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发现—创造

2020-11-16 02:05林吓妹
教师·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现创造小学美术

林吓妹

摘 要:“探究—发现—创造”的教学思想,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做学生的引导者,把学生引上一条能成长为“创造型人才”的道路。文章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探究——营造想象的空间、发现——捕捉思维的火花、创造——开掘智慧的潜能几方面,对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训练教学策略进行案例举隅,以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授”学生以“渔”。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究;发现;创造;创新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2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105-02

一、探究——营造想象的空间

“教师的教学要有‘对象意识,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或者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一节好的美术课应该给学生以自由发言、发挥想象、主动构建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结合训练内容,为学生提供容易触发其灵感的信息点,适时加以启发,在尊重学生的看法与观念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评价,指导学生寻找、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以三年级“线的秘密”为例,本课教材与过去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人文、综合、创造、愉悦等性质,以及创造鉴赏美、情感、智能、文化、应用等方面的课程价值。因此,笔者在本课的设计中,计划在原则上尽量考虑到多种课程性质因素,实现课程价值。同时,决定让学生从大艺术范畴的几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去领悟对“线”的印象和感觉,了解其作用及蕴含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对线的认识,以及运用线的不同形态来表达不同的感受。本着对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基本能力的了解,笔者最终选择了触摸物体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笔者请两名学生把他们摸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到黑板上。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环节一:画音乐。学生一边欣赏不同风格(小提琴独奏、交响乐、舞曲)的乐曲,一边用线自由地表达对乐曲的独特感受,在师生交流中领悟线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感情色彩,体会线条力度、节奏、韵律之美。环节二:自由辨别线的各种形态。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请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画下来,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自主表现,体验着线给人的不同感觉,逐渐领悟线条有长短、粗细、虚实、疏密之分。环节三:体会作品中线的作用。学生欣赏凡·高的《星空》等名画,进一步领悟线条的魅力,并能用许多带感情的词去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如凄凉、冷清、舒适、典雅、寂寞、细致、烦乱、狂乱……

我们应当为学生绘画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体会、理解、领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发现——捕捉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好点子,这些点子多源于学生的内心深处,符合学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价值,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训练。通过以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星星之火为什么可以燎原”。

这是一节高年级的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色彩知识,学生已根据教材要求,讨论了运用不同色彩对比方法,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觉,以及当色彩依附于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时所产生的不同色彩感觉、表达出的不同情绪,学生酝酿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师生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

前排一名学生悄悄问同桌:“我能不能表现对季节的感受?”

师:(大声鼓励)试着做做!感受必须是独特的,色彩要有个性。

生:我喜欢冬天!我觉得冬天是暖融融的,在老家,一到冬天,全家人就围着火炉吃饭、聊天,我想用暖色调表现冬天。

生:我认为冬天是萧瑟的、肃杀的……

生:(争着说)莆田的冬天是阳光灿烂的,有绿意……

师:每个人对季节景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戏剧界有一句行话‘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可以用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感受。

(邻组的学生也加入了讨论)

生:我想用色彩表现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

师:非常好!我为这两名同学不受拘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而骄傲。这节课我们用色彩表达人的感受,而人的感受是抽象的。老师愿意与同学们一道探讨用色彩这一艺术语言表现更广阔的领域……

(全班学生议论纷纷)

师:我们来试一试,将音乐……

生:(抢着说)我听过《幽默曲》,挺滑稽的,用跳跃的色彩……

师:(疑惑)跳跃?

生:这样行不行?对比的色彩、圆滑的线条,好像小丑跳舞。

(全班学生鼓掌)

师:再尝试一下,运用色彩还能表现什么?

生:诗歌。

师:(鼓励)谈一谈!

生:郭沫若的《炉中煤》,热情奔放,以暖色为主,波浪线和折线交织。

生:徐志摩的《再別康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淡淡的忧伤,用浅色调,减弱色彩对比。

生:我们在作文里写过海,现在我还要用色彩抒写海!

师:(高兴)好呵!大家想一想,我们有多少种方法来表现心中的思想感情?

生:用诗歌朗诵出来。

生:用色彩画出来!

…………

师:(高兴)多姿多彩的生活、比外部环境更丰富的内心情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艺术家们,用你们灵巧的手,尽情挥洒吧!

生:老师,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教师捕捉到学生思维的亮点,及时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邻组的学生也加入了,后来全班学生都讨论开来。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部分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以具体的技能指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去探究知识的运用,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进而产生有意义的联想。有时恰恰是一个不经意的想法,会似一根红线般将学科教学内容中一个个分散的知识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整合已有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也正是有了这么一颗忽隐忽现的启明星,引来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群星璀璨!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从季节到诗的表现,一路走来,教师在每一个路口轻掘锄头,学生便呈现精神世界的颗颗金粒,此时已不只是一个小小的亮点,也未纠缠于某种技法的具体化,而是借助于色彩这一特定的造型语言,撞击出学生潜在的精神自由的火花,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思维的亮点宛若夜空的流星,教师要及时捕捉、善于取舍,寻找真正利于学生艺术创造力培养的“金子”。让艺术创造思维的种子悄然入土,相信不久的将来会硕果累累!

三、创造——开掘智慧的潜能

在美術课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画得很快,但仔细观察他们的画,会发现大多比较粗糙,没有多少表现内容。记得有一次在教授一年级“我的太阳”一课时,笔者就遇到过如此窘境。

“我的太阳”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太阳的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描绘出富有个性的太阳。课一开始,笔者便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接着,请几名学生来说说太阳是什么样的,并请他们来画太阳。几分钟后,笔者傻了眼,学生们画的太阳全部都是一样的:一个圆圆的太阳,周围画上了一些斜线。七位学生画得如出一辙,难道对同一绘画对象,学生就表现不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吗?是他们没有创新思维吗?不,笔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他们,于是,便灵机一动,从今天的课题入手:“同学们,看!今天的课题是‘我的太阳,每个人心目中的太阳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我想把太阳画成‘太阳爷爷,太阳爷爷有很长的胡子,总是笑眯眯的……”没想到这一点拨,学生都发散了思维,热烈地讨论着,“我要画太阳阿姨,把她的光芒画成很多的辫子,辫子上还绑着漂亮的蝴蝶结”“我要画太阳哥哥,我可以给它戴上帅气的眼镜”“我要把太阳的光芒画成柳条,这是春天的太阳”……

“太阳像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表情呢,有些什么样的表情呢?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好不好?”

很快,学生就演起来了,有的在微笑,有的吹胡子瞪眼睛在生气;有的在思考,眉头紧紧皱着;还有的在假哭,用小手揉揉眼睛……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开始动手画自己心中的太阳。笔者走下讲台去看学生的画,心里仍紧张,但很快又高兴起来,这一次学生画得很棒,瞧!“我的太阳”表情多丰富啊:有的在笑,有的撅着小嘴,还有的把太阳的光芒画成冰糖葫芦,头上戴着五彩的帽子。尽管他们画的线条很稚嫩,但丝毫不比哪位大师逊色。

作为教师,我们不要轻易去否定学生,要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与学习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像“我的太阳”这一节课,一开始学生的思维陷入了一种僵化的状态,作品毫无创造力可言,这时我们教师要像一盏指路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去创作。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开掘他们智慧的潜能,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善于把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契机,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慧之花”已悄然绽放。

参考文献:

[1]薛 林.浅谈构成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J].美术大观,2007(3):117.

[2]张可永.创新观念下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343-346.

猜你喜欢
发现创造小学美术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