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鹏
摘 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如果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修养及时进行培育,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家长应与学校协同合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育,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德育
教育不仅是民生之本、国之大计,更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能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但是在小学阶段、在学生心理飞速发展时期,仅仅依靠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是不够的,家长应积极与校方进行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家校联合、双管齐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共同为学生的茁壮成长而努力。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如何有效促进德育的实施与开展成为每一名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一些学校在进行德育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一
现阶段,有一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向学生讲述大量有关德育的理论知识内容,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弱,他们只能被动地接收教育,对于学习德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2]。
2.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不高
有些小学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经验却十分欠缺。再加上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师较少,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不能及时地去发现。
3.校园德育氛围缺乏
有些学校的校园德育氛围缺乏,小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他们年龄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育氛围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使他们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3]。
二、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小学德育策略
1.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现阶段,很多家长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缺乏教育经验、技巧与能力,不能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导致小学生过早地出现逆反心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领路人”,作为家长教育过程中的帮扶者,应发挥自身优势,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建立电话、微信的交流群、开展家访、定期组织家长会等多种方式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掌握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4]。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氛围各不相同,造成学生的性格发展、行为习惯等也大有不同,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协同合作,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共同探讨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趋势的德育方案,共同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现阶段有很多小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不能时常陪伴在他们身边,对他们缺少管教,学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作为教师不仅应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更应与他们的家长经常保持联络,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对于小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积极采取一定的德育措施,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强校园的德育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校园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久而久之,德育教学内容将会深深扎根于小学生内心深处。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因此,学校应重视校园德育氛围的营造,规范学生的行为、心理、习惯,并让家长适时地加入活动当中,拉近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有关“孝心”的演讲比赛,并要求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学校应积极做好活动的宣传,及时跟进活动进展,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评比,使学生明白父母辛勤工作的不易,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共同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和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作为学校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赵娇妍.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德育水平提升方面的功能研究[J].教书育人,2019(10):12.
[2]黎国栋.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5):77.
[3]李轉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德育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8(7):47-48.
[4]彭巧贤.家校合作视角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228-22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家校合作德育工作模式探究,课题编号:GS[2019]GHB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