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胜时刻》看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0-11-14 04:45
电影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时代

高 迪

(长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与之前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相比,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聚焦于选取贴近普通观众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以期得到观众的强烈共鸣,呼唤民族精神和爱国热忱。电影《决胜时刻》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建新中国的恢宏历程。在这部电影中,体现了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新面貌,唤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及爱国主义情怀。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新趋势

(一)制作的不断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飞跃,也对党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代里人们无论思想活动的深度、广度还是自由度、灵活度都不断增强,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性、多变性和开放性特征。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魂成为迫切需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主要需求,呼唤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以丰富文化生活,并创建更优质的文化生态。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在电影的制作水平、流量演员的选用、电影情节的构建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和调整,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类型的逐渐融合

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制作数量与票房收入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拥有世界第一的银幕数量。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也促使电影从业者对主旋律电影的类型与定位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曾经有将电影分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影片、艺术影片的“三分法”,这样的划分方式摒弃了主旋律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在市场上传播推广的商业要求,也影响了主旋律电影塑造形象和艺术加工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影的可观赏性,缩小了流通范围,降低了影响力。新时代,在主旋律电影的类型方面,不仅有军事战争,还有爱情悲欢、亲情聚散、成长故事等,主旋律电影既立足于艺术表达本体,又明确了弘扬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还具备商业价值,各种艺术与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使电影充分发挥了艺术的魅力。

(三)理念的日益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均有很大的提升,但在国际舆论格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误读,这一点从西方电影对中国的理解中可见一斑。为了匹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力和感召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自身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来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展现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表达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与价值取向。电影应该是最合适的媒介,于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中国话题,让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弘扬中国梦,不能仅仅立足于伟人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参与对于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道德观念、民族精神更有说服力。因此,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与此前相比,对普通人、小人物的形象塑造更下功夫,电影也更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

二、思想意蕴

《决胜时刻》题材宏大,而叙事角度和表现手法却另辟蹊径。多线叙事看似纷繁,但多角度多侧面的情节展现使观众更能切身体验到人物的思想感情。电影中许多看似闲笔之处起着烘托、对比等作用,突出了电影的主题。

(一)抒写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为了突出主角,尤其是伟人坚定果敢的性格特征,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往往将正面战场的作战场面作为主线,大气磅礴。《决胜时刻》则不落窠臼,以文艺为切入点,抒写了革命者的浪漫主义情怀。电影中让人印象最深刻又感动的莫过于任弼时拉小提琴的一幕。对领袖的形象塑造从感性层面入手,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立体,也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心理的共鸣。在悠扬的琴声中,战友共唱国际歌的画面闪回,革命之路的艰辛、胜利的来之不易、时日无多的遗憾都尽在不言中,使电影具有了史诗质感,彰显了时代华彩。

(二)加强对小人物命运的刻画

与同样以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时间点的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相比,《决胜时刻》刻画了更多小人物的形象,并且以这些小人物关涉的事件为线索,构建了整部电影的架构。作为有史可依的半纪实电影,围绕领袖为核心的事件观众已经熟知。选取新的角度展开情节,好处之一是可以给观众新的体验,从微观角度对事件有全面的把握;另外,小人物的熟悉度和亲切感让观众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在心理层面上更容易产生共情,能产生很多记忆点。最重要的是,电影表达了苦难中的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拯救,对信仰的坚信,是党的群众路线最有力的体现。

(三)反面人物形象塑造更立体

在中国电影史上,曾经有过戏剧人物“脸谱化”的表现手法,观众可以轻易地从角色的面相、姿态判断出是正面还是反面角色,创作手法单一化,缺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交代。有些角色看起来是为了与主角形成鲜明对比而存在的,人物形象没有说服力。电影《决胜时刻》中,并没有为了衬托主角的英明神勇而塑造一些愚蠢的反面人物,敌方也是有勇有谋有胆识的,这样旗鼓相当的力量对比使电影更有节奏感,更富于张力。值得重视的对手使胜利更具意义,这是以往主旋律电影中较少看到的。

(四)重视女性角色的重要力量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值得歌颂的女性形象通常是柔善温和的,在社会生活中是比较被动的。《决胜时刻》里的女性,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光彩。以第一女主角孟予为例,影片中她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和成功都不逊于男性,她对事业的追求,对自身能力的自信都体现了新中国女性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虽然受影片题材和内容的限制,女性的戏份还远远不能与男性分庭抗礼,但是几个关键的事件里,都是在女性的影响下,剧情得以向前推动,说明电影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女性的力量感,并且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

三、时代价值

新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够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消费需求,对广大受众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其作为大众审美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电影中体现的思想价值对观影者有影响作用,同时,电影受众的审美品位和思想高度也会在电影中得以体现,这也是我们常常能从电影中分辨出其所处时代之缘由。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生活的中心,电影的流行常常投射出集体心理的变化。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其主要原因就是电影中投射出的思想价值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一)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思想内容上,对人性的善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是非黑即白。电影中的人物,正如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着复杂性,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评定。《决胜时刻》中有多处镜头是关于反动派的,电影花大量笔墨对他们行为背后的动因做了充分的铺垫,力求使每个人物的行为都有据可依。另一方面,从创作理念上看,正如陆佳佳所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开始突破了单一的政治学视野,有意识地回避阶级敌我二元对立,注重人物的情感刻画和成长动因,通过更加隐秘的方式将意识形态巧妙地缝合进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中。”把表达的重点及主要视角放在主人公的成长上,让观众也更有代入感,在思想意识层面与电影人物有了共鸣,比简单的说教更富于价值。

(二)正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在很长时期内,女性在主旋律电影或英雄电影里都处于从属附庸地位,形象也比较单一化。新时代以来,随着女性思想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义运动的深入,女性的职业道路选择、社会认同需要也得到了学界和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讨论与关注,因此,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中女性角色是不可缺失的。近年来,不仅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了很多类型的女性电影,主旋律电影里女性的形象也更加多元化,并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决胜时刻》中不仅如实体现了历史人物的重要地位,如宋庆龄、邓颖超等,更令人惊喜的是以成长叙事的模式表现出了女性的独特气质及事业追求。影片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女主人公孟予的成长故事。她不畏惧挑战,勇敢追求爱情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她面对困难和挑战有畏惧退缩但能坚定地把握住机会;面对失约的爱人有失落但不患得患失。与传统女性相比,她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就像百废待兴的国家,饱含着生机和希望。

(三)国之大爱与人间真情的融合

从题材内容来看,《决胜时刻》与《建国大业》相似,都是以筹建新中国为核心素材,并且都借鉴了好莱坞类型片的一些经验,为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做了大量工作。在《建国大业》中,主要目的是书写历史,并且真实地再现历史进程中领袖人物的功绩,从大处着眼描绘伟人群像。《决胜时刻》在宏大的国家民族命运主题下展现了情感的交融:主席与子女相处时平凡又温暖的亲情;领袖之间、战友之间的真挚友情;由共同的奋斗目标牵引萌发的爱情……这些情感的书写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主旋律电影在选取领袖及英雄人物作为影片焦点的同时,也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构建了意识形态话语。在表现宏大叙事题材的电影中选取多位普通人作为主要人物或者线索人物,在人文视角下通过他们展开情节,实现表现方式的突破。这种宏大叙事的微观表达方式更有力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及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深。正是因为电影中这些由普通人而引发的对人民与国家命运关联的思考,群众自发参加革命保家卫国的伟大情怀,不畏牺牲奉献小我成就国家的个体,使得影片最后修复过的开国大典历史影像的价值尤为突出。影像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绪是如此真切,虚拟的文艺作品与真实的史实完美交融,感人至深。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叙事风格、题材类型、创作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其广受欢迎和好评的根本原因是明确了弘扬正能量这一主旨,在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与时代精神紧密契合。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拓展了传播范围,对观影者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时代
20时代,辉煌开启
最美新时代
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冷恋时代
“两会”“典”亮新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