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摘 要:本文联系实际,简要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原因,同时基于提升学生体制目标探讨几种体育教学方法,并就当前背景下高校如何優化体育教学提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提升;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原则
1.当代大学生体质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
分析我国开展的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数据可知,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水平、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却持续下降。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教育、家庭等均有很大关系。如近年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生活习惯与行为,很多学生一有闲暇时间就上网刷剧,运动时间大大缩短。且部分学生与家长对健康的认识不够科学合理,平时不注意饮食均衡与运动锻炼,导致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另外当代大学生背负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很多大学生身心焦虑,身体素质不高。最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学校、教师以及教育部等都不是十分重视体育教育,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少,造成器材设施与场地匮乏,硬件设施不能有效满足学生运动与锻炼需求。且在体育教育计划、教育策略等方面,高校的体育教育体育不够健全完善,体育课堂比较散漫。教师未能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身体素质无法在体育课堂中得到锻炼与提升[1]。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高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丰富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他们拥有强健体魄。
2.基于提升学生体质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2.1主体教学法
主体教学法就是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与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简单热身,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技巧,然后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教师先通过体能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身体情况,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自身身体素质与兴趣爱好选择锻炼方法,并规划好锻炼时间。在锻炼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智慧、毅力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锻炼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技术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与技能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如何更好地锻炼。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自主锻炼能够保护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体制,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2]。
2.2分层分组教学法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以及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如果高校体育课堂中采用传统一刀切式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个性化运动需求将得不到满足,身体素质的提升速度也会非常缓慢。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具体如,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日常的观察以及基础的体能测试先了解班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以及运动基础,然后据此对学生分层分组。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每层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运动内容与锻炼模式,然后在课堂上实现精准化教学。如在篮球公共课教学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篮球技法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教学与训练难度,只给他们设计一些基础的训练任务。这样既不会挫伤学生积极性,又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体魄得以增强。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或篮球技术较好的学生,教师就适当提升训练任务的难度,避免让这部分学生在训练时感到枯燥无聊。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转变分组形式,如有时将同一层级的学生分为一组,有时将不同层级的学生混合安排,让每组内既有体育基础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又有体育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采用这样的分组形式后,就教师可组织不同小组间的学生展开竞赛,在竞赛中推进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提升。
2.3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方法
高校可利用课余活动时间,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组织学生建立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俱乐部中学到更多运动技能,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在创建俱乐部时应当注意:俱乐部之所以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就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质,因此高校要保留并凸显体育俱乐部的这一性质。无论是在建设形式、管理方式还是内部训练项目上,都不能过于严肃、呆板与单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要符合当代青少年身心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让俱乐部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且对于校园的体育俱乐部,高校应将主要的建设权、管理权教给学生,让学生策划出真正适合他们的体育训练项目,进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在俱乐部成立后,学校要加大宣传,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课余时间放下手机与同学结伴走进体育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在锻炼中收获健康身体与美好友谊。实践证明,在高校内创设体育俱乐部是科学可行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不会如在课堂中那样拘谨,在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因此体育训练也会更有效果。同时体育俱乐部中的竞赛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让他们全神贯注投入到体育训练与竞赛中,在竞赛中丰富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3]。
2.4游戏化体能训练法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体育教学活动,让体育教学更加科学、高校。如很多大学生非常喜欢游戏,不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中的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就可将体能训练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以这种方式趣化学生训练体验,让学生爱上体育训练。实践证明,这类趣味化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整个训练过程更加轻松愉快,而且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肢体协调性等进行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提升学生体质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建议
3.1重视技能与体制均衡发展
体质与技能相辅相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技能掌握的有利条件,技能提高的过程也会促进身体素质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还需多教给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要将技能教学与素质锻炼有机融合,从而保护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动力,让体育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3.2做到与人为本与因材施教
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让体育教学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教师就应立足实际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方案,或是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与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的运动需求都得到满足,让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所发展。
3.3注重自主锻炼
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要对自身身体素质有所了解,要能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访谈、调查、体育测试等方式协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运动计划。教师对学生的锻炼计划做适当调整,并提醒、督促学生将运动计划认真落实下去。
3.4重視乐趣体验
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激发、保护学生运动与锻炼的兴趣,因为只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体育教学效率才会更高。为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就可灵活运用游戏、多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将游戏、网络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设计多种体育运动方案,避开枯燥重复的锻炼,让学生打心底里喜欢上体育锻炼,从而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5做到及时反馈与适时调整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与反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能让师生认识到体育课堂中的不足点,继而调整教学方案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隐性考核、观察、交谈、学生自主反馈等了解学生锻炼与提升情况,然后调整教学计划。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一些积极、正面的意见,让学生能够不断调整自身锻炼计划,不断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要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作为最大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拓宽体育训练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促进学生体格发展,身体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攀.提升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与能力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6):119-120.
[2]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体质——记2019年广州市“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展示[J].体育教学,2019,39(07):6-7.
[3]曹俞,姜垠.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质的多元路径之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03):70-73.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