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11-16 05:51万柯彤
山东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途径

万柯彤

摘 要:大一新生在面临大学环境、角色、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时,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困扰,需要高校把握住这一心理适应能力培育的关键期,加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本文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业适应、社会适应、集体适应教育与辅导五个方面入手,为加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途径

作为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关键时期,大一新生面临着新环境、新角色、新生活等多方面的适应性挑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学者杨文杰对淮阴工学院部分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进行调查,37.8%的新生在入学3个月后仍未适应大学生活,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出各种心理矛盾。可以说,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将对整个大学生涯产生影响,加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刻不容缓。学者卢春莉在编制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时,通过因素分析将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分为五个维度:自我统合、人际关系、学业适应、社会适应和集体适应,得到广泛认同。从以上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树立自我意识与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察觉,即认识自我的一切。在新生心理普测中,多数学生自我意识不足,即说不清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从未思考过自己存在的意义。做好自我意识的辅导与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内而外地解决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可以从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三方面促进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爱的良好心理品格。

(一)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即个体知道自己的身心特征并对自己做出某些判断。一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我,面对他人对自己指出的问题要有客观的分析,不能茫然的“照单全收”或是“盲目对比”,常用的方法有同伴互评、树立榜样。二是通过自我比较、自我批评、自我认可来认识自我。教师应当引导和提高学生探究自我的积极性,学习与人相处、表达自己、相互沟通的技巧,总结自己的优缺点、肯定自己的能力、对已完成的事情进行总结、培养兴趣与爱好、完善自己的外在美等。

(二)自我接纳。只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他们对自己本来的面目持认可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自我接纳,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新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校园,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崭新的风土人情、复杂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和以往经历产生对比,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接纳能力,可能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因此,高校教师应当主动维护学生的自尊,可以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因材施教挖掘潜能、为学生提供竞争平台、创造成长空间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理性、平和、自尊、自爱的心理。

(三)自我完善。自我完善即自我教育,这也是解决新生心理适应的终极目的,如果学生可以有意识的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在成长中不断确立并实现理想的自我,那么将改变受教育的被动地位,自觉走向成功。对学生来讲,一是要在认识和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学会改善自我,不断进步。二是要修正理想自我中不切实际的目标,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阶段性目标和终生理想追求。对高校教师来讲,应当在新生入学之际就带领新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探索,设计自我期待,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在心理上给学生鼓励,使之对大学生活有自信、有目标、有动力。

二、加强人际关系教育与辅导

加强新生人际关系教育与辅导,是帮助新生解决心理适应问题的外在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关系着手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新生初入大学校园,教师是他们值得信赖的第一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也将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与领导、长辈、高权力者相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需求,促进学生亲近老师。大学生在校时间长,充利用课余时间贴近学生将有助于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二)同伴关系。初入大学校园,新生要适应新的宿舍伙伴和班级同学,而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思想、行为与受教育程度会受到不同地域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如果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成熟,那么可能会引起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或是课余时间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人际认知水平,调整新生的交往认知结构,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为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氛围。学生本身也需要从自身出发,克服各种心理束缚,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交往活动,秉着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在与不同人物的接触与交往中不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

(三)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子女的情绪态度和控制程度会影响其教养方式。但是由于父母与子女的成长时代不同,生活经验各异,存在着父母教养态度和子女心理需求之间的冲突。因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和子女一起努力,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起到辅助作用。新生离开家乡进入校园生活,对家长和学生来讲都需要时间进行心理适应和调整,有的新生分外想家,有的新生离开父母的束缚后不愿意与家长联系。而家长也存在着了解孩子现状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引导父母多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同时要根据子女不同发展阶段来调整对子女的情绪态度和控制程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既要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也要考虑父母感情的需要,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异性关系。在大学,教师和家长不再过分关注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但是有的学生受传统思想,或是存在腼腆内向、自卑胆怯心理,对异性过分排斥,也有的学生受西方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与异性交往没有分寸。加强新生异性关系的心理适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当通过课堂讲授性与恋爱心理知识以及与异性交往的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也可以通过团體辅导、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强与异性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学生应当克服心理束缚,坚持“自然”和“适度”原则,真实坦诚的地结交知心朋友。

三、加强学业适应教育与辅导

大学的课程难度提升、节奏加快、时间更加灵活,容易使新生产生不适应感,需要教师从学业适应、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三个方面帮助新生解决心理适应。

(一)学业适应。学习动力要适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当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确立恰当抱负水平。学习策略要科学。学习策略包括学习兴趣、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控。教师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进展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利用学习动机自我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学业的成功归因于内在、稳定、可控的因素,激励学生从自身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学会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不断尝试,并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武功秘籍”。

(二)压力管理。大学的考试成绩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评奖评优,还会影响绩点、是否重修等,学业的难度、长辈的期望、自我要求都会影响学业压力。新生在入学之初往往存在松懈现象,到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或是期末考试前才会感受到明显的学业压力。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通过充足的复习形成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通过掌握和提高应试技巧建立信心,沉着应考,避免出现焦虑情绪。学生也应当在平时加强知识的储备,用适度的压力督促学习动力,考前做好自我水平认识,平衡好心态,还要掌握适度的减压技巧。

(三)挫折应对。大一新生由于对校园环境不甚了解,往往一遇到麻烦或是挫折就先求助老师,这虽然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一味的依赖老师或是学长,将不利于新生独自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因此,教師应当引导学生在遇到麻烦或是挫折后先学会冷静,然后独立思考问题的原因,再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学生也应当建立独自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逐渐适应坚强独立的大学生活。

四、加强社会适应教育与辅导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加强社会适应教育与辅导,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情绪管理。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引导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与人有效沟通的目的。一是要培养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二是要学会控制和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情绪认识与识别辅导帮助学生体会自己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情绪,通过情绪沟通辅导表达自己的的情绪、客观理解和分析他人情绪,通过情绪控制训练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通过情绪熏陶辅导培养和强化自己的正面情绪。学生也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掌握适合自己的掌控情绪的方法。

(二)生涯规划及其能力发展。新生对校园和所学专业的陌生,使他们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教师应当从生涯规划及其能力发展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经常产生“迷茫感”的原因。通过提高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优缺点、价值观、需求、动机、兴趣、能力做系统的分析,根据自身条件设计阶段性目标。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生阶段最需要的是对专业的认同和对自身发展需要的认知,因此,在新生心理适应阶段在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可,求职技巧、生涯决策能力、生涯规划等知识可以随着学生专业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再做引导。

五、加强集体适应教育与辅导

大一新生由于对新环境的不熟悉,面对班级集体行动还不愿掉队,但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交友圈子不断缩小,大部分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活动,有的人一年下来认不全同班同学,个别学生只要与自己利益无关,就不参加集体活动。这是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奉献意识缺乏的表现。教师应当在入学教育时为其灌输集体意识,树立良好的班风。要善于培养和激励班级骨干,凝聚班级力量,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的集体生活,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学生本身也要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敢于为集体付出,在集体交往与合作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

六、结语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阶段性,新生的心理适应期会根据个体差异有长有短。教师一是要因势利导,以小见大,心理适应教育不是知识灌输,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避免“重教育,轻引导”。二是要预防为主,干预为辅,不能存在“不出事就万事大吉”的侥幸心理,对学生的心理适应不关心,避免“重结果、轻过程”。三是要以生为本,创新方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服务平台,避免“重管理,轻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文杰. 浅谈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1(05):165-166.

[2]卢春莉.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分析[D].山西大学,2004.

[3]符丹,马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4):81-83.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大一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研究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