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思考

2020-11-13 09:40郭志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考高中化学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化学平衡理论”作为高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开展这方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落实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中的原理,强化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本文就以“化学平衡理论”为例,对高中化学的相关教学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理论” 思考

“化学平衡理论”作为高中化学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在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但是,过去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这部分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挖掘不够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并重,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在这部分知识上的掌握效果。

一、化学平衡概述

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普遍存在于化学反应之中。化学反应具有可逆性,并且这种可逆性具有普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相反进行的反应趋势具有很大差异,但是,很多反应在相同条件下,都能够左右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可逆反应。而化学平衡理论作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生化学学习中具有指导性、基础性作用,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盐类水解、电离平衡等知识点学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会遭遇一些困难,为了能够保障学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实效。高中化学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讲授较为关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优化和提升“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也显得更加重要。

二、加强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从内容上层次更深,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理论掌握方面要求更高,基于上述“化学平衡理论”概述,下面对高中化学阶段这方面的相关教学对策进行分析:

1.结合多媒体技术,讲清化学平衡基本概念

在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基础概念的讲授,其中包括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正反应、倒反应、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等内容,这些概念学生必须要扎实记忆,并且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样在涉及到这些基本知识理论的题目中才能够自如应对。一般的化学反应,严格的说,都具有可逆性,只不过有的反应,两个相反趋势相差比较大。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结合也更加紧密,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完善化学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整合化学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化学教学效果。教师从课本内容出发,合理选择网络资源,这是提高“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效果。具体分析:教师结合材料选择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补充,教材编制内容需要新颖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补充,网络资源更新比较快,知识表达也更加新颖,两者互补能够更好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选择网络资源要具有一定趣味性,利用这样的网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引入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详细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理论”的内容已经应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从学生熟知的钢铁的生锈和节日燃放的烟花”等素材进行情境导入,这样不仅能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了解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拓展学习视野。同时,教师组织学生结合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思维处理网络材料。

3.发挥学生学习主观性,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理论

在学习“化学平衡理论”的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利用和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理论”的内涵。

比如:“勒夏特列原理”作为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总结,而且也指出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为了削弱外界条件改变,也就是外界加压平衡就向能减压的方向移动;增加某物浓度平衡就向能使该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升温平衡就向能使温度降低(吸热)的方向移动,而且还指出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对外界改变条件的减弱而不是抵消。强调是“减弱”,虽然平衡移动了,但变化后的相关量比原来有所增大。

另外,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与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深入的思考,理解和体会到理论的内涵,进而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遭遇的困难,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为学生讲解“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通过点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效果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积累,也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在重要定理、重要理论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应该从理论、实验、能力拓展几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化学的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理论”教学对策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化学平衡理论是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这一理论学习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对其它理论的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考复习大纲中都把它作为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高中化学教学还要将教材作为基点,吃透教材,结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奠定高中生化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玲玉.化学平衡概念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钱丽娟.化学平衡教学中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吕霞.“化学平衡原理”意义建构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4]刘茹楠.“化学平衡”学习难点成因分析与教学设计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

[5]张利琦.关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平衡移动学科理解的探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郭志华(1983.03-)女,安徽宿州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從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思考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