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生
摘 要: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阵地。人类千百年来璀璨的文化在语文学科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主动地探索,了解并掌握了文化知识,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文化的洗礼与塑造。而经历过文化塑造的人,很有机会成为文化的塑造者。基于此,将诵读经典作为主要的渗透渠道,搭配常规的书面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完成了对学生视、听、说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重要性
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洗礼得到的瑰宝。千百年来,经典传承记载着民族基因中最宝贵的智慧,是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承载着的是圣贤们伟大的思想光辉。唯有通过对经典的反复诵读,人生才能得到启迪,由此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将生命推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正是厚德载物的基础。由此可见,经典作品的诵读具有极佳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经典诵读不断深化教学,更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度剖析解读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经典诵读的过程,既完成了经典文化的传承,更完善了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上课前的两分钟,课代表可以带领同学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古诗、文言文的诵读,甚至可以将这作为班级同学集合的一种信号。这不仅实现了学生课下碎片时间的利用,积累知识,与此同时,慷慨激昂、书声琅琅的课堂,为语文课堂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中来。通过以上反复的诵读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心灵受到熏陶与感染,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得到激发。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每句诗的意思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让学生在上课前反复诵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通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将石灰的性格与人的性格熔铸一体,言在物,意指人。表现出诗人的高洁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大无畏的凛然正气给人以启迪与鼓励。教师可以将诗的讲解与《过零丁洋》结合起来,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
二、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教材的内容上涉及多种古诗与文言文。这些本就是经典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探究,完成经典的诵读,由此提升文学修养。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这些古诗、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了解甚少,可能无法深度理解,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认知面。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经典的诵读,还需要教师对于文学作品创作背景的提前渗透与讲解,从而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同学们通过经典的诵读,提升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三、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性纯净,受到圣贤智慧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经典的价值往往伴随着其人生的经验绽放光彩,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长期的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古文的能力,从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中吸取精髓,开阔心胸,端正品行。
四、进行仿写练习,活学活用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写作技能的提升离不开练习与知识的积累,而日记便是最简单的练习与积累的方式之一。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日记表达出来,同时,对于自己课外诵读的古诗文,学生也可以将当时的所感、所想第一时间记录在日記本内。
例如,学生读了《三字经》中的“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讲述晋朝时期的车胤,家境贫寒,没有灯读书,便去捉萤火虫用来照明;孙康没有灯,借着大雪反射的光来读书的故事。让学生在日记本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抄录所读诗中描写此类场景的句子。并可以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囊萤夜读》与《铁杵成针》两篇课文结合学习,引出所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实现了知识的积累,自然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综上所述,在浩瀚无垠的语文知识世界中,方方面面的内容相互交错、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因此,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深层次地钻研挖掘,把握教学的整体方向,科学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适时、适当地借助经典诵读,将其与课文、写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其服务于语文课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引入,增添了情趣,为语文的课堂注入了新活力,从而确保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2]陈樱株.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邬靓婵.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4]王海迪.小学语文古代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刘玉艳.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高顺太.浅析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诵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9(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