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线上思政”教育模式探析

2020-11-13 09:39朱金陈淑媛刘星
公关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朱金 陈淑媛 刘星

摘要:通过调研“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习生活轨迹,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线上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主要方向,为开展针对性思政教育策略、搭建全方位教育平台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侧重单向的价值引导,缺乏大数据思维,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也不够充分,且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平台等方面存在短板。近期,“线上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教学方式进入了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并一度成为主流教学方式,这从客观上反映出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搭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思政教育平台,是高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制定精准的思政工作策略,并不断适应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实现与课程教育的密切配合,达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并长期研究的课题。

“线上教学”使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从“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上课可以“回放”,谈话通过“连麦”,网络上还出现了“网课学困生”这一新词。典型表现是:“一上课网速就不好,没有摄像头,一提问就全员闭麦,上课的时候吃零食、躺被窝、时不时还传来游戏的声音”。于此同时,网络不文明行为频发,社会焦点事件的谣言四起,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把握、舆情引导工作不容忽视,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笔者以江苏某高校的部分学生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线上访谈了解大学生“线上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状态,分析思想动态特征,为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方向。

一、“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习生活轨迹分析

据调研,大学生群体在“线上教学”期间的生活轨迹主要由以下事件构成:1.上网课;2.写论文;3.准备考研;4.自学专业相关课程;5.打游戏;6.看小说;7.刷抖音、微博、微信等;8.看电视;9.棋牌类活动;10.做家务;11.和家人聊天;12.辅导弟弟妹妹功课;13.关注社会焦点新闻并阅读相关评论文章。

第1-4项活动以个人成长发展为主要内容。其中,上网课是自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以来各地高校结合各专业既有培养计划而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在非应届毕业生群体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写论文和准备考研主要针对课程较少的毕业生群体;部分积极上进且自律意识强的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课程。

第5-9项活动以在家休闲娱乐为普遍状态。调查中“打游戏”成为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的高频词汇,紧随其后的是看小说、刷抖音、微博、微信等。在众多的休闲娱乐活动中,有同学提到,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虽然占据了很多课余时间,但也能获取实时的社会热点资讯,并且很多科普贴、短视频也是一种学习新途径,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枯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新知识,虽然很耗时间但同时受益也很多。

第10-12项活动主要面向家庭日常生活。据访谈对象反映,除了个人成长事务和休闲娱乐活动,剩下的时间以和家人聊天、做家务、饭后散步等丰富的家庭生活为主,很多家与学校相隔很远的同学表示,没有想到还能实现“在家上大学”,家乡不再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很珍惜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能够兼顾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同学提到了辅导弟弟妹妹或亲戚、邻居的孩子做功课,表明家庭内部的传帮带很重要,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得以体现和拓展。

第13项活动以关注社会焦点新闻并阅读相关评论文章为主。据调查,很多同学对公共焦点事件都有关注和参与,并且表示在线上课堂、休闲娱乐和家庭生活中都能涉及到相关事件。在看到网络上不当、不实言论时会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虽然会尽力带动正面的言论走向,但面对不可控的谣言扩散力度也表示无能为力。这表明大学生群体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明显提高,也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正在体现,同时也说明“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危机和挑战。

二、“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由调查可知,大学生群体居家学习生活以个人成长发展类、休闲娱乐类、日常生活类等三类活动为主。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发现:

1.线上教学效果有限

据多位同学反映,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线上教学”使得学生离开原本约束监管有限的大学校园学习环境,在校期间不用心学习、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仍然无法严格约束自己,这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学习热情高低和自律意识强弱。在缺乏有效組织和基本约束的情况下,教师无法真实、有效获取学生的学习质量,师生互动的成效大打折扣,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需要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而绝大多数学生显然不具备基本的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热情。因此,绝大多数的在线教育效果是相对有限的。

2.“休闲娱乐”成为大学生群体“线上教学”期间的普遍状态

从在线访谈中发现,诸多大学生居家期间,打游戏、刷抖音、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成为他们的主要休闲内容。因大学生群体多是独生子女,且家庭网络普及率高,网络便成为他们打发时间的重要场所。“线上教学”模式下,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既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又“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高校的德育、智育工作时刻在面临着新挑战。

3.在社会焦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中缺少正面的引导

据调查,大学生在家进行“线上课堂”学习时,为他们深度了解家庭、理解父母、全方位体验家庭生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关系在这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但针对社会焦点事件,很多大学生反映和家长谈不到一起去,家长很少关注此类事件,甚至部分学生反映家长观点有些极端,需要自己跟他们解释、普及相关知识。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思政教育有一定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线上学习”模式给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线上思政”教育工作方向

1.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关注焦点以及言论走向提供方法。运用数据抓取技术,通过提取数据、去燥、分词、频率统计等步骤分析学生在平台上的言论信息,挖掘学生思想状态与舆情的联系,充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制定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打造“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双向结合的思政教育新阵地

社会焦点事件总会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特别是官方言论出来之前,网民的个人偏激观点甚至是恶意造谣、故意引起恐慌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存在误导风险,必须及时防范。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理性分析、群体讨论等方式,让所有学生都知晓并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舆情,做到早发现、早引导;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谣言的能力,及时告知官方言论,引导学生主动核实言论,打造“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双向结合的思政教育新阵地,如图1所示。

3.建立线上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新模式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同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以线下教学模式为主。“线上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平台-多媒体-APP”的多端口虚拟学习社群,将线上教学与思政教育、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共享共学和协同式教學,建设基于线上教学的翻转课堂,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不断拓展课程思政新路径。

四、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的“线上思政”教育模式,实质上是将新兴技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通过数据分析适时调整思政教育内容,针对性制定教育策略,构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德育、智育平台。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思想动态数据分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JD7101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淑媛,朱金.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36.

[2]王慧慧.打造“线上思政”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N].九江日报,2020-08-03(004).

[3]陈淑媛,朱金.基于词频分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研究[J].管理观察,2019(13):109-11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