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影音叙事分析

2020-11-14 09:39李文英郑雅心
电影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纪录大桥现实

李文英 郑雅心

(信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港珠澳大桥是集桥梁、人工岛、隧道于一体的世界最长跨海通道,被列入英国《卫报》发布的21世纪以来“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该题材被摄制成电视纪录片和纪录电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是主创团队在摄制的同名电视纪录片基础上的二次创作,由中央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打造,于2019年5月1日全国上映,在国产纪录片票房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随后也在央视频道播出。它在适应国家形象传播和受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寻求叙事艺术与表达的创新,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洞见以及桥梁文化传播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视觉化数据与诗性话语的双向叙事

意义世界总是关联着客观与主观两种共同连接真实存在的品格,主客观叙事的叠合构成了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整体格调。它的客观叙事策略主要通过大量有价值的、高信息密度的数据实证来描述对象,捕捉能够提高认知和激发情感的现实来源;在主观性表达上,诗化的电影语言联结视点与意境,增强叙事的感染力。

影像化的数据在《港珠澳大桥》的运用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量化数据,二是质性数据。观影过程中,观众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即叙述中出现许多具体的量化数据。基于桥梁制造纪录题材的特殊性,《港珠澳大桥》的数据叙事比一般纪录片要多,归纳其功能,大致有三:其一,佐证大桥的形态和造资;其二,表明建桥工程的浩大与坚固;其三,显示精良的造桥设备和浩荡的施工队伍。“数据(看似没有情感色彩的阿拉伯数字)是浓缩的语言,是最简洁的说明书,是最清晰的结论,是最生动的写照。一个数据往往胜过一打宣言。……用事实说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用数据说话。”数据有了影像语言的视觉化形象表述,突破了观众对桥的一般认识,使之在情感上呼应了主题。质性数据的运用则主要展现了众多的桥梁意象,画面闪现的广济桥、卢沟桥、述先桥、乐山濠上大桥、龙江大桥、普立特大桥、北盘江大桥等桥梁图像数据,组成一系列叙事符码,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空间的延展,与港珠澳大桥形成互动,对纪录片的表述行为和意义建构进行关联性分析和诠释性理解。同时,叙述对象从单个桥梁意象扩展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群,凸显中国桥梁的文化景观特质。数据兼具真实性、客观性与深刻性,由阿拉伯数字和桥梁符码建构起来的“数据之美”在影像中得到了可视化呈现,它不仅成为我们了解信息的介质,也构建了观众对港珠澳大桥和中国桥梁符号的经验性认知。

影片在数据的客观叙事中不乏形象生动的表述,一方面,与数字技术结合,用动画的形式使精确的数据形象化,增强叙事的表现功能。提到桥长和耗资时,特效动画直观地展现了这个“超级工程”的雏形以及港珠澳大桥起止点和经过的岛屿,让观众对大桥全貌有整体性的初步认识;创作团队通过沉管对接的动画演示,讲解对接的零误差精准要求,反映出中国劳动者高超的工匠技艺。另一方面,导演使用数据转换和数据类比的策略提升人们对桥梁的感知力,比如讲述一节沉管相当于16个篮球场的面积;以动画形式呈现全桥42万吨的用钢量可以修筑60座埃菲尔铁塔;沉管制造所用的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建造出八座828米高的迪拜塔。导演将这些看似不相及却在大小、耗材等方面具有类比性的日常生活建筑和世界著名建筑进行比例转换与推理,加深观众对港珠澳大桥形象的具体化认知,充分肯定造桥技术的雄厚和中国制造未来的新方向。

纪录电影呈现的港珠澳大桥既是我国物质文明的表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地域之间凝心聚力的文化象征物。创作者运用声画的意象修辞手法实现诗化叙事,赋予“桥梁”这个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以深刻的蕴含。概言之,诗化叙事注重将“诗意”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法与审美追求运用于记录实践,传达制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意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的观点肯定了诗总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艺术创作,艺术的展现大多离不开诗意表达。《港珠澳大桥》也以诗性的精神彰显它作为一项影像艺术所具有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品格。影片开头讲述通车50天的港珠澳大桥经过台风的洗礼,“雨过天晴,大桥巍然屹立在伶仃洋上,令世界惊叹”。与解说词相呼应的画面是港珠澳大桥的仰拍,平坦宽阔的桥面、延绵的大桥与被台风袭击过后破败的渔船、陆地上的一片狼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大桥的坚固形象,进而引出大桥背后的建设者。在叙述中,大桥被比喻成“一条腾飞的巨龙”或银线,香港、珠海、澳门比作珍珠,大桥的建设犹如银线穿珍珠,两岸三地的“珠联璧合”使蜿蜒曲折的大桥仿佛洁白的珍珠“镶嵌”在浩瀚的伶仃洋和蓝天之间。象征着中国胸怀的“中国结”桥塔意象多次闪现,明晰了港珠澳大桥作为文化载体的象征意义。除此之外,导演大量运用航拍来展现中国桥梁的崇高之美。文学性的解说词配以诗性的画面意象,使得祖国各地的大桥形象精彩纷呈,它们翻越山川、跨河流、穿过层叠云雾,将祖国大好河山串联在一起。巧夺天工的人造艺术与自然景观画面叠合赋予了美与崇高的内涵,完成主题的升华,正如解说所言,“高山之上,海天之间,飞扬的是中国人的梦想”,诗性话语蕴含了中国生存哲学的灵性,具有民族复兴的隐喻和象征。富有动感的纯音乐“

Sail

the

Seas

”和为该片而打造的“梦桥”专辑大型交响组曲“献给大海”“献给建设者”“献给港珠澳”等背景音乐的运用,赋以描绘、寓意和创造意境等多重效果。在诗性叙事中,音乐“作为记忆中最有影响力的元素,不仅在整个身体中产生共鸣,还能唤起其他情感事件的记忆”。影片充分运用声画视听元素联合诗意叙述,丰富中国发展与海洋河流、建设者的关系世界,让纪录片主题更加厚重,富有代入感。

诗性话语与数据叙事以主观性与客观性为“天平”两侧形成动态平衡。倘若只依靠单纯的客观事实与数据罗列,可能会导致叙事的“物理学钦羡”现象,约束影像的创造力,难以在情感上打动受众;如果只有审美与诗化策略,则会挑战真实作为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数据表现形式与诗性话语结合带来的视听综合体验有效地调和了两种创作方法,铿锵有力的数据与诗意柔和的影像相统一,使纪录电影在叙事节奏上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与人文情怀。

二、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联动

我们理解历史并从中汲取养分与力量,方能洞察现实生产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真知,寻找具有承接性的新话语。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动态叙事是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创作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时空交织的画面感是它较于此前创作的同名电视系列纪录片最为明显的叙事差异,在立意上开启新的思维和视角。

(一)过往与现实的对比叙事

不同历史情境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事物的特殊性和先进性通常需要从文化考古和时空置换的比对中体现出来。影片以历史案例的影像叙述突出港珠澳大桥的独特性和现实发展优势,在谈到中国工程师用120个巨型钢桶快速建造人工岛完成填海的创意工程与60年前的填海工程形成鲜明对比时,穿插1954年中国人民为了建成5公里河堤进行移山填海的纪实影像;加入京剧《海港》片段阐明过去中国几十吨的海上吊装能力与现在的海上常备力量浮吊船支撑下几千吨的装吊能力的悬殊比照,指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时代变迁与中国科技发展实力。历时对比让观众从纵深的历史中更好地认识现实,使之转化为生命体验和时间经验。总体而言,过往与当下双重时间序列使叙事逻辑在时空上拉开距离,过去记忆的经验性与媒介属性验证了当下实践的可理解性、重要性及其对未来的开放性。

(二)历史与现实的联动叙事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与延续性,桥梁建设史是国家发展史的缩影,它见证了我国在历史洪流中的起起落落。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历史与现实联动和交织中产生共振,不仅盘活了封存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港珠澳大桥增添历史厚重感,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与现实的铺陈与互动,层层递进,逐步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大国精神。1937年,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的步伐,桥梁专家茅以升忍痛将仅通车89天的钱塘江大桥炸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两座跨越大江的桥梁贯通祖国南北动脉;1993年,邓小平站在杨浦大桥即兴吟诵诗篇,感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巨变。观众跟随影音文献资料追忆过往的峥嵘岁月,影像在黑白和彩色的交会中达成现实和历史之间跨时空的双向对话与交流,找到历史和当下两种时代图景的“共情”。在现实叙事中,影片以安装最后一节沉管隧道E30为主要叙述线索,中间回顾两年前沉管E15安放经两次失败后施工团队总结经验终获成功的故事,E15对接成功的一瞬间,创作者没有铺展情节和解说引导,而是以连续奋战50多小时后人们在工作室、楼梯道和衣安然入睡的画面给观众留白空间。这种回顾性叙事和叙事留白手法的运用,提升了叙事的情感张力,也突出了叙述的现实意义。总之,历史与现实的联动叙事使纪录片表达在时空维度上都有所扩展。

《港珠澳大桥》的叙述对象没有止于港珠澳大桥这项跨海工程,而是将视点延伸至过往历史以及现实中的多地甚至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纵深和横宽的视角,由点至面,展现立体的中国形象及其在新时代特有的大视野、大格局,实现了纪录片为当下作传、为历史存真的使命。纪录片的历史意识往往超越过去维度,内在地与现实目的论勾连,以通达一种“精神运作”,输出某种精神意识和价值向导,而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联动又可使这种精神运作更为合理并得到具体化、实体化诠释。《港珠澳大桥》承接历史、伸向未来的文化主体意识,加深了两岸三地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了桥梁叙事独特的人文内涵。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创新

叙事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讲故事”是其要义。除了从历史、现实与跨文化的视角呈现自信与希望的中国桥梁建设事业,《港珠澳大桥》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有独到的理解。作为一项国家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港珠澳大桥的纪录影像无疑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职能。较之电视版,纪录电影更多地融入了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影像为媒介,讲述“人”的故事。在讲故事时,它给了人更多的主位表述空间,“人的因素被浓墨重彩地放大”,以人和桥“互为主体”的话语立场表达出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的主位观点以及他们真实的文化共识。用导演的观点说,这部纪录电影是要展现这座雄伟诗意的大桥背后的人及人的精神,在制作的取舍中,人物和温度是最重要的,是想更好地呈现中国建设者的厚度。该片选择国际劳动节之际在全国上映,有向劳动者致敬之意。

首先,建设者的生活与成长融于桥梁建设事业中,于雄浑中见细腻。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建设到建成通车,耗费了无数工人10多年的心血。在这些奉献者中,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是主要叙述对象。在自我讲述中他显然将大桥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充满自豪与不舍;同时,影片还显示诸多人物生活细节,真切体会到工程师们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导演通过摄影发烧友、工程师老王的摄影作品挖掘出更多有温度的平凡故事,比如冯氏三代人、燕子夫妇、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工人真实写照,还有导隧工程员工在港珠澳大桥取景的婚纱摄影、林鸣在桥上的马拉松跑步等,这些真实记录,让建设者的弧光在镜头前得以伸展。他们甘于奉献,敢为人先,将桥的建设岁月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长河,促使桥梁史上这一伟大篇章的诞生。普通劳动者的群像刻画,把宏大的工程落实到了个人的奋斗史和个体生命体验。影片用这样的方式唤起民众桥梁建设的共同记忆,强化中华民族的家国荣誉感,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其次,大主题融进历史的微叙事。《港珠澳大桥》穿插了几个表现半个多世纪前百姓生活的历史微叙事片段:纪录片《移山填海》中,3000多名劳动人民在大陆和厦门岛之间完成移山填海工程;林县人民历时10年修建红旗渠,解决吃水大计;新乡民众在郭亮洞进行挖山工程,搭建连通山村与外界的纽带。影片用“中华民族这个多族群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串联起国家建设史的集体记忆,用由远及近的打开方式,唤醒观众的认同意识。“每一个中国故事,都具体而集中地反映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现实的勇敢面对,对使命的责任担当,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始终契合并回应人类的基本情感与共同关切。”创作团队突破港珠澳大桥这个宏观的叙事点,将故事的寻访延伸至古老中华大地上不同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平凡建设者及其创造的历史奇迹,把彰显民众智慧与文化自信的主旋律故事呈现于银幕,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精神。

最后,将故事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命题,这一发展命题重在自然哲学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人性的关爱。中国工程师在建设中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放在首位。他们将成功救助的海豚放归大海;为了保护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想方设法让大桥绕过海豚栖息地;设计人员在生态保护基础上顺应伶仃洋的水流,不惜重金让大桥绕出优美的曲线。白海豚是香港回归的吉祥物,因此这一举措既是环境生态的体现,又是文化生态的隐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国两制”共创华夏美好未来的生态思想在桥梁纪实影像中得以发声,印证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华丽升级为世界生态良性发展的典范。

一部优秀的纪录电影离不开好的故事选材,导演选取典型而平凡的中国故事,秉承用现实精神去把握现实问题的方法为这座冰冷的钢桥增添了更多有温度的人文情怀。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从人性化的视角挖掘人类共同关注的命题,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先进的科技智慧和坚持创新的民族精神,激发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并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这种直击人心的影响力让《港珠澳大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录电影之一。

日前,“港珠澳大桥”即将被拍摄成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它的存在已然成为中国精神和中国符号的象征,在影视传播中不断发扬光大。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见证了港珠澳大桥落成的历史性时刻,以独特的叙事魅力讲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故事,呈现了中国桥梁深厚的文化蕴含和中国人不畏艰难、乐观奉献的“工匠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桥开通仪式上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总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珍贵的影像记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桥梁承载着的中国元素,践行了国产纪录电影保存国家记忆、参与中国建设进程的使命与担当,书写了桥梁建造中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纪录大桥现实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科教·纪录》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