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成为教学重难点。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教师纷纷将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并利用该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古诗词教学成效。围绕小学语文古诗词语教学中如何巧妙创设情境进行浅显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属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将学重点放在背诵与默写环节上,将古诗词与古诗词中隐藏的意境予以分离,不符合新课改要求。情境教学法则是以古诗词的欣赏意境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理解与记忆。
一、借助诗词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思维能力依旧停留在感性直观思维当中,因此其在学习古诗词时具有极大难度,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改变传统古诗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活泼好动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借助诗词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了解探究诗人字里行间中表达的情感世界[1]。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李白的故事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分享有关李白的小故事。待学生讲解完毕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李白生平以及性格特点,为学生讲解李白是在怎样情况下写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用语言为学生描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继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走进诗人的世界,用心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磅礴景象。这种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義,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力。
二、讲解诗词背景,营造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在创作每首古诗词时都有特定时代背景、生活背景以及经历背景等,这些都是诗人创作的重要条件,每首古诗词的内容都与诗人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古诗词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词背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我国很多诗歌都创作于朝代变更或者是社会动荡不安时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一定将诗歌的创作背景考虑其中[2]。例如:《示儿》是陆游临终前的绝笔诗句,同时也是对家人的临终遗愿,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奋勇抗战,报效祖国。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这首古诗时,应为学生讲述该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阐述的诗歌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首古诗,同时还让学生了解我国悠长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巧用诗词画面,感悟诗词意境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国除了有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还有诸多借景抒情的诗歌以及山水田园诗歌,这些诗歌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这类古诗词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潺潺流水、虫鸣鸟叫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想象作者在山水田园之间悠闲自得的模样。促使学生脑海中构建出明艳的山水画面,继而拓展学生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使其更好地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现春天早晨生机盎然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为图片添加内容,使其更加符合该首古诗描述的画面。有的学生根据该首诗中的“花落知多少”这句诗,在图片的地面上添加散落的花瓣;有的学生是根据“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在图片上添加几只可爱的小鸟;还有的学生则是根据“夜来风雨声”这句诗,在图片上添加几处小水坑,这样就能证明昨夜下过雨。经过学生添加修改,一幅《春晓》图便呈现在眼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课教学情境当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朗读时添加带有鸟鸣的背景音乐,使得学生在朗读时脑海中呈现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继而提高学生想象力[3]。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蕴含深刻诗词意境。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古诗词内容含义,教师可以使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根据古诗词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用心感悟诗歌意境,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淑琴.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学周刊,2020(2):52.
[2]屠长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2-33.
[3]张敏.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