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欣 李霞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戏剧,在世界戏剧舞台占有重要地位,而江苏戏曲在中国戏曲舞台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戏曲乃至世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剧种、唱腔还是作家、作品,江苏戏曲都值得全面梳理、不断记录和深入研究。
江苏地大物博,历来文化兴盛,是中国的文化大省。这里流传着极其丰富的剧种,共有14 个剧种类别,分别是:昆剧、苏剧、锡剧、海门山歌剧、丹剧、高淳阳腔目连戏、高淳高腔、扬剧、淮剧、淮海戏、通剧、海州童子戏、柳琴戏、江苏梆子戏。其中部分剧种已消亡,目前仍在广泛传唱、留存较好的剧种有昆剧、苏剧、锡剧、丹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9个。
江苏省以长江为界,从地理空间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片区,这三个片区审美习俗、文化样态、饮食方言都有着巨大差异。就方言看,苏南片属于吴侬软语区,属江南风格;苏中属江淮方言区,其中又分为江淮方言一区及二区,属南北交融的风格;苏北属北方方言区,属于北方风格。
吴语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17个行政县、市。这个区域剧种有昆曲、苏剧、锡剧、海门山歌剧、丹剧、滑稽戏、高淳腔目连戏、高淳高腔8 个剧种,其中高淳腔目连戏、高淳高腔已失传。
江淮方言区可分为江淮方言一区,包含南京、镇江、扬州、盐城、淮阴等22 个行政县、市,剧种有扬剧、淮剧、淮海戏、海州童子戏;江淮方言二区,包括南通、如皋等17个行政县、市,剧种有南通童子戏。
北方方言区包含连云港、徐州等8 个行政县、市,剧种有柳琴戏、梆子戏及失传的丁丁腔。
这些剧种大多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楚国建立。楚文化信巫尚礼,信鬼好祠,巫风盛行,而祠必歌舞,对此《诗经·陈风》《楚辞·九歌》以及《汉书·礼仪志·大傩》等都有记述。巫傩文化在江苏扬州、南通等地延续下来,这里的香火戏、童子戏都具有浓厚的仪式性和宗教色彩。在连云港市将军崖还留有古代巫舞的石刻画,该市锦屏山桃花涧出士汉画像石中,亦有汉代傩舞中方相氏面具的形象。今海州童子戏、南通僮子戏,以及扬剧、淮剧中的香火戏,都有古傩发展的历史遗踪。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使得扬州、淮安成为“天下之盛”的城市,催生了百戏、参军戏、代面、踏摇娘等散乐、小戏的产生于发展,唐代薛能《女姬》诗:“此曰杨花初似雪,女儿管弦弄参军”。可见,参军戏有管弦乐器伴奏,有角色分工(参军、苍鹘),有故事内容,有歌舞表演,这就是中国戏曲的雏形。除此之外,有着600 多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昆曲在江苏昆山地区形成。汉唐百戏、大曲在江苏地域的盛行,宋南戏的兴盛元杂剧的重心南移以及江南文化环境的滋养,为昆曲的形成垫底了历史文化基础。明代著名曲家魏良辅所著的《南词引正》第五条中记载:“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唯昆山为正声”,昆山腔是宋元南戏传到昆山地区后,与昆山当地方风土人情及民间曲调相结合形成的声腔。这种具有昆山地方特色的“昆腔”,经过昆山戏曲家顾坚的改革,逐渐广为流传,后经过魏良铺吸收南北之长,改为“拍捱冷板、调用水磨”的水磨调,不断成熟。乾隆四年,昆山梁辰鱼用魏良辅等改革的水磨调,编制一部《浣纱记》将明代以来传奇剧作样式与昆腔结合,用四十五出的篇幅生动叙述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昆曲主宰剧坛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昆曲形成后称为雅部,花部等地方戏在明末已陆续产生,并与雅部形成抗衡。《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簧腔来者,弋阳腔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四乡,继或于月入城,谓之‘赶火班’。”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这几大声腔集聚扬州,乾隆年间南巡此地,为了加强对戏剧创作的控制,曾命巡盐御史伊皊阿在扬州设局修改戏剧,历时四年,这四年扬州成为了戏曲集中地,雅部昆曲,花部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安庆花部徽调以及扬州本地乱弹(草台戏),都云集于此。对当地的地方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扬剧、淮剧、淮海等剧种无不受到皮黄腔、昆腔的影响,甚至很多唱腔、剧目都移植于京、昆。
戏曲声腔是剧种形成的必要基础,在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中,声腔音乐从来都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吸引乃是征服观众的主要是手段。中国戏曲有皮黄腔、梆子腔、高腔、昆腔、说唱腔、歌舞腔及少数民族声腔七个声腔系统。按此声腔分类法,可将江苏现存戏曲声腔分为四大声腔系统:即昆腔系、梆子腔系、说唱腔系、民间歌舞腔系。这些声腔可以存在一个剧种中,也可以存在于多个剧种中。
3.2 人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病的途径主要有2种,即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黏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具体方式可归纳为3种,其中局部敷贴生蛙肉、蛙皮为主要感染方式,约占患者半数以上;其次为生食或半生食蛙、鱼、虾、蛇、鸡、猪肉等和误食感染的剑水蚤[5]。
昆山腔又称昆腔,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于明代洪武五年已闻名于时。万历年间,昆腔进入北京、湖南,流变为北昆、湘昆;清初,又流传到四川、贵阳、广州之地,流变而成川昆、金华昆、温州昆,并融入当地地方戏中,丰富地方戏唱腔。在江苏,昆山腔系剧种为单声腔剧种昆曲,主要流布在江苏南京、苏州、昆山一带。昆山腔的构曲规格、行腔咬字十分成熟,因此江苏各地方戏如扬剧、淮剧、淮海戏不断吸纳昆山腔以完善自身声腔系统。
江苏徐州与山东日照、枣庄交界,梆子腔即由此产生,由山东梆子入苏后形成。约乾隆、嘉庆年间河南梆子经山东传入,与当地徐州语言结合,形成徐州梆子。所唱剧本也多移植山东梆子戏。江苏境内梆子主要流行在徐州丰县、沛县等地,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等。如今,徐州梆子唱腔已与河南豫剧融合。
说唱腔系所含调系丰富,又可分苏北拉魂腔;苏中明清俗曲声腔、啷当调;苏南滩簧调这四小类。
1、拉魂腔,流行于鲁南、苏北、豫东和皖北等地区的民间说唱,该腔在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地域环境下流变出不同的声腔风格,在传播过程中又分为东、北、中、南、西五路,其区域大致为:东路:山东的临沂、苍山、郯城和江苏的海州、新沂、淮安等地;北路:山东的济宁、滕县、邹县、微山和峄县等地;中路:江苏的徐州、铜山、邳县、睢宁、泗洪、宿迁等地;南路:安徽的淮北、宿县、灵璧、泗县、蚌埠、五河、凤阳、明光、滁州等地。
2、明清俗曲腔系。明清俗曲源于宋代小唱、元代散曲,又称小曲、俚曲、时调,主要呈现为地方说唱音乐中,如扬州清曲、海州五大宫调等。明清俗曲声腔音乐体制为曲牌体,曲牌含量丰富如【梳妆台】【哭小郎】【鲜花调】等。该声腔曲调、曲词通俗文雅,变体众多,扬剧即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拥有200支曲牌的地方声腔系统。
3、啷当调,源于盲女击鼓弹唱盲词的一种简单朴实的说唱音乐形式。啷当调唱腔简单、质朴、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口传心授的民间传承外还逐渐发展成家班传习。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便出现了各路名家,清朝时期道光年间(1782 年-1850 年),啷当调便成为了当时广泛流传的地方戏,他不仅出现在戏院、茶楼,当地人农耕时也会边劳动边唱上一曲啷当,1958 年“啷当”发展为戏曲,如丹剧。
4、滩簧调腔系。流行于苏、浙、沪吴语地域的一种说唱调,起源较早,明清文献中早有记载。徐珂编《清稗类钞》载:“滩簧者,此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惟不加化装,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惟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间以谐谑。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这是清朝苏南地区滩簧的表演形式,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地方戏,如苏滩发展为苏剧,常州滩簧发展为锡剧。
古傩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称为“香火”,南通、连云港等地叫“童子”,徐州又称为“端公”。《扬州画舫录》:“傩在平时,谓之香火。”刊上蒙人《风月梦》第十五回中也有记载:“有四五个端公,扬城俗名香火”。扬州香火戏中有歌词唱到“锣随鼓隶‘乡人傩’,驱邪逐疫一炉香”得知香火戏早期多是在驱魔酬神的仪式表演中进行,香火戏【大开口】曲牌唱腔还保留于扬剧中。傩戏还可分为傩舞形式的傩戏,唱书形式的傩戏等,这些都是南通童子戏、连云港童子戏形成的基础。
声腔与剧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剧种是声腔的艺术载体,声腔是剧种的呈现基础。上述四大声腔中有单声腔剧种,即剧种仅使用单声腔的,如昆曲、柳琴、梆子、南通童子戏等;也有多声腔剧种,即剧种含有多个声腔系统的,如扬剧、锡剧、淮剧等。
戏曲艺术的核心是剧本的创作,有了剧本的创作,才能有唱腔的构建与表演的设计。因此剧作家的创作很重要,幸运的是,江苏历来是孕育剧作家的摇篮,也是剧作家创作取材的重阵。元代杂剧中心虽说在北方,但北方杂剧家的取材确多来自江南,比如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尚仲贤《汉高祖濯足气英布》,等等。明代,杂剧、传奇江苏籍数不胜数,如张凤翼(苏州人)、王玉峰(松江人,旧属江苏,今属上海)、吴炳(宜兴人)、王衡(太仓人)、徐复祚(常熟人)、沈自征(吴江人)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35 年出版的《明清戏曲史》一书,对明清剧作家做了统计和研究,列出明清戏曲作家234 人。其中江苏籍作家105 人,占44.9%,并在书中写到“若论籍贯,以吴人为多,浙江次之……可知二代作者,实以江南为盛”。虽然这一统计还不够全面,但可见明清时期江苏戏曲作家的繁盛情况。
历史上,江苏有近20 个剧种活跃在本省的戏剧舞台,如京剧、越剧、吕剧、锡剧、扬剧、梆子、柳琴、淮剧、淮海戏、童子戏、昆剧、丁丁腔、滑稽戏、丹剧、苏剧等等。遗憾的是,其中有部分已经失传或接近失传。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活跃于江苏的剧种有昆剧、锡剧、扬剧、淮剧、梆子、柳琴、淮海戏、丹剧、苏剧、京剧、越剧这11个剧种。
一般而言中国戏曲有七大声腔系统,分别是昆腔系、梆子腔系、皮黄腔系、高腔系、说唱腔及少数民族腔系。江苏剧种就占有其中四个,昆腔发源于江苏昆山地区,后传播至全国,对戏曲声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也是说唱腔系重阵,明清俗曲蕴含众多曲牌为地方戏曲声腔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音乐素材,有力的推动了地方说唱腔系剧种的形成。
江苏戏曲,有文人雅集昆曲,有民间草台班子花鼓、香火,也有雅俗共赏的锡剧、扬剧,因此,江苏戏曲的受众从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到百姓村夫各个阶层。昆曲形成的早期就为文人雅集的“曲集”清唱,唱词多为文人、艺人加工,属于阳春白雪。另外,江苏经济发达,富商大贾相对较多,也是早期戏曲的主要受众阶层,这些达官贵人会在家中养家班,这也是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05 年出版的《明清家乐研究》中,对江苏的明清家乐情况进行了统计与研究,书中记载明清家乐班共有412 个,其中江苏有187 个,占全国所有家班总数的45%。与此同时,在田间村口、街道巷口还有一支民间小戏在不断发展,比如香火戏、花鼓戏、傩戏。这样看,江苏戏曲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层次的多层面受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江苏戏曲除了大量剧作家值得关注外,演员流派的创新性也值得挖掘与研究。戏曲流派是中国戏曲发展中的独特现象,它在人物、角色、观众,历史、现实、未来多重维度关系层面中孕育,不断推动剧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地方戏曲史即是流派发展史,或者说中国地方戏曲如果没有流派的产生,它将会停滞不前,而各剧种中流派的产生也是剧种发展、成熟的标志。江苏地方戏流派丰富,比如扬剧就有高派、华派、金派,淮剧有筱派、马派、何派、陈派,锡剧有姚派、刘派、王派等十多个流派。这些流派都体现了演员在剧作家、曲作家基础上的重构创作,体现出表演艺术家们的创新能力。
综上,及时记录当代江苏戏曲,对其进行梳理与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一来可以古今对比,探索江苏戏曲传承的总体脉络;二来可以丰富江苏区域文化特色研究成果,为江苏戏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材料;最后,为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开拓戏曲当代发展路径提供文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