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重庆师范大学主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新闻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阿基米德(上海)传媒有限公司等近20余家媒体单位代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0多所高校师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通过主题演讲、分论坛对话、线上线下混合等形式,对中外百年广播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以5G技术、智能语音、物联网为背景,共同探讨广播融合发展成就与新时代特征,同时也关注疫情期间广播新作为,关注直播经济浪潮下广播发展新动向,学界与业界对话,资深广播人与广播“新声代”碰撞,共同探寻广播新征程。
1920年11月2日,世界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电台——KDKA电台正式开播。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如今,世界广播发展已经步入第100个年头,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则走过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从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到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人民广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在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们从广播发展历史溯源、类型化广播发展以及广播阶段性功能发挥等不同视角对世界百年广播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史进行了回顾。
从广播发展历史溯源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宝国对我国人民广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他指出我国广播大致经历了萌芽、缓慢起步、曲折前进、恢复繁荣和逐渐成熟等历史发展阶段。
从类型化广播发展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广播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高永亮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守正创新、应急广播、融合发展和跨区联动六个角度出发对交通广播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交通广播应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频率专业特色,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积极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吴生华教授聚焦我国新闻广播的发展,指出一代代广播界前辈致力于广播特色新闻文本的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口语新闻文本样式,让广播新闻成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从广播阶段性功能发挥视角,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正赋在《中国广播八十年的党媒品质发展进路研究》中指出中国广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与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延安时期,广播在革命根据地开启艰难探索旅程;解放战争时期,广播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经历了进退重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在盛世欢歌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时期,广播在历经曲折发展后进行必要的调整转型;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广播在媒介市场竞争格局下又走上了媒体融合创新之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俊杰认为,我国不同阶段广播对文化传播的贡献也有其不同:新中国成立前的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宣传的思想,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是作为党和人民联系的纽带、宣传教育的工具、传递文化的桥梁;改革开放后的贡献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众传播、使新时期广播节目多样化。
智媒时代媒体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G催化加剧了媒体生态变革。互联网的风靡并不是广播的终结,而是一种契机。通过媒体融合,广播媒体可以凭惜自身实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借助互联网实现多元立体化传播。广播融合发展应遵循互联网背景及其底层逻辑,致力于音频入口的场景创新,锻造适合人工智能和5G时代音视频内容的新优势。此次论坛除了致力于广播研究的学界嘉宾,还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安徽、山东、湖南、江西等10多个省市的资深业界专家,学界与业界对话,资深广播前辈与广播“新声代”碰撞,实践经验激发理论探讨,理论引导启迪实践思考。
关于智媒时代广播发展新机遇,业界专家有深刻体会。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的李立伟指出,5G+AI将给广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公共场景+AI赋能、AlOT给音频内容全新的场景机遇、播客三个方面,阐述了音频这个新蓝海在声音场景上的若干种可能性,从农村广播村村响、城市户外应急广播、商业空间电台等角度阐述广播的场景可能,从智能音箱内容编排、海外播客和中文播客现状分析广播在声音蓝海中的价值稀缺和优劣势。
学界嘉宾则将视野拓展至国外,综合广播文化、智能技术及话语生产等视角对广播发展新思路进行思考。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汤天甜副教授以“融媒·智媒:中国对外广播的话语布局与实践创新”为题,从话语内容、话语生产、话语策略三个层面,介绍了在国际关系不断交织深化的今天,对中国对外广播在智能互联时代话语创新的思考。她还分享了对外广播在内容输出、生产实践与话语策略上如何利用趣缘文化、智能技术、粉丝效应,扩展对外广播在兴趣议题上的话语流量,实现广播话语的智能生产并最终形成对外话语传播的新思路。
广播“新声代”则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及其利弊进行了探讨。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万欢对当下发展迅猛的AI人工智能与传统广播进行比较分析。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传统广播行业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呈现出积极有益的发展态势,人工智能整体系统与功能变得更加完善,人工智能具有它本身独有的优势和弊端,它与人的协作发展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广播工作形式,对于传统广播行业,广播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是新时代的全新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这一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广播担负起媒体职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防疫抗疫贡献了重要力量。在防疫抗疫中,广播发挥多重功能:应急报道显担当、乡村大喇叭促乡村共同体建构、体现基层社区权力运作的声音政治、传递信息增强村民认知判断……防疫抗疫广播也成为本次论坛的一个热点话题,业界与学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指导蔡静,从交通广播的“四性”展开分析:防疫抗疫中的广播凸显时效性,发布权威性的信息破除谣言,引导舆论,安定民心;强化服务性,积极回应关切,主动作为,为统筹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牵线搭桥;注重融合性,从多媒体化报道、多平台分发出发,架构了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矩阵,拓宽了内容传播渠道;讲究故事性,通过分析交通广通记者深入一线,践行“四力”,挖掘防疫抗疫的平民英雄故事,彰显了广播媒体人用声音的力量鼓舞士气,传递真情,坚定全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四川传媒学院讲师马东丽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防疫抗议期间广播“喊话”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广播喊话”具有议题内容充实丰富,话语表达风趣幽默、极具特色,直接建构议题多于间接建构议题,将政治话题结构成乡土语言等特点,发挥了三个作用:一是社会维度话语,广播喊话利用方言建构共情传播,增强了村民认知判断;二是管理维度话语,广播喊话基于乡村安全建构共鸣效应,稳定了村民心态;三是效果维度话语,广播喊话从乡土建构符号建构文化娱乐,改善了村民的行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雪丽从“喇叭再回归”入题,谈到在乡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响彻村庄各个角落的大喇叭展现出强大的媒介治理功能,大喇叭作为一种政治符号,是国家话语权力的体现,是政治身份与政治符号的生产实践,是国家意志的隐喻在场。同时她还认为,脱离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背景,回归生活常态的乡村大喇叭,可借助制度、权力与组织嵌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助力乡村治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倩则聚焦后疫情时代广播电视融合发展的特性,指出广播电视媒体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场阻击战中的传播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在后疫情时期呈现新的融合发展态势。
本次论坛无论是参与主体,还是探讨话题,均呈现出多元、开放、共融之特点。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无论是主题演讲的资深专家和资深广播人,还是分论坛中来自广播一线的业务骨干或高校青年学者,抑或是来自不同层次学历的青年学子,都能在交流中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广播发展新方向。此次论坛针对新时代背景与媒体融合现实语境,对广播创新发展的新走向、新契机、新挑战、新趋势进行探讨,以多元立体的学术视角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广播研究开创了新气象,极大丰富了广播研究新视野。
来自广播一线的业务骨干从广播事业与产业出发,从广播发展技术、平台、内容等方面对广播未来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行了探析。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研究中心主任王伟以“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音频创新研究”为题,认为广播应确立以FM频点为基点、互联网化传播为核心的互联网战略:以现有的存量受众优势,实现向网络的有序拓展;高度重视内容的精品化场景化,以及图文音视的融媒体生产能力;将APP视为频点流数字化的发射塔,重视全网平台多端的触达,不作茧自缚;引入用户参与内容生产,有效引导主播的生产能力形成矩阵式内容梯队;关注互联网技术发展,找到全新的商业变现模式,避免广播沦为互联网技术的边缘产业。安徽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阿林结合自身的业界经验,从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传统广播生态的变革,广播节目视频化的实践与思考三个方面讲述了广播视频化的革命性意义。他指出广播视频化打造了新的广播生产模式,建构了广播新生态,推动了广播体制机制变革。在广播视频化实践中,必须解决内容、平台、运营、人才、资源和版权等关键问题,各广播节目要着力打造垂直类广播视频化节目品牌,发挥现有广播电视专业队伍优势,建设具有广播基因的视频化直播演播室,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节目内容资源,为广播视频化打下坚实基础。
广播学界资深专家引领,对未来广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青年学者与学子碰撞,发挥群体智慧,对新媒介环境下的广播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探寻广播发展新机遇与新路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赵红勋以“广播研究”为聚焦点,探讨了广播在新媒介时代的主要学术面向,并在对近几年学术论文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介时代的广播研究主要涵涉核心特质、内容生产、传播策略、受众话语、人才培养以及媒体转型等六重维度,并对此进行详细阐释,以期在知识的回溯与反思中激活广播媒介的丰富意涵,从而为广播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语料。青年学子则站在受众视角对传统广播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时的内容、形式、功能、意义进行新的探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博士研究生张海超认为,传统广播作为听觉媒介固然有其忠实的用户,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广播必然要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向移动广播转型发展。传统广播在向移动广播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体现在时间性、视觉性、消费性、互动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传统广播转型进程的特点,也是未来移动广播深化自身媒介融合的基本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