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0-11-13 09:40崔晓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崔晓娟

【内容摘要】基于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分析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等问题。其次分析出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指导阅读,传授方法;创设情境教学三种教学途径,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最后分析出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对教学的创新,既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又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好积极的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继而确保初中语文阅读的最佳阅读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通常是教师直接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将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讲解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性的学习之中,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局限,还会导致学生难以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更加浓烈,造成了没有教师指导,学生就不会学习的局面。

并且,由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所打造出的课堂效果是枯燥且沉闷的,容易导致学生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同时,语文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方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道理,阅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1]。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无法得到培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就要彻底告别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学思维,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在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人翁的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语文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和教学辅助的作用,促使学生可以饶有兴趣的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促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更加投入到文本之中进行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学能力[2]。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問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文章内容产生好奇,以便学生可以展开自主的阅读和探究,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并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效率和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可贵的沉默》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感受到沉默的可贵之处,并且学会感恩父母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不同部分,为学生设疑。比如:“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在沉默之前这样快乐呢?”从而,充分的调动起学生想要阅读课文,探索奥秘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知道汇报父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2.指导阅读,传授方法

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要围绕课改的要求和教育标准,加强对学生的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去更好的阅读文章,注重文章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3]。首先,语文教师以电脑学生展开文章的略读,学会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基本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来强化学生的阅读效率速度。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精读、细读,指导学生边阅读,边记录,做到心口眼合一,促使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方法,以便学生更加深入品味文章的内涵,不断的增加阅读量,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去年的树》教学中,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之中,感受童话的意境之美,以及语言的表达之美,进一步体会大树与小鸟的友谊,学会做人做事信守承若首先,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去略读阅读,快速的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一只小鸟为了实现诺言,千方百计的寻找自己的大树朋友,最后对着由大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其次,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在1-4自然段去探寻大树和小鸟分别的原因;在5-14段去了解小鸟四处寻找大树的经过;在15-17段,理解小鸟带着对大树的深情和留恋。从而,有效的强化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层次理解,进一步领悟了文本,确保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发展。

3.创设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想要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思路,就需要学生能够用心去领悟,尝试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进一步感受文本内容,获得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精华,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4]。从而,学生在情境中去享受阅读,能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去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认识到作者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根据人教版五年级《再见了,亲人》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中朝人民的情谊深厚及其人物的美好心灵和品质,学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视频片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为之动容,为情所动,充满对事情完美解决的好奇。其次,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去相互交流阅读的心得与获得的启示,让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他们付出的是血的代价,在阅读中领悟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的用鲜血凝成的。从而,将课文的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手法相辅相成,使学生与文本产生交流,实现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心灵融合,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让学生拥有更要多的自主阅读空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进行文本的解读。通过语文教师精心的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去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强化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层次理解,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2):63-65.

[2]张玉清.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课程改革,2018.

[3]王国位.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34):95.

[4]程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32):32.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育生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