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摘 要〕江苏民间舞蹈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孕育的艺术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本文以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江苏民间舞蹈进行研究,分析江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根据调查,发现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将传统民间舞蹈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相结合,为江苏民间舞蹈传承注入新的理念。
〔关键词〕 江苏民间舞蹈;田野调查;文化内涵
江苏民间舞蹈是江苏各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江苏民间舞蹈发展传承受到阻碍,江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江苏民间舞蹈进行调查研究,对传统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江苏民间舞蹈的渊源嬗变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全省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发达,省会南京为六朝古都,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苏扬等地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江苏是全国闻名的粮仓,是我国具有革命传统的地区,近代革命运动中南京是太平天国首府,丰富多彩的江苏民间舞蹈在江苏特有的历史自然环境下创造发展。江苏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开发的地区,近年来考古发现证明,距今5万年前,江苏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延续上古文化形成的春秋时期吴文化是江苏最有影响力的古代文化。历史悠久的江苏乐舞艺术是在江苏地理历史文化中造就。发达的吴歌舞在江苏地区留下众多的文物史料。
两汉时期江苏乐舞发展到新的高度,沛县等地是江苏出土汉画像石较多地区,经常可见盛大的乐舞场景,展现汉代乐舞高超技艺。六朝时期江苏成为东南政治经济中心,乐舞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流传于长江中下游的西曲吴歌盛行一时。隋唐五代古代乐舞发展至鼎盛时期,江苏境内发现大量此时期的乐舞文物,扬州唐墓出土乐舞俑等反映出当时乐舞风貌。宋朝后民间乐舞有了新的发展,江苏民间歌舞蓬勃兴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是江苏吴县(今苏州吴中区和相城区)人,其作《立春日郊行》描写立春时歌舞,记录了当时民间歌舞活动情况。明代袁宏道在万历年间出任吴县令,其《迎春歌》记录了民间舞队的活动情况。史料记录吴地风俗保留于江苏广大地区,各种民间舞蹈形式大部分流传。
二、江苏民间舞蹈类型划分
光辉灿烂的民族舞蹈是各民族的创造成果,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在自然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造就我国民族舞蹈形式丰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舞蹈经过专业整理加工登上国际舞台,推动了世界民族舞蹈文化交流发展。由于江苏地理位置等因素,造成本地民间舞蹈复杂性。普查显示现流传民间舞蹈约360余种,形式多样,发展中不断演变,成分复杂。从属性上可分为娱乐性与宗教性。表现形式分为技艺性与模拟动物类。
娱乐性的舞蹈特点是形式自由,表演时手持轻巧道具,伴以兴致所发舞蹈动作,花鼓是本地具有代表性的舞种。江苏宗教舞蹈种类很多,形式各异,如《花香鼓》《八吉舞》等,部分在娱神娱人表演中舞蹈性发展很强。宗教性舞蹈在本地广泛流传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江苏曾是各种宗教盛行地区,江苏宗教性舞蹈大多出自古巫渊源。在宗教思想演变中深受佛教艺术影响。技艺性舞蹈以器械技巧套路为基础,通常较为程式化,如《大刀》等。技艺性舞蹈在江苏有悠久的传统,与当地生产历史有关。
江苏历史文化背景复杂,不同地区经济状态有异,舞蹈形成各自风格特色,同种舞蹈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风貌。按地域可分为苏南,苏北片区。苏南地区山明水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流行于此地的民间舞蹈总体有风流雅趣,抒情的风格。舞蹈中的女角呈现袅娜圆曲的身姿,轻盈委婉,流露出温柔的和谐美。苏北地区古属扬州,经济文化受徐州地区影响,舞蹈风格多样,或雅致秀美,或刚劲质朴。苏北盐城等地为杂技之乡,此地许多民间舞蹈受其影响带有技艺性表演。如《罗汉龙》等舞蹈具有技巧性强的动作,高难度技巧为苏北民间舞蹈增色很多。
三、江苏民间舞蹈的特征分析
民间舞蹈是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表达人民群众思想情感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物质生活制约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于舞蹈艺术形象而产生,人们的意识也随着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改变。在江苏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民间舞蹈的独有特性。江苏民间舞蹈的特征表现民俗性,宗教性等方面。
江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形成独特的心理,在人民往往将自己的理想表现在盛大的民俗艺术活动中。江苏自古以农业为本,农民最大的愿望是国泰民安,早期社会江苏有土地神祭祀活动,至今流传的社火源于上古的社祭活动。江苏灯节自古盛行,活动内容丰富。从众多古代诗词中可以看出民间歌舞与节令习俗紧密联系,民间舞成为固定的表演节目,有的舞蹈直接源于民俗,在漫长的发展中相互渗透,形成了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
江苏民间舞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自原始社会开始,舞蹈与原始宗教结合,反映原始社会部落的生活。舞蹈被先民认为是理想的祭祀形式。我国《葛天氏之乐》等上古舞蹈中,展现了宗教祭祀方面的内容。有很多的民间舞蹈形式与宗教结合。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宗教是对现实困难的抗议,是被压迫者精神寄托所在。借祭神申诉自己的愿望,深刻表现自己特有的善恶观,宗教舞蹈是有艺术价值的宝贵财富。
四、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舞蹈传承发展是中国舞蹈人共同的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民族文化建设要增强文化自信,随着时代进步,传统文化生态发生巨变,传统民间艺术逐渐被互联网文化取代,依赖于民众传播的民间舞蹈失去重要的群众基础,使得民间舞蹈文化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导致非遗生存发展受到挑战。江苏民间舞蹈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传承发展江苏民间舞蹈需要树立保护观念,拓展传承方式。
新时代下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响应各部门保护非遗前提下,打破传统束缚,以传承发展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文化是民族自尊的根基,其发展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起到重要主导作用,江苏民间舞蹈传承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价值,建立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条例,对传统文化给予资金支持。确保传统文化得到多种形式的保护。
有些人认为传统民间舞蹈传承要采取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不必刻意保护,不必要投入人力保护已成为历史的旧物。负面的观念阻碍了江苏民间舞蹈的保护工作,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抢救工作。我们要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将民族文化变为动态传承。对江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江苏民间舞蹈是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民间舞蹈,我们要主动认识自己的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如开展江苏传统艺术知识普及活动,开展传统艺术文化讲座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養当代人民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刘同春.江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现状透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04).
[2]皇甫菊含.江苏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质[J].艺术百家,2006(07).
[3]朱恒夫.江苏民间舞蹈概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3(05):110-114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间舞蹈特色资源库的构建与研究”(17YSB0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