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淑珍
摘 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秩序;礼法合治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特别重视修身做人对于党员干部的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文化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一、“礼” 的重要性
传统中国社会,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尚“礼”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礼义之邦”。
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十分强调“礼”。《论语.季氏》中说:“他日,(孔子)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过庭之训”讲的是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的口头训诫,从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身的。另外,我们知道,孔子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克已复礼”,足见“礼”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礼”
一提起礼,人们往往只想到“礼貌”、“礼节”,比如鞠躬、磕头等细节,还有送礼等等,也有人认为,“礼”是枷锁、是束缚,甚至想到“礼教”,认为“礼”是吃人的,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面就猛烈地批判了“礼教”对中国的读书人的迫害。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礼”有反感与反对,很大程度是近代以来反传统的惯性使然。那究竟什么是“礼”呢?
首先,“礼”源于秩序自觉。当中国远古的先民懂得用树叶、兽皮遮住身体的隐私部位的时候,就已经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了,这是文明意识的出现,也是“礼”产生的前提。这种文明意识的自觉,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对于秩序的自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秩序的自觉表现为“礼”的产生。
其次,“礼”是如何与鬼神相处。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来处理、协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实现与鬼神的友好相处。这种仪式,便是“礼”的原始形态。《说文解字》解释“禮”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豐亦声。”其实,“礼”字的“礻”(示,表示祭祀)是后起的。《说文解字》的“豐”部记载说:“豐,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豐”上部象征两串玉放置在器皿中,下部的“豆”,其实是鼓的象形。因此,豐(豊)是会意字,从珏(两串玉)从鼓。古人祭祀必用礼乐,行礼演乐必用玉帛与钟鼓。豐描述古代祭祀之礼的情形:一边奉献玉器,一边击鼓奏乐,以便与神沟通,进而获取神的保佑。从礼字的字形来看,可以印证《说文解字》的解释:“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再次,礼是怎样与他人相处。人,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协调人与他人的关系。前者是天人秩序,后者是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的确立同样需要“礼”。
荀子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相长,是礼之所起也 ”。在荀子看来,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去追求。如果追求起来缺乏规则,就会出现争夺。争夺就会生乱,生乱就会导致困乏。古代圣王厌恶这种争乱,于是制礼以规范之,从而调和和节制人们的欲望,使物质的产生满足人们的欲求。荀子认为,圣王制定的规则――“礼”,来满足人们的基本欲望和需求,防止社会陷入争乱失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礼变得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完备。男女、长幼、肉外、上下之别的意识与规则一一出现,饮食、服饰、宫室皆有规矩,成人、婚姻、丧葬皆有礼制。礼就在人生、社会的不同层面都出现了。
三、“礼”的发展进程
对于“礼”的诠释和阐扬得益于周公和孔子两位圣人。西周初年,周公在原有的文明基础上,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包括宗法制度、分封建国等等,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本格局。周公突出了“礼”所蕴含的道德含义,提出敬德思想,将“礼”作为表现德的外在规范。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将守礼与否视为有无德行的重要标准。德是内核,礼是形式,德治礼序的国家社会管理模式得以奠基。
春秋以降,周代礼乐文化趋于衰微,出现“礼崩乐坏”局面,所谓“礼崩乐坏”,一方面指大量僭越礼制现象,另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大多只注重礼仪而忽视礼义,而徒具礼的形式而失去本质。面对这种局面,孔子强烈呼吁重建礼乐秩序,提出 “礼乐教化”思想。孔子首先批判片面追求礼仪而忽视礼义的现象。他感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所谓礼乐仅仅是摆弄那些玉帛钟鼓的仪式吗?他追问“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人没有内在的仁爱之心,礼乐不过是一些形式而已。当礼乐流于形式,虚伪就在所难免。”
孔子更强调礼的形式与内涵的结合,孔子认为“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周公是中国礼乐文明秩序的奠基者,而孔子是中国礼乐文明精神的塑造者,周公与孔子,前后辉映,将礼确立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战国时期礼治受到严重挑战,秦统一中国,法家成为社会主流,但秦经二世而亡,统治者意识到单靠“刑”、“ 法”忽视“德、“礼”统治无法长久。从汉代开始,“礼法合治”正式确立,“德法礼序”渐趋成型。
四、“礼”是治国安邦的柱石
“礼”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左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属于习惯法,蕴于民风民俗之中,在中国古代一直发挥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自周公开始,礼制成为国家重要的制度。《周礼》就是关于国家制度的典籍。后来历代都修“礼”,将“礼”置于国家的“律”之上,因为它关涉到国家运作的根本原则。比如,对天的祭祀、封禅、即位、册立皇后、册立太子,都要遵从礼制。
对礼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孔子说“夫礼者,君之柄。”柄是斧子把,这里是根本的意思。他还说“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意思说,治国而不以礼,就象瞎子走路没有向导扶助,黑夜在暗室里寻找东西而没有蜡烛。
在中国古代,“礼”有具“法”的功能。呈现“礼法相依”的特征。但是,“礼”与“法”具有不同之处。钱穆先生评论道“礼是导人走向自由的,而法则是束缚人的行为的。礼是一种社会性的,而法则是一种政治性的。礼是由社会上推之于政府的,而法是由政府而下行之于社会的。无论如何,礼必然承认有对方,而且其对对方又多少必有一些敬意的。法则只论法,不论人。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哪曾来考虑被罚者?因此礼是私人相互间事,而法则是用来统治群众的。礼治精神须放寄放在社会各个人身上,保留着各个人之平等与自由,而趋向于一种松弛散漫的局面。法治精神则要寄放在国家政府,以权力为中心,而削弱限制各个人之自由,而趋向于一种强力的制裁的。”
今天,现代国家的治理,仍然需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继承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仍然应注重“礼”在现代生活中的功用,那就是要守秩序,讲规矩。“礼”德一项重要内涵就是要有遵守秩序和规则的意识,规则不限于人类社会,但是自觉去制定规则,维护规则,则是人类特有的德行。
今天,社會的和谐与进步, 同样离不了“规矩意识”。公民要守法,也要崇德重“礼”,遵守公序良俗。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需要恪守的“规矩”自然比普通民众要多要严。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我们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2]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 [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2(7).
(作者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山东 德州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