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小人物的现实视角

2020-11-14 04:45
电影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张弛韩寒小人物

王 栋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贾樟柯、王超、王小帅、李扬、刘冰鉴为代表的中国第六代导演镜头下的主角从宏大、严肃的叙事构型转向对底层世界小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将长时间缺席于银幕的阶层群体置于观众的关注之下,成为一个观众理解自我、理解社会的重要影像表达。这种对小人物的刻画不是纪录片式的客观还原,而是在透析对应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历史、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场域内各系统治疗的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打造一个或美化、或夸大的戏剧式想象空间,以此实现小人物从主流的叙事中剥离恢复底层世界相对应的生活环境与现实性记忆。

这种将底层小人物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也成为当代电影主题、精神的重要表现途径,能为观众代入电影故事、背景等内容提供一个身份认同,同时也为快速发展与尖锐矛盾下撕裂的社会共识与社会情绪找到一个暂时性逃离的突破口。当代小人物的现实主义描绘因电影技术、市场规范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深度融合诸多新的表现技术与手法,如恶搞、荒诞、反讽、解构、颠覆……影片的类型也从文艺作品泛化到了诸多的商业作品中,观众在精神意识回归底层世界之际不必再全以悲伤、沉重情绪贯穿始终,有了轻松接触的可能。由韩寒指导拍摄的电影《飞驰人生》讲述的张弛追梦故事就以根植于现实却又脱离现实的手法实现喜剧式的小人物现实主义表达,让观众在欢笑声中实现对现实与自我的再接触、再定义。

一、荒诞手法下的现实主义基调

荒诞是喜剧电影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够在现实与虚假中找到一种幽默的微妙之感,实现观众对影片的现实主义认知与关照的荒诞审美满足。荒诞的再现诚然是不同于现实客观世界的真实与客观性,而是对“臆想”“主观”的想象的选择性呈现。但荒诞电影会将现实与荒诞这两个原本对立的元素进行结合,在荒诞中浸淫现实,在现实中呈现荒诞,故事的荒诞幽默找到了现实性的立足点,以一种具有真实感幻象的方式进行精神观念的诉求,功利性被隐藏,在观众自我欣赏、自我认知、自我娱乐的过程中实现和解与认知,消解现实生活引发的负面情绪。

这种现实与荒诞对立且统一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荒诞色彩的现实化,整个故事建构于虚拟的世界观之上,以此作为基础性蓝图填补现实主义价值逻辑、现实主义情感、现实主义符号元素等内容,让观众在虚拟中感染到真实与客观的力量,既有想象自由畅游的空间,摆脱一般性世俗规则、权力关系、阶层阻隔的限制,又能用在世俗中培养的价值观念、处事逻辑与认知判断去解读荒诞;另外一种则是现实元素的荒诞化,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辅以幻象主义、主观主义等荒诞式的故事情节或者视听表现元素,以不完全的还原现实世界来满足观众的叛逆、宣泄、对抗的审美期待,表面上看仿佛脱离现实,但是整个故事的基调又是扎根于现实。

电影《飞驰人生》就采取了现实元素的荒诞化处理方法。故事发生于一线城市上海,电影打造了一个极具市井气息的生活场景,被禁赛后面临高额赔偿的张弛以卖炒饭为生,生活在逼仄破旧的阁楼里,真实中略带心酸的现实世界场景为荒诞的故事情节与元素表现提供了现实主义基调。《飞驰人生》源于荒诞式的生活偶然造成张弛的人生由盛转衰,为了解决“从天而降”的儿子的户口问题私下赛车,从一个风光无限的五连冠拉力赛车手到穷困潦倒的过街老鼠,从神坛坠落。不光如此,当一切冰冷的宿命切切实实地摆在眼前之时又得到了儿子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消息。片头仅用了10分钟,便完成了叱咤风云的冠军车手的大起大落,在对比强烈的荒诞式幽默中带来的还有张弛荒诞的人生的悲凉现实主义色彩。

在电影角色的塑造上,也超越了一般性的二元对立式的人物关系处理,而是以理想化、完美化的处理方式构建了一个极具荒诞色彩的和谐都市“乌托邦”神话。全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均不是负面角色,曾多次嘲讽过张弛的万和平,在张弛禁赛的五年间成为汽连仲裁庭主席,不计前嫌地允许他重新参赛;昔日的合作伙伴叶经理虽然因为公司规定无法将赛车租赁给张弛,但偷偷地提供他原来比赛使用的车架和电脑板;张弛最大的竞争对手林臻东多次对其伸出援手,尤其是在最后张弛赛车坠毁后第一时间为其修车,助张弛参加比赛,即便是给张弛赞助的“黑社会”大哥也只是“过分”地提出了广告位和歌舞要求。所有的人物角色都以正面形象出现,这种充满善良的社会只能在幻想的荒诞中得以实现,这让观众在荒诞的喜剧氛围中迅速进入剧情,但是又能体会到张弛梦想的实现与荒诞人物角色特性的必然联系,感觉到电影与现实中存在的差距和荒诞中所渗透出来的现实主义意味。

二、喜剧表现下反讽的现实悲剧内核

除了使用现实元素的荒诞化手法,电影《飞驰人生》还以讲述小人物喜剧性生活与人生经历的反讽表现手法对现实社会存在的悲剧人生内核进行表达,这种强烈的反差性深度凸显了小人物的悲剧色彩。反讽是一种能指和所指错位的修辞方式,即表层指向与深层意义指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表面夸赞宅心仁厚实际可能是讽刺虚情假意,表面描写春暖花开的无限生机,实际上可能在愤恨寒冬腊月的冰凉刺骨。反讽手法的使用使得影片表达的内容与精神内核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而差异的明晰需要通过观众自己的洞悉才能实现,一般来说,通过自发寻找、认知到的内容会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让作者对意义的阐述退居第二位,观众成为真正意义内核的挖掘者,也充分满足观众的观影主体性需求。

电影在运用这种反讽手段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对影片的悲剧内核进行喜剧表达在当代的电影市场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成就了诸多经典作品,如《阳光姐妹淘》《美丽人生》《阳光小美女》《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世界尽头》《喜剧之王》《疯狂的石头》《驴得水》等。我国著名导演周星驰、宁浩就极为擅长在喜剧表现的包裹之下讲述悲剧的社会现实或者冰冷无情的社会逻辑,“面对那悲喜无定、啼笑皆非的现实人生,‘纯’喜剧或‘纯’悲剧就显得无能为力,而悲喜结合则具有深刻的艺术表现力”,让观众感受到生活中有趣的奇遇的同时感叹命运的无奈与造化弄人。

电影《飞驰人生》在定位上是一部贺岁喜剧电影,整部电影欢乐搞怪的桥段与情节也十分符合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但导演韩寒在对影片进行意义建构之际,运用了他长期以来在文字作品、影视作品中惯用的审美风格和创作偏好——反讽。反讽与喜剧的结合碰撞出一部喜剧包裹着的现实主义悲剧内核作品。曾经是拉力赛车五连冠选手的张弛,被禁赛后遭到多个合作品牌方的索赔而一贫如洗,却仍旧坚持原来的赛车竞技爱好和冠军梦想,这本身就极具讽刺意味。拉力赛与一般性的体育比赛不同,除了选手自身素质过硬、技术娴熟,还需要有庞大的团队和资金的支撑,以维系其一次次的磨损和碰撞,赛车也因此成为中产阶级以上才能负担得起的爱好、梦想、时尚趣味。这对于五年省吃俭用才攒了30万元的张弛来说,跨越经济障碍阶层阻隔的实现梦想之旅注定是一个悲剧故事的开始。

想要复出却无法准备参加比赛的赛车,拉赞助四处碰壁,曾经的朋友们找借口避而不见,愿意帮助自己的却是对手林臻东,最后靠“割地求荣”在赛车服上绣上“黑社会”大哥女朋友的名字“朱春娟”换来的赛车却遭遇意外,还是不得不接受林臻东的帮助,这对于一个骄傲的赛车手来说最大限度地伤害了其自尊心。整个故事穿插了诸多幽默的喜剧情节设置,但是透过表面的戏剧性效果,不难发现,0影片表达出的小人物想要跨越阶层差异所遭遇到的无奈与心酸。以“闹”“惨”“怪”的喜剧手法表现出来的是小人物在摆脱现实社会所需要付出的惨烈代价和难以改变现实的宿命,就像最后张弛用入门级的S级赛车赢了林臻东,却付出了生命的惨烈代价,深刻地体现出本片在根源上的悲剧性,并赋予其沧桑与悲凉的反讽审美风格。

三、现实与自我的隐喻性表达

著名学者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在其著作《诗的电影》里曾说道:“电影靠隐喻而生存。”即电影在进行现实社会的还原或者建构新世界景象之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影片与现实通过暗含比喻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重场面描绘、故事讲述的好莱坞式电影中的优秀范例众多,在中国电影中,由于隐喻本身就是中国具有历史性的一种语言学修辞手法,并且中国传统的重在意美的含蓄审美与隐喻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毋庸置疑,隐喻表达手法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电影《飞驰人生》中就有诸多隐喻情节和画面设置,林臻东第一次上门找张弛时,张弛儿子张飞头脑中幻想张弛与林臻东大战的场景,像是天马座和狮子座之间的天马流星拳与光速拳之间的高速度之战,隐喻了张弛与林臻东之间的同级别最高速的争夺;林臻东主动提出向张弛提供帮助,并在张弛碗里放名片,这一行为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林臻东对张弛的施舍,而张弛并未接过也未正眼看过名片,这意味着骄傲的张弛并不愿意接受林臻东的帮助;在影片的彩蛋里,张弛兑现和儿子张飞的承诺,与儿子同学的飞行员父亲比赛,张飞向投币机里投下一枚硬币后张弛的车像飞机一样飞上蓝天,出现了游戏《守望先锋》的场景和经典台词“Heroes never die”(英雄永不朽),这句台词是《守望先锋》中复活队友的台词,直接隐喻了影片的开放式结局中张弛驾驶飞机飞向了巴音布鲁克的海里背后所隐藏的张弛在比赛最后因刹车失灵死亡的结局,并与巴音布鲁克作为内陆草原其实并没有海的事实相呼应。

笔者认为电影《飞驰人生》中最精彩的隐喻莫过于以小人物的故事将电影与导演韩寒的现实与自我隐喻联系起来。韩寒通过借助隐喻的方式将现实自我充分表达,这是继《后会无期》与《乘风破浪》后的又一自我隐喻作品。配乐《平凡之路》是韩寒首部电影作品《后会无期》的主题音乐;主角张弛原型乃是韩寒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中国拉力赛车届声誉颇高的徐浪,在32岁时意外身亡于一次越野拉力赛,而主角张弛被禁赛的年纪也是32岁,这其实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张弛的黄金年代像徐浪一样在32岁终结;张弛5次拉力赛冠军的战绩其实也是韩寒在CRC比赛中所获取5次冠军的真实成绩……诸多隐喻性的细节都在对韩寒这个身份进行强化和丰富,韩寒实现了自我在电影中的隐喻性表达。不仅局限于身份与特征的隐喻性表达,影片表达的实现梦想的态度“奉献你所热爱的一切”,也能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知到韩寒对于赛车的无限怀念与对梦想的炽热的爱,坚持完成完美事业的信念。

电影《飞驰人生》在情节、主题、精神上的表现手法处理得恰到好处,以小人物作为切入点,为普通观众参与到这个不平凡的追梦故事提供代入途径,在荒诞、反讽、隐喻的喜剧中揭示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内核。不仅如此,还以强烈刺激的画面呈现展现了拉力赛运动的独特魅力,满足观众精神与感官的双重需求。笔者认为,这种影片的处理方式可以作为一种重要参考,画面情节与精神层面的满足需要进行一定的兼顾和平衡,以画面等视听感官刺激让观众沉浸其中,又以现实主义元素实现观众在影评与现实中的自我认知与把握。

猜你喜欢
张弛韩寒小人物
Effect of laser focus in two-color synthesized waveform on generation of soft x-ray high harmonics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种”珍珠真神奇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The Fall of Han
Tracking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a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Shandong,China in July 2007:A Computation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