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风格的影响因素探析

2020-11-16 02:23张珂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贾樟柯

张珂

[摘要]贾樟柯是我国当代影坛的知名导演,他的电影往往采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声音设计上形成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阐析其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的主客观原因。

[关键词]贾樟柯  声音风格成因  主客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0)02-0043-04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0.02.009

贾樟柯是我国第六代颇有影响的导演,国内学界对贾樟柯电影的研究主要沿着其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的主线加以展开,从作者电影、述事手法、美学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来阐述,而关于贾樟柯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风格形成因素的研究,则颇为鲜见。笔者试图通过主、客观两个角度对这一方面加以研究、阐析。

一、影响贾樟柯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的客观因素

客观上的因素主要分为三点,分别是难以复制的个人学习与成长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特质、艺术思潮借鉴、创新与体制下“电影梦”的艰辛经历。

(一)贾樟柯个人学习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我国誉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它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贾樟柯直到23岁(1993年)才离开土生土长的山西,这23年里他经历了“三晋”大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转型,这些都深深地熔铸在他的情怀与记忆里,伴随他走在从影的路上。

1.成长于社会转型中的动荡与变化时期,深受生活环境声音对他的“浸染”。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最直观变化的是市场上的消费品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生活不断改善。以家庭财富象征的更新换代为例,从城乡的“三转一响”四大件到新一代四大件“电视(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再到“手机、电脑、相机、摩托车”,紧接着时尚家具、公寓套房、汽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1993年我国城乡告别了“以票证为标志的短缺经济”时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更为深刻的变化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与时俱进,思想观念、文化生活多元化,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物。与此同时,我国的小县城也迎来时代巨变,个人的生活回归世俗化模式,由单纯的物質生活“温饱型”转向追求精神享受与物质生活并举的“准小康型”,收录机、电视机的普及带来了流行文化,对贾樟柯影响至深的是“这两机”带来的流行歌曲、精神生活占据重要地位的汾阳县(今汾阳市)社会环境。正如贾樟柯所说:“我基本上是伴随着流行音乐长大的,流行音乐在我们这一代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流行歌曲,加上街上的各种噪音:自行车、卡车、摩托车,尤其是摩托车,这些都是我在汾阳这个小县城里一天到晚的听觉感受。”[2]因此,贾樟柯作品中始终保存着成长环境留下的声音痕迹: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山西气息,大多数场景发生在山西,人物角色以山西的普通人为主体,片中的对白以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方言(山西方言)为主,这一切都表达了他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成了贾樟柯精神生活的基调或环境声音氛围,深深地刻录在他青少年时代的记忆中,致使他的多部影片都充斥着流行歌曲,直到从影20年后拍摄的《山河故人》(2015年)仍运用叶倩文原唱的粤语歌曲《珍重》,由此可见,社会转型期间的流行歌曲对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

2.得益于“北影”教育环境,努力汲取电影艺术的“营养”。像其他拥有美好梦想的青年一样,贾樟柯也对未来充满向往:今后做什么,如何“找活路”过得更潇洒。一次偶然的观影后,他终于找到自己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拍电影、当导演,于是转而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艺术。原先贾樟柯就具备了一定美术基础,还曾经与几个同学组织诗社写诗歌,这些都培养了他的文艺素质。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期间,虽然所学专业为文学理论,但他执着地走上了电影创作之旅。当时北京电影学院已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影资源,贾樟柯大量地观看国内外经典影片,一周可看四部,粗算一下,贾樟柯在大学四年期间至少观看了三百部经典影片,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影片中的艺术营养来提高与强化自身的电影艺术素质,打下认识、理解、吃透电影元素及创作的扎实功底。“美国的马丁·斯科西斯、科波拉、莱翁内、斯皮尔伯格、大卫林奇、索德伯格、斯派克·李、波兰的基耶罗夫斯基、希腊的安哲洛普罗斯、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英国的格林纳威等”[3]影人都对他有所启发,大师们娴熟电影创作技巧、各具特点的艺术风格颇有教益,培养了他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洞察力、拓宽了他认识电影艺术的视野,成为他日后电影创作的启迪。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四年既开阔了他的电影艺术视野,又让他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去从事电影创作,终于,贾樟柯在观影之旅中找到了突破口——以新现实(写实)主义的理念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总而言之,23年在山西的社会生活阅历与北京电影学院教育环境的熏陶都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成为贾樟柯此后创作电影的丰富资源。

(二)新电影艺术思潮的借鉴与体制性的约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电影十原则”属于外生因素,对贾樟柯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借鉴,体制性的约束又在客观上为他营造出独立电影人的“条件”。

1.艺术思潮新思维的影响。“所谓艺术思潮指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发生于艺术领域的重要美学潮流和创作倾向。”[4]在开放环境和信息“髙速公路”的双重作用下,国外的信息迅速传到我国,国际电影界的新动态、新思维也能及时进入我国的影视艺术领域。1995年,丹麦的拉斯·冯·提尔与托马斯·温特伯格等四名电影导演共同签署了“DOG MA95”宣言,即著名的“电影十原则”,它的主旨是强调在电影拍摄中,尽力还原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如实景拍摄,取消无声源音乐,不用特殊灯光效果,不用过滤镜等”[5]。其中一些内容与历史上在意大利兴起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有相通之处,这种电影艺术思潮新思维涌现的历史和思维价值启迪了电影人:电影作品要表达的是导演的想象和意图,创作电影作品不是工业流水生产线生产的“同一个标准产品”,而是由导演对视听创作元素、电影各类资源、各种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巧妙配置与组合,创作过程是艺术也是技术,更是导演所追祟的审美风格的体现。这种新颖的电影审美观念以及创作倾向性的观点,不止在西欧产生了影响,贾樟柯的作品也采取了“电影十原则”的主张,如《小武》汾阳县城的街头实地拍摄的场景,《站台》中采用同期录音的流行歌曲作为有源音乐,等等。

2.脱离体制供给和束缚的自由表达形成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催生剂”。我国第五代导演能快速登上影坛并成名得益于体制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各种保障。贾樟柯并没能像张艺谋、陈凯歌们那样毕业后通过国家统一分配进入体制成为电影人。贾樟柯毕业时,张艺谋、陈凯歌们在影界创作的条件相当优越,在影业成绩斐然,已成了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风云人物。以张艺谋为例,截止1997年已有《一个到八个》(1984年/摄影)到《有话好好说》(1997年/导演)共十四部片作品。他因导演《红高粱》(1987年)在国内外共获八项大奖而一举成名,风靡国内外影界,据资料记载:1997年的张艺谋已集最佳摄影、最佳演员、最佳导演等荣耀于一身,获各种奖(含提名奖)共41项。贾樟柯毕业时国家开始实施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那个时候他已经很难挤入心心念念的电影行业了,电影的各类资源也不会向独立电影人倾斜,在当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贾樟柯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是资金问题。拍电影前期投入是巨大的,资金主要靠自筹,贾樟柯在夹缝中找到了良性循环生存之路——低成本拍片。贾樟柯的《小山回家》是短片,属低成本作品。筹拍《站台》时面临资金瓶颈,于是他用筹到的30万资金转拍《小武》,这部《小武》用当时已相当普及的“DV”拍摄,没有专业演员。就是这样一部低成本影片令贾樟柯获得了成功,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后,贾樟柯开始有了可观的收益,这才走出了资金匮乏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体制性客观因素成就了贾樟柯:一方面在为实现“电影梦”的过程中不断克难攻坚、磨炼了意志;另一方面他游离于各种“教条”之外,免受各种审批程序的严格限制,能有悖于当时电影主流意识的潮流,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普通人的生存现实,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独辟蹊径地“塑造”了贾樟柯电影的新现实主义风格。

二、影响贾樟柯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的主观因素

(一)平民理念与历史责任感的共鸣

贾樟柯怀着反映社会底层普通人世俗生活的理念创作电影,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填补电影界空白、记录我国县城在时代巨变中影像的目的,这不仅体现出他独到的眼光和历史责任感,也有一定的文献意义。

“县”是个地域符号,有着2700多年的历史,我国郡县制始于春秋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遍行,汉继秦制,更为严整。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城既承载着大、中城市的辐射,又连接20000多个乡镇以及无数村屯、部落,承载着祖辈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土人情。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县镇撤县设区,一些历史痕迹面临着消逝的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转型中那种焦灼、躁动的现实生活状态,在这种环境下,普通人心里的徘徊、迷惘、无奈是相当值得电影人关注的,它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与伤痛。如果我国的电影市场都被娱乐片、商业片占据,将违背国家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贾樟柯电影以人文情怀去描述小县城中底层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悠久的小县城为样本来勾勒与表现时代变迁的脉络,是相当有价值的。《三峡好人》(2006年)就以四川奉节县为背景,讲述了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建设进程中,有2000多年历史的奉节县城要让位给工程水库蓄水库区,搬迁到新址重建,奉节老县城即将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销声匿迹,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被拆迁铁锤撞击墙体的声音所包围,那种对祖祖辈辈栖息之地的眷恋与感伤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电影不断利用背景声音渲染、还原出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轮船汽笛声、高音喇叭声、麾托车声、拆楼推墙声、流行音乐等充斥影片,通过还原“真实”的声音来支撑和丰富其电影的新现实主义风格。

(二)追祟电影纪实美学的执着

贾樟柯有感觉声音变异的灵性又有洞察现实生活的敏锐度,使得电影题材带有浓厚的“原生态”气息。

1.对环境声音的敏锐感觉。正如贾樟柯自言“在汾阳那些即将拆去的老房子中聆听变质的声音,我们突然相信自己会在视听方面有所作为”[6]。“相信”这个词表现了他在声音方面的天赋;“变质”两个字看似平淡,但从声音学的角度看,能听出声音变质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这是一种天分,这种微妙的听觉体现了贾樟柯对声音特有的敏锐度,尤其在他尚未进入影界,在远离当代电影制作的山西汾阳县城生活时就已表现出来,这种听觉方面的敏锐性恰是贾樟柯构建自己作品声音设计风格的良好基础。

2.坚持“毛边感”的“粗糙”声音。《小武》(1997年)的声音设计先是采用了同期录音,到后期声音混录时,贾樟柯与声音制作人员产生了分歧:贾樟柯欲还原汾阳县城躁动的真实生态,突破“学院传统”的清晰音轨,他需要“糙”的“毛边感”的背景声音作基调,而声音制作人员却坚守“学院传统”。这说明贾樟柯在声音运用方面具有大膽的探索精神,既要保证审美风格的追求,又不为传统方法所限制,于是便有观点认为贾樟柯在《小武》时就已形成自己的风格。且不论其所说是否准确,从声音设计角度来看,贾樟柯后来的电影中一直沿袭了大量采用方言、还原嘈杂的背景音、运用流行歌曲等声音设计风格,从《站台》(2000年)、《山河故人》(2015年)到《江湖女儿》(2018年)的二十年都未曾改变。

3.养成“游荡”的习惯。贾樟柯的父母分别是小学教师和百货商场售货员,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接触各种不同职业人员的机会,而且自幼有一种在县城街道“游荡的爱好”,他经常与童年玩伴站在街道看熙来攘往的人们,没有任何目的地去穿街串巷,这个爱好一直保持下来,成为他日后作为编导深入社会底层洞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也为他形成独特的电影风格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另外,还有灵活运用非职业演员、给演员充分发挥的机会、独特的时空理念等,这些对贾樟柯电影声音及声音设计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的交织是铸成贾樟柯电影声音及声音设计风格的主要成因。

[参考文献]

[1]白睿文.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M].连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贾樟柯.贾想——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韩小磊.对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J].电影艺术,1995(2).

[4][5]王丹.穿过尘土的优雅——贾樟柯电影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贾樟柯.贾想——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 亮

猜你喜欢
贾樟柯
《三峡好人》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论
“静物”之流与“存在”之思
漫谈贾樟柯的导演艺术和影像风格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影片中的不同上海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塑造分析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符号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
贾樟柯电影的异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