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影片的选题策略及其局限性分析

2020-11-14 04:45
电影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画影片哪吒动画电影

孙 峰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随着饺子团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跃居中国电影票房榜亚军,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动画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的巨大力量,国产动画电影又一次成为热议话题。不可否认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指导与扶持更为清晰和到位,也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成熟,国产动画影片佳作迭出,显示出了可观的竞争力。而在市场化导向下,国产动画电影在选题策略上的倾向性及局限性也显露了出来。

一、国产动画影片的选题策略

对近年来国产动画影片的选题细细梳理,不难发现动物美学、奇幻思维以及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为国产动画提供了宝贵创意。

(一)张扬动物美学

人们承认,动物具有人类审美意义上的美感,动物以身体表达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对于人类而言是亲切有趣的。这也就使得国内外动画电影创作往往都高度依赖“动物明星”,动画人赋予动物肢体能自由运动,以及和人类相似的七情六欲等特性,以此征服观众。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就在《小蝌蚪找妈妈》中以水墨的方式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对动物美学的张扬更是空前的。如在《兔子镇的火狐狸》(2015)中,电影设计了一只卧底火狐狸叮咚,潜入与狐狸们势不两立的兔子镇中,设法打探兔子们的“守护宝典”,而叮咚逐渐与兔子们产生了友谊,最终放弃了任务。

无疑,相对于早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国产动画电影已经能让动物们承载更为曲折丰满的故事。而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喜羊羊》和《熊出没》两个脱胎于电视动画的电影系列。前者在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2009)创造了动画电影作为“贺岁片”的票房奇迹后,不断地在春节档或暑期档前后推出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2010)、《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2014)等,对中国的生肖文化进行推广,形成了品牌效应。后者则在保留电视动画环保主题的基础上,不断以科幻元素来增加自身的可看性,如《熊出没·奇幻空间》(2017)中引入了虫洞与平行宇宙的概念,《熊出没·原始时代》(2019)中熊强三人组则穿越回了恢宏的石器时代等。笨拙的熊被置于光怪陆离的境地中,笑点也应运而生。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等,已然成为当代儿童观众心目中知名度不亚于米老鼠、唐老鸭等的卡通形象。

另外,以动物为电影的主角并不意味着排斥人类活动。人类和动物亲密、纯真的关系,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热衷刻画的内容。如《藏獒多吉》(2011)中,田劲父子之间别扭而深沉的爱,援藏医生们做出的巨大牺牲等,都借由田劲与金色藏獒多吉结交的故事表现了出来。《熊出没》系列中,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之间化敌为友的情谊,也让人为之动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动物题材对于动画电影而言,还对其发挥科教功能有所助益。例如在《妈妈咪鸭》(2018)中,电影就以大雁大鹏与小鸭子淘淘和憇憇组成一个“临时父子档”的有趣故事,为儿童观众普及了大雁季节性地向南方迁徙,并通过地磁、天体和风向等判断方向,在飞行时以人字形队伍降低风的阻力,刚孵化出来的幼鸟会产生印随行为等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整合奇幻思维

当代观众对于视觉奇观的空前渴求,以及动画特有的,在画面技术支撑下能高度摆脱现实世界束缚的特性,使得奇幻题材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重要来源之一。纵观当代美日动画,奇幻也确实是其创作的发力点。如日本推出了《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无不脍炙人口。国产动画电影亦不甘落后,大量动画人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及宏大世界观。例如在《龙之谷2:精灵王座》(2016)中,神秘的精灵王国被创造出来,精灵们原本鄙视人类,但人类少年小鱼用自己营救精灵女王、保卫生命宝玉的壮举改变了精灵对人类的印象;又如在《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2017)中,人物穿梭于太阳系各大星球之间,还有星际联盟、黑旗海盗等组织,每五年太阳系会有一次“风暴法米拉”飞船大赛,而奖品则是引擎“朱庇特之心”,有了这个引擎,人们就可以进入危险的虫洞航线魔鬼脚印,寻找彩虹海。麦当等人就为此展开了角逐。而最为杰出的,莫过于《魁拔》系列。“元泱境界”“魁拔”“纹耀”等概念被造出,蛮小满、蛮吉和雪伦一行人搭乘“曲境一号”,与脉兽展开大战的故事,一波三折,给予观众新异的审美体验。

(三)翻新传统题材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获取精妙文本和艺术意蕴的宝库。如西游、封神文化等,就沾溉了“中国学派”时期的《大闹天宫》(1964)、《哪吒闹海》(1979),以及转型时期的《宝莲灯》(1999)等。孙悟空、哪吒、二郎神等人物,在数百年来已被话本、小说、戏曲等反复演绎的情况下,早已深入人心,在其进入到动画时,观众必然会有着相应的审美期待,这便为动画电影的传播接受赢得了先机。

新世纪后,对传统题材、对观众耳熟能详的传说形象进行翻新式演绎,已成为国产动画影片创作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让观众备感惊喜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白蛇:缘起》(2019)以及前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莫不如是。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许仙、哪吒和敖丙等原本就是在观众心目中有大量“前文本”的角色,当他们重新在银幕上再现行侠仗义、敢爱敢恨、笃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等民族性格时,观众自然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一类电影在取用传说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的造型、性格、经历的同时,又会巧妙地利用“前世”等设定,对人物故事进行重述甚至颠覆,突破观众的审美期待。如《大圣归来》中的江流儿是唐僧的前世,他以受伤的手帮助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解除了封印,也用自己的纯真善良感化了桀骜不驯的孙悟空,促使曾只追求毁天灭地大闹一场的孙悟空重新审视自我,杀性渐去,而智慧与温情渐长。而孙悟空则被设计为神通被禁锢,热血渐冷的形象,也让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观众能充分产生共情。《白蛇:缘起》则将背景定于唐末,介绍了白蛇与许宣的爱情故事。此时的许宣还是一个喜欢摆弄奇门遁甲、追求逍遥自在生活的青年,多次相救白蛇。白蛇在回忆起两人曾经的这段爱情后,决定寻找这一世的许宣,完成报恩。作为一部“前传”,原故事中的大量元素被以彩蛋的形式插入其中,如许宣捡到的“保安堂”牌匾,与观众实现了某种会心一笑的默契。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将原本哪吒与敖丙势不两立的关系改写为惺惺相惜的知己关系,两人因为灵珠与魔丸的互换而拥有了脱离既定轨道的人生,哪吒与父亲李靖之间的关系也被改写,李靖从原本胆小怕事,逼得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父亲变为了愿意为儿子挡天雷的慈父,电影因此产生了别样的魅力和诗意。

二、国产动画影片的选题局限

在上述三大策略使得国产动画影片大量产出,显示出强劲有力发展势头的同时,其局限性也随着作品的日益增多暴露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选题策略雷同导致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包括了同一主题的系列化,国产动画的自我重复,以及对外国动画的模仿。如不断扩充的《喜羊羊》与《熊出没》系列,系列化本身并无过错,但满足于对同一系列的续写,无疑将阻碍国产动画走改革和创新之路;又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成功之后,动画人立意启动“封神宇宙”,《姜子牙》(2020)又很快进入观众的视野,尽管在此之前,已有如《我的师父姜子牙》(2016),而《西游记之再世妖王》(2020)、《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2020)等,也很显然与之前《大圣归来》的热映有关。在选题上反复借用封神、西游故事,这难免造成国产动画电影难以走向世界,实现跨文化传播。

在选题扎堆、思路受限的情况下,让观众捕捉到作品对外国动画的模仿痕迹也难以避免。例如《青蛙王国》(2013)就和美国的《巨人捕手杰克》《精灵旅社》等在情节主干上颇为一致。即公主出逃,偶遇了男主人公,两人萌生了爱情,最终一起解除了国家/家庭面对的危机。而在细节上,如电影中的蝙蝠飞球比赛和“我了个去”台词等,又让熟悉《哈利·波特》中魁地奇比赛以及网络金句的观众啼笑皆非。而《藏羚王之雪域精灵》(2015)中,小鹿呶噜丧母离家,最后在两个好朋友的陪伴下学会了生存技能并返回家乡的叙事,则被诟病为有因袭迪士尼《狮子王》之嫌。应该说,这种同质化的产生,并不完全在于动画人们对热点的主动追逐,也有动画人受优秀之作浸染而下意识选择的因素。并且,国产动画中依然有意图独辟蹊径、无所依傍之作,如《大鱼海棠》(2016)、《阿唐奇遇》(2017)等。

此外,国产动画影片还存在着另一个选题上的局限,即重古而轻今,重幻想而轻现实。人们早已注意到,“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缺乏贴近生活的创作理念支撑,现实题材的数量与中国动画的制作产量极不相称的比例”。这一点与以《我的邻居山田君》《岁月的童话》《侧耳倾听》等,向世界展现当代日本人生活面貌的日本动画形成了鲜明对比。除了如前述作品展现的那样,封神、西游、白蛇故事不断上演,动画人又向聊斋、梁祝传说等取材,如《小倩》(1997)、《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2004),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原本应是动画创作的助力,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成为羁绊。要么便是转向玄幻、奇幻题材,人物的环境和社会行为等,与当下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有着过大的区别,如在《魔比斯环》(2005)中,主人公进入距地球千万光年之远的宇宙空间中,经历一场“哈姆雷特”式的宫廷政变,这很难说是贴近观众生活的。

事实上,无论是重视历史与民族文化,抑或着眼于未来,释放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无可厚非的,但缺少了对现实的充分介入,终究是国产动画需要注意的。值得肯定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有动画人执着于将现实搬上画布,如易小星等人在《肆式青春》(2018)中将北京、上海、广州青年涉及“衣食住行”的三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奚超的《昨日青空》(2018)让观众看到了属于中国高三学生的生活等。更有如刘健这样的动画人,以《刺痛我》(2010)、《大世界》(2017)等致力于表现现实生活的残酷一面。这样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不应和者寥寥。

在一部动画电影复杂而艰辛的开发过程中,选题是其第一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呈现出蓬勃之势的国产动画影片,在选题策略上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来自美日等动画强国的动画影片依然会对国产动画造成冲击和挑战,国产动画影片在选题及制作上的完善与升级势必不能止步,我们期待着国产动画向着更多元、更辉煌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动画影片哪吒动画电影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实例研究动画影片中国文化新元素的视觉呈现与应用——以《雪人奇缘》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为例
动画电影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
构图技法对动画影片观众视觉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