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绿色化学

2020-11-13 09:40王化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快节奏地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观,是针对我国目前治污、环保措施而制定的创新教育理念。绿色化学是让环境污染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控制,这也让高中化学变成了环保清洁的化学、人与自然和谐的化学、让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化学,更是让高中化学教学更科学化的教学。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观”进行探讨分析,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绿色化学 绿色观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操作较多的学科,学生通过大量实验操作来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物质形态的变化,在通过分析、整理、总结,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内容有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到生活中。高中化学实验,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一个缩影,实验中产生的酸碱废液、有毒气体等,就是我们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因此,控制污染的源头,让学生始终坚持以“环境、绿色”为化学学习的基本前提。以“保护环境、绿色化学”为理念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绿色化学的教育意义

1.新课改的理念需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化学高考中,必有关于工业生产的化学实验例题,而且分值都比较高。如,2019年全国1卷27题(15分),关于铁盐硫酸铁铵如何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污染尾气处理的实验。可以看出,高中化学中的新课改教育理念,已把“绿色化学”作为一个热点出现在高考命题中,这也是新课改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的、绿色的化学学习态度,这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化学学习与人们生活、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能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有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2.核心素质的教育需求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实施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即是学生“知识学习”的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我国“环保理念”的提出,这也让高中生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熟知“绿色化学常识”、具备“绿色化学”精神。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把化学实验绿色化,不仅仅是对学生绿色化学知识的教育,更是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防污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成为对社会、对未来有责任感的公民,让学生在高中绿色化学实验得到更多的素质培养。因此,绿色化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需求。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观的教育的实施路径

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绿色观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观念,就是针对现如今社会环境污染的问题,如,雾霾、酸雨等,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向学生灌输“污染源要从源头上得到控制”、“绿色化学”的观念,以此来让学生考虑化学实验中废渣废液和有害气体的处理,或进行无废化学实验方法的思考创新。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绿色化学观念教育,要从“渗透”与“实现”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观。现如今的高中化学教材,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了其教学内容与绿色化学统一的教育思想内涵,也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介绍了雾霾、酸雨等概念、产生原因及对人类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概念介绍的同时,还要把“绿色化学”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如何有效节省工厂的资源,提高一些工厂生产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的转化率;在一些工厂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废液、废渣、废气如何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在一些工业合成氨、硝酸等以及农业化肥的生产流程中,引导全体学生与教师交流讨论如何有效防止酸雨的形成等。一些工厂生产中,在一些工艺中都会设有尾气处理装置,向学生渗透这些尾气装置,既可以让废弃不排放到空气中,给空气造成污染,又可以搜集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中实验尾气回收的方法和尾气综合利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循环使用的思想。

另一方面: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实践操作中实现绿色化学观。首先,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微型实验,在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可以充分观察到的情况下把实验器材进行微缩,把实验试剂量进行缩减,在“用量”上实现绿色化学,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其次,改进创新实验方式。例如:在一些试剂颜色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减少烧杯的使用,如指示剂与酸的氧化反应显色实验,可以直接放在点滴板上进行。最后,利用多媒体进行仿真实验。一些化学实验,必定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苯、溴苯一氧化氮等,或实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训练,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走出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加深高中化学绿色观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地方,而课外活动就是学生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场所。教师要在課外活动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探究中形成“绿色化学”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回收生活有害化学垃圾活动;在学习生活中不使用修正液,一次性餐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成立参观小组到一些工厂进行参观,调查生活附近的一些工厂是否“绿色生产”,了解这些工厂废水、废液、废气的处理方法,并运用自己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找出工厂“三废”处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学生在参观改进过程中,撰写论文,在同学之间总结交流,教师以可行性、科学性、绿色性的角度评选出其中较为优秀的论文,并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绿色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保护环境,绿色生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绿色化学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念在高中化学教学教育中的重要体现,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保护环境”不仅是每一位学生,更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3.在生活中传播高中化学绿色观

教师在高中化学中对学生实施“绿色化学”的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在高中实验中有绿色化学的观念,还要让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高度关注,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让学生始终秉持“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观念,让高中“绿色化学”起到应有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意义,最终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身的“绿色意识”带到自己的家庭或传播给身边周围的人,让他们也成为“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行动者。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使用带“绿色”的物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包装”,让每个人都成为“绿色消费者”、“绿色无污者”,不用、尽量少用、循环利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问题即是人们面临的挑战,也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绿色化学是环保清洁的化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让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正确认知绿色化学的教育意义,并把绿色化学的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融入到化学课堂中,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正确认知“绿色化学”,并能有效地在生活中运用“绿色化学”,从而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白鹤飞.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4(2).

[2]肖志忠.高中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J].甘肃教育,2016(20):66.

[3]高远霞,崔艳丽.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4(24):40.

作者简介:王化南(1979.02-),男,汉,甘肃秦安,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与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
论述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