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凤
随笔写作在内容选材、文体选择、字数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自由性,可叙事状物,可绘景抒情,有情则长,情浅则短,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深受学生喜爱。《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中指出,随笔是随手记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往往是作者在学习、生活中的某些感触和一得之见随手记录下来的,并不要求精雕细琢。因此,形式多样,短小活泼。如何引领学生愿意写,在写作中获得精神愉悦感,体验自我成长的快乐?笔者认为,开展随笔写作是打通写作壁垒、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紧扣教材,让读写衔接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提出了“写作本位”的教育观念,他说:“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读书时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写出来又觉得幽昧不明,还要认真想很久才能写得出来,这表明写能提高读的质量。”的确如此,写作中包含着阅读行为,阅读和写作是融合的,写的过程是对读的深层思考,写对读的作用不比读对写的作用小,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读与写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统编教材建构了“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有力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教材同时对初中六册作文训练进行了序列指导,从写作文体和写作行为上进行了读与写的衔接,配套安排了32次写作活动,可学生依然怕写,教师依旧难教。如何有效衔接读写和迁移?以八下教材第一单元读写训练为例。
《社戏》以孩童的视角回忆了童年时期,在乡下外祖母家和伙伴们看社戏的愉快往事,描绘的生活情境在很大部分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笔者着力引导学生阅读描写“月夜行船”的文字,让学生自由总结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朗读赏析,学生发现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受。如第11自然段中,作者从嗅觉写到触觉,在视觉描述中又产生了联想,将嗅觉、触觉和视觉互通,形象地描绘出夏夜农村静谧的田野风光和伙伴们看戏的急切心情。又如第12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听觉的描述,将横笛的美妙声音和人物的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更加突出那夜的与众不同和妙不可言。
随笔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社戏》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随笔仿写。写作时,要求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个感觉器官进行练习。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随笔写作基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如果学生有了更好的写作创意,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灯笼》《回延安》《安塞腰鼓》三篇文章,同样可以从素材选择、修辞手法、长短句变化等角度入手进行片段仿写。有了指向写作的针對性阅读,学生势必深度研究课文的写作手法,积极寻找读与写的链接点。这样的随笔共写,巧妙地将单元“学习仿写”的训练点分解到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读写的衔接和迁移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要能迅速捕捉到选编教材的写作价值。当然,理解了读写的衔接,也不一定能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32个写作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每学期8篇文章的写作也是远远不够的。借助随笔写作,每次训练一个写作点,跟着课文写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起到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
二、借助名作,学思维审美
钱理群教授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文章的高度,从某一个层面上看,取决于人思维品质的高度。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事实上,很多学生服从于“思维定式”,写作只是简单地重复情节本身,很难洞察情节背后的深层意义,更遑论思维品质。除了学生自身领悟和积累提升外,教师还需要长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教育视频,并要求写观后感。观看之后,学生的写作效果很不理想,主要是没有对视频中的三个演讲话题进行梳理,逻辑混乱,表达无序。再次观看之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张丽钧校长的一篇文章《守住人生底线——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借此让学生明确,文章思维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高度的个性化,更在于其完美的融合性,即感性、理性与知性的完美融合。
在文中,作者从三个层面解读,三个话题,不同的切入方法,循序渐进,堪称一篇非常优秀的范文。在反复阅读之后,笔者和学生逐段进行解读,寻找三个部分结构的个性和共性,探究语言的特点,挖掘作者思维表达的层次,然后抓住这三点,结合观看视频,进行仿写练习。以下是和学生一起解读的节选文字:
作者在第三个话题的写作中,层次感非常鲜明,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写作思维感性、理性与知性的完美融合。这一部分的开头,作者从大家的惯常思维写起,我们总是认为自然界的狮子撕食羚羊残忍,而在动物面前,人类有过之无不及,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真正的残忍。可是,如果你只认为人类对动物的“精致残忍”是真正的残忍的话,作者又让我们看到了“极品残忍”,那才是真正的残忍,精致残忍的最高级别。那是活人对活人的残忍,那是丧心病狂,那是没有人性的行为。
都说学生作品没有深度,看不到思维的活动,那么思维活动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师生共写随笔当然是好办法之一。如果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下水文,就可以借助优质资源——名家作品。也许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但是记住美文美段中的语言范式,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跟着名家学写作,不仅仅是模仿文章的显性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家如何在文章中深刻地表达自我,如何建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审美品位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辩证的审美能力,能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一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日常学习中,教师要恰切地选取经典部分,带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追问,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初中学生大多理性思维发展尚未形成,难以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跨越,这很正常。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丁卫军老师提出“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体系,让作文教学看得见”的教育主张,只有真正打开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两个通道,坚持一文一得,学生写作时存在的问题才会慢慢得到改善。
三、关注生活,磨语言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中指出:“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每个生命都有言说的欲望、倾诉的需求,一旦学生的写作激情被唤醒、激励和鼓舞,他们写作的热情就会高涨,写作的水平就会明显提升。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们总结了一些随笔写作的素材:
1.自然体验类。生活中,飞鸟鱼虫,花月草木,每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属性。即使一棵草,当我们俯视凝望,看到它绝处逢生,逆境生长,也会暗暗被这个小生命折服。教室里飞进来一只虫子,被风扇狠狠地摔在了窗台上,后掉在了一米高的窗台下。有人赞颂它坚强不屈服,有人劝慰它别太执着,放弃有时候也是另一种选择。体育课上,被人丢弃的空瓶子,大家用它做手工,乐滋滋地“玩”了一节课……生活中,这样的经历有很多,一切经历都可以成为经验,只要心灵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感恩,就会发现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很多遇见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学会利用,如设计一次活动,组织一次随笔共写,有集中训练点,可叙事,可评论,在不同话题的写作训练中,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2.节气课程类。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我们的随笔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依托区域的花厅文化、钟吾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汲取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读诗词、品美食、写随笔。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节日,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课程。比如妇女节、劳动节、父亲节等,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妇女节让学生给母亲洗脚;劳动节为家人做一顿饭;父亲节给父亲写三行诗;清明节,老师带领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时包粽子、扣绒线、洗百草水等。丰富多样的节气课程可以激活学生的各种体验,当学生所有经历成为一种生活经验,教师还担心学生没有素材可用吗?
当然,我们共写随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写随笔而随意写作,关键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浓厚兴趣,做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爱好,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现实社会中深情地生活。
3.活动实践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单一枯燥的生活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教师要想办法让教学活动丰富完整起来。以语文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期初选择几部经典电影,按照每月一部的计划有序推进,看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小影评;课前五分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稿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卓越口才;每周可以抽出一节语文课,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手抄报展览,也可以走出校园,聆听窗外的声音,或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如《我是演说家》《大自然会说话》等。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审美生活,拥有审视生活的自觉。生活之水活了,学生的文字自然也就灵动了,文字里也就充满着生活的鲜活与厚重。
文章是语言的记录,有了生活经验,不一定就会写出好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最要紧的是锻炼我们的语言习惯。语言习惯好,写的文章就通顺了。其次要辨明文章和语言两样的地方,辨得明白,能知能行,写的文章就不但通顺,而且是完整而无可指摘的了。”学生的语言习惯,在随笔写作过程中大面积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有可能去发现问题,指导学生磨合语言,锤煉语言 习惯。
在两年的随笔共写实践中,我深刻体验到随笔写作带给学生的改变。经由随笔写作,每一个寻常的日子有了光;经由随笔写作,每一个生命精神丰盈,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师生共写随笔的开发和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C-c/2018/16。]
(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学;221400)
西藏
◇海子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他说: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
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