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旭伟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學目标教学任务,有针对有计划地来设置场景通过对情感进行渲染对场景进行布置,让学生进入到预先设定的场景之中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模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能够和作者以及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不但对学生知识学习教材理解上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其感悟认知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必要性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强盛,也决定了一个朝代能否长久发展下去。所以教育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质量能否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其实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多样性也为他们未来发展探知未知提供了可能性,而如今科学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实现学生有效体验感悟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正处在起步阶段,而且他们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兴趣往往是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对问题进行探讨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知居主导地位,行为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和外部氛围的影响,且他人的情感有时也会感染到小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情绪和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共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情境教学法深入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比如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标准读音的文章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了解周总理从年轻时就有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能够将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2.以核心问题提出创造情境,实现学生质疑意识和能力提升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问题是教学工作过程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和部分。古人常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旨在说明提问的重要性。高质量地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深度,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看这个问题是否有提出的必要,对学生有哪方面能力的提高?锻炼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又有怎样的价值和作用呢?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点。因此,老师设计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确保问题设计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3.以人物形象辩论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学生思维活跃与发散
教师在对情境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当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人物形象与课文内容中作者所刻画的内容角色相符合。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人物形象辩论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锻炼发散思维,也使学生性格更加的鲜明,个性化的特点也更加的突出。对于《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很多学生认为这篇文章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智者,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忠君爱国忠于人民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卧龙。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儿子和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的遗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忠心爱国的人。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观点,为了能够支撑他们自身的观点,这些学生就会积极寻找论据,在反复的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文中的知识,还对其他方面的人物进行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思维都得到了开拓和发展。
4.以日常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日常的情境创设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入一些生活的实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程进行理解,也更容易从熟悉的生活下手对课文知识进行学习,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落花生》这节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到五人的小组,然后通过编话剧的方式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有五个角色,母亲、父亲、哥哥、姐姐和作者,学生可以按照这些角色进行扮演,然后进行一些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要想将情境教学法充分地应用起来,就必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对核心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辩论的方法,以及移入日常的实际生活等方式对教学工作进行互换和调整,使学生能够在趣味的情境当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郑国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实践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1).
[2]朱俊成.探讨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及运用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1).
[3]刘春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2(1).
[4]彭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