标、选择个性化课程组合模块、设计承认个体差异的学习计划、调整职业规划的方向和蓝图。
(二)解构与重建知识体系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按照行业内的知识架构、能力要素、职业技能、道德要求等,横向组织学习内容,融合地传授知识。同时,密切关注科技和行业进步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学习具备先进性、前沿性和国际性。将5G、VR/AR、云端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课堂,增强知识学习的体验性、嵌入性和互动性,破除教学与行业的分离,减少地域时差的障碍。
(三)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管理
中外双方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完整有力的学生参与机制,赋予学生对课堂教学意外环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的权利;鼓励学生在教学改革、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政策制定,学院各项重大活动等方面提议献策,锻炼学生的思辨、沟通、决策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大局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可以通过和专业机构、雇主、校友合作的形式增加就业指导人员配备,为学生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招聘信息、实习机会、创业培训的一对一指导。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行业知识、职场技能相关的介绍会、工作坊、竞赛活动等,拓展学生的行业视角。通过视频、直播等互联网手段,与外方校园的就业指导团队合作,为中方在校学生分享国外就业市场情况和职业发展要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建立专业化、扁平化的学生服务团队
打破学生通过辅导员对接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传统模式,在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构建没有过多层级的学生事务服务团队,通过预约制度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学业、后勤、心理、财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和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个服务团队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
四、结语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培育体系中学生的核心地位仍有待完善和加强,需要不断从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和资源分配上探索和突破,才能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内涵、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1):85—93.
[2]刘雅宁,孙曼丽.诺丁汉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0(13):70—74.
[3]程寒.美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普拉特维尔分校为例[J].绿色科技,2020(05):205—207.
[4]闵翠翠.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实践及启示——以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4):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