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朝
摘 要: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是追求世界和平,“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对待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宗旨。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在明确了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社会和平与安全的意义,以及对当今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奥林匹克;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是追求世界和平,正如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指出:“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对待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1]
1 追求“和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追求和谐是奥林匹克运动创建以来的传统,公元前884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办之时,希腊各城邦长期混战,为重新获得和平安定,古希腊觉得必须恢复祭奠宙斯的奥林匹亚竞技运动会。当时的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签订了著名的《神圣休战条约》,条约的签订在当时起到了熄灭战火的作用,“神圣休战”传统在古希腊持续了一千多年,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和平、友谊的象征,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和谐传统的起源。
古代奥运会追求和谐的思想被现代奥运会继承和发展,现代奥运会跨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对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所有民族开放,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现实平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之一就是和平主义,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的目的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1]第62届联合国大会在2007年10月31日一致通过由中国提出、186个会员国联署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这是奥运和谐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 政治因素对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类和平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曾刻意保持与政治的距离,强调体育要独立于政治,反对将体育滥用于政治目的。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全球性的体育和文化活动,不可避免要与政治产生必然的联系,奥运史专家艾伦·哥特曼教授指出:“无论如何,政治这一术语在其广泛的意义上一直是奥林匹克的一部分。”[2]政治对奥林匹克的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超越政治、脱离政治。
现代奥运会本身就是有政治目的的社会活动,顾拜旦在创立现代奥运时就想到“它将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也许是间接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3]萨马兰奇1988年11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届国际体育部长大会指出:“体育与竞技运动不可能如一些人所称的独立于政治。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也像其他所有人类活动一样受到社会制约。所以,我们必须与那些保证我们社会的发展与顺利进行岗位上的人们合作与讨论。”[4]艾伦·哥特曼认为“在顾拜旦以及其后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们的眼里。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目的,即促使交战各国和解,比体育运动本身更重要。体育仅仅是通向合作目标,即世界和平的竞争方式。” [2]
正是因为奥林匹克和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奥林匹克运动在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发挥了独特的政治功能。奥林匹克运动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如1979年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26个国家联合起来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以表示对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抗议。朝鲜和韩国双方以探讨共同组队参加奥运会的可能性开始了直接对话。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结束仅一年后举行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伊、科两国的运动员就同时出现在赛场上。
3 奥林匹克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教育
在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中,奥林匹克追求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的价值取向没有发生改变和动摇。《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奥林匹克将体育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增强人们的体质、锻炼人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改造社会、建立和平安定的世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美好夙愿。
奥林匹克精神还体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20世纪7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顺应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开始考虑实施环境保护,并在1991年的《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了“应努力使奥运会在确保环境问题受到认真关系的条件下举行。”随后在2000年9月11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作出修改,确定国际奥委会的职责之一是“督促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有关机构对环境问题予以认真关注,鼓励奥林匹克运动对环境问题的认真关注并采取措施,教育一切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最终通过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对当今形成和谐社会的促进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的偏见、隔阂与仇视,致力于在全世界人民之间建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宗教和种族歧视。北京申奥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愿意通过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为人类和平、友谊和进步事业及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维护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奥运产生与发展的根基。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指出,“只要使不同種族分裂的偏见存在,人们就不会有和平。要消灭这种偏见还有什么比让全世界的青年定期在一起进行身体力量和灵敏的比赛更好的方式吗?”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埃德斯特隆也说过:“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 二战后,围绕着以南非为代表的种族主义是否应允许存在于奥林匹克大家庭之中,在奥林匹克运动内展开了艰辛的斗争,为此,奥委会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即反对种族歧视委员会。最终,奥运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全世界范围内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事业得到了发展。保证了国际上弱势民族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及其文化的传承与国际认同,增强了奥运文化的包容性,为推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组织保证,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比赛中反对滥用药物、坚决反对暴力、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普
遍性,对不同的体育文化采用包容的态度,倡导提高妇女的地位。1896年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由于在古希腊只允许男子参加奥运会以及当时社会对妇女的偏见,妇女被排斥在奥運会之外。在第二届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虽然这次女子参赛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她们也只参加了网球和高尔夫球的比赛,但却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妇女从此进入了奥林匹克阵营。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有26个国家的代表队没有女性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情势大为好转,缺席的只有沙特、卡塔尔和文莱。伦敦奥运会上,22个阿拉伯国家(地区)派出的参赛代表团都有女性运动员,这将改变奥运会的历史。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促进人类和平卓有成效的现实途径,通过它特有的方式,展现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加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实现多种文化和谐共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 结束语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它超越各民族间的语言障碍。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到一起,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奥运追求和平,就要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沟通、和谐对话,反对种族主义,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奥林匹克运动不再仅仅是体育,它对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的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外交等诸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联合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特别顾问奥齐说得好:“体育是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一个重要工具。每—个大陆都需要更加健康、更有文化的人民。我们需要发展,我们需要和平,体育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些目标。”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的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全世界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愿望。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更是促进世界和平、社会进步、人类团结友爱和提倡公平、公正的一项国际社会文化运动。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
[2]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
[3]金元浦主编。《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主编。《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
[5]曾桓辉,曾伟兰。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现代体育价值诠释 [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
[6]Allen Guttmann,The Olympics:A History of the Modern Games,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lllinois Press,2002,P.1.
[7]IOC,Olympic Review,Drc,1988,P.670.
[8]张建光,董进霞。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
[9]王东红,王国坛。 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J]。理论界,2007,(8).
[10]张枝梅. 秉承奥林匹克精神 构建和谐文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