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蓉 刘沛
[摘 要]在艺术教育多元化格局下,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其富有特色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表现性绘画的教学设计,从艺术教育的核心切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出独具个人特质的艺术表现之路。课程设置在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基础上,融合了本土文化精髓,以一种文化自觉的立场在学习借鉴中积极扬弃,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以重视体验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及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成为近年来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新的探索形式和参考路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 表现性绘画 课程设置
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着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多元化文化价值体系并存的境况。在多元化、开放性的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高等艺术教育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以高研班、进修班为主的艺术继续教育,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从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体系中发展出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建构体系。同时,艺术继续教育因依附的主体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不同层次教学改革的重点探索方向。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成立
由段正渠教授主持的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在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累计培养了博士、硕士、高研班、访问学者等各类学员300余人,社会影响力广泛。两年一次的工作室汇报展以“形形色色”冠名,这个词也概括了工作室的教学特点和根本目的,即注重保护学生的艺术天性,发掘其艺术潜质;注重对学生专业性、职业感的培训及养成;通过因人施教,尽最大可能挖掘每个人的特长,引导他们走出独具个人特质的艺术表现之路。工作室鲜明的特色不仅反映在丰硕的教学成果中,还昭示了一种新教学模式的确立与运行,是教学改革实践步步深化的积累与凝练。工作室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明确引导,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以支撑其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与特色发展。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学员构成层次逐渐由高校教师、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扩展到职业画家、本科毕业生、艺术爱好者,甚至从未经过专业学习的“零基础”者。工作室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从人的主动性出发,以启迪内心觉知为驱动,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与完善,从而释放人的创造力,实现艺术教育培养创造精神的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学内容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表现性绘画”进行研究。表现主义画家要表现“深奥的精神性”,在创作过程中就必然会改变观察世界的方法。正如艺术家培根所言,表现主义绘画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工作室的教学以表现主义绘画为定位点,将绘画形式中的“表现性”探索与人的自我实现相契合,不但牢牢把握了艺术教育的核心,而且还让学生在艺术史的学习中深深感悟到自我价值的意义,并且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表现性的绘画语言涵盖宽泛:从原始壁画对自然物象稚拙的描绘开始,到中世纪宗教艺术的隐喻表达,再到文艺复兴巨匠们对世界理念的追求,直至巴洛克及浪漫主义风格背后的情绪张力,还有印象派的色彩传情及现代派绘画的多元化表现,以及东方艺术里以中国文人画为代表的写意作品等,均蕴含着强烈的表现性。用表现主义绘画、具象绘画、抽象绘画的形态划分艺术形式的方式已达成共识,这些已成为新时期艺术教育深厚的人文积淀与发展背景。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学从表现性绘画语言本体出发,一方面关注西方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以及“新绘画运动”以来的艺术风格与语言样式,从各种艺术形式中提取艺术思维、创作观念、图像样式供学生学习,同时还注重从原生艺术、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东的细密画等不同绘画类型中获得滋养;另一方面,工作室倡导立足本土文化,从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中发掘表现性因素,提炼中国表现性绘画的精髓,逐步改变单边从西方文化寻找表现性绘画源头的做法,避免一味地模仿西方绘画样式,以一种文化自觉的立场在学习借鉴中积极扬弃,形成自己的造型观念。表现性绘画将身处危机中的传统绘画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它强调的是对西方表现主义的广泛借鉴而非移植。表现性绘画从传入中国就一直处在与本土文脉、艺术精神的对接再造过程中。从20世纪30年代我国木刻运动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借鉴开始,到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个性解放带来的丰富形式,以及90年代当代多元化思维的启示,艺术家在对表现主义绘画的深入解读中主动思考,梳理出了中国造型的多元化表现形态。工作室的课堂不局限在教室内,常在自然山水中展开,在中国文化精神底色的映衬下,通过对我国不同时代人文遗迹的考察将艺术的版图活化,引导学生探索对中国文化审美、造型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感知。这种以人文教化为主的课程极大地扩展了一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将向外的拓展艺术视野与向内的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使学员在获得历史经验的同时,还获得了鲜活有力的成长能量。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教学的多元化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教学的课程设置格外强调学生的自我觉醒和领悟,注重他们的参与性。工作室主讲教授段正渠提出了“我手写我心”的教学要求,意在训练学生内心感受的敏锐性,提升其觉知力,使其把注意力放在体验和表达上,具备能将感知到的东西转换成视觉传达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敏锐,段正渠教授主张要先消解学生固化的观察与表达方式,他时常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常规,如让模特在脸上涂上颜色,给学生制造出一种陌生感。这种方法突破了日常对心灵的麻痹、经验对眼睛的蒙蔽,使学生摆脫了惯性思维,找回自身最原初的体验,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教师还充分拓展课堂空间,带领学生在大自然里写生。在户外,解放的身心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其在对内心及艺术真实的追问中,自然呈现“形形色色”的样貌。工作室的汇报展以“形形色色”命名,正承载了段正渠教授因人施教、尽最大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其特长的教学主张。对于造型能力较强、有较好画面控制能力的学生,他会引导他们走出“舒适区”,让其努力摆脱已有的惯性绘画模式,建立自己更为自觉的表达;而对于艺术功底较弱的学生,他会保护他们朴拙和自然的天性,并促使其主动运用自己的特长。这种艺术教育是使人发现自我、树立自信的教育,是向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全面的“人”的自觉迈进,具有自我更新与成长的生命力量。
段正渠教授将纸本绘画课程作为教学的入口,充分体现了实验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课程使用纸本绘画,具有利于实践操作、更方便学生探索及体验的特点,通过“表现”的快意和张力,让学生或信马由缰、或自由驰骋在艺术的沃土之上,主动探索辽阔的艺术版图,体会心灵释放的能量。該纸本不同于中国画、版画等纸上作品,也区别于画在纸上的草稿类素描和速写,它是一种个性鲜明的创作,是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寻找适合表达自己情感与意识的艺术创作。段正渠教授以直面艺术本真的学术信念及自身丰富的探索实践,使“形形色色”与“纸本”这两个词通过学术的灌溉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打造了首都师范大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学术品牌。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教学的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学以明晰的艺术理念指导,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下贯通,合力推动了工作室教学的新发展,其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工作室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描绘对象的直觉感受,强调身心参与,摆脱概念化的认知,淡化其对技术的依赖和焦虑,以情感及感受催生艺术表达形式。在教学中提倡“我手写我心”的实践理念,在行动中控制视觉的痕迹与心灵的轨迹,让学生建立从现实世界跨越到精神世界的通道,并以不同的精神世界来重建画面,找到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
2.重视体验过程
工作室教学倡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去尝试、寻找契合的表现手法与自我实现的通道。通过“搅混水”与“浸泡式”的教学法,抛开所谓的规范,摒弃既有的模式,引导学生以一种全新的状态投入实践。把水搅混意在使学生不被某些概念捆绑,尽情释放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打破固化的艺术表达样式。浸泡式教学强调通过对学生思想的深度涵养,将精神层面碰撞、融合产生的能量汇集成为推动学生成长的内核力量。
3.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对应性及适用性,比如纸本绘画课程可快速实现“搅混水”与“浸泡式”这两种教学方法。正如福柯提出“绝对地看”与“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由视觉确定,而是行为和情感、行为与反应的复合。纸上绘画的随意性、即时性能够让学生体验人类涂鸦期的兴趣与快感,使其更便于上手操作。教师会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媒介审美属性的限制,直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形象呈现于纸上,将绘画行动本身作为一种生命的生发过程。以“纯真之眼”的发现消解某些概念与经验,需要打破常规“图像化的观看”,重新恢复“所知”与“所感”在观看中的地位,以此建立对真实存在较为深入的观察,从而强化对生活的体验及对绘画深刻的探索。
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将“表现性油画”更名为“表现性绘画”,2018年又成立了表现性绘画研究所。工作室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到与学术研究并行的双向发展,反映了其在教学改革道路上在不断地深入思考与探索。段正渠教授作为工作室的主创者,他既尊重学院教学的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对其心性的培育。工作室的发展离不开他长期身体力行的授课与思考总结,当这种思考与为国家培育优秀美术人才、推进社会美育大计的使命感、自觉融入专业建设及学院战略发展格局相结合时,必然会促使教学向内涵式建设深化推进。段正渠教授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中国现阶段的继续教育竖起了一面鲜明旗帜,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为我国艺术教育多元化探索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波.当代中国表现性绘画探索[J].美术,2018(8).
[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M].王士盛,周子悦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3):75.
[3]〔法〕米歇尔·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M].刑克强 译,漓江出版社,2012(10):127.
[4]于洪.“可见性之谜”与表现性素描教学[J].艺术工作,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