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0-11-13 09:40马忠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数学

马忠海

【内容摘要】在国家最新制定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要求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在对高中生进行数学课程讲解的时候,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重视,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课程内容教学,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利的。对此,在本文中第一步先对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有效策略,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中这个时期,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尤其是数学这门课程,学习内容多而且要想学好,还需要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多做练习题,这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尽可能少地受到数学教师的约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速度,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高中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年龄,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自身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在他们会遇到较多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他们的心理也会不断成长。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这个时期,很多数学教师可能会意识到虽然自己和学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升,这与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会自发进行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产生一个良性循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就好像是一台巨大的发电机一样会不停地转动,他们会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所以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以立体几何为例,数学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将点线在其上进行表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立体几何图形进行想象,并对点或线在立体图形上的位置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数学这门课程学习起来难度比较高,数学教师在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时候,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促进他们自己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自己完成前后教学内容的梳理并将前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由上文能够得知,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具有诸多益处,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在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不全面,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无从下手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引导者,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引导,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目标,从而直接影响自主学习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效果也就不太明显。以命题关系为例,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命题关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感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所以直接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却没有为学生点明学习的重点,从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全部看一遍,全部理解,这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率。

2.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虽然新课改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很多数学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思考的,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3.教师过于“纵容”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教师

因为数学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但是在高中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任务量比较大,教师能够用于数学课程教学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如果出现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教师就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再重视,因为不管学生可以不可以回答上来,教师都会告诉答案,从而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这限制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对策略

1.认真细致地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课程内容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会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比如,数学教师在让学生对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为他们制定一个学习的目标:理解这几个命题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对其进行运用来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这目标下,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对学习的重点准确把握,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2.突出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考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来让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有效调动起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的难度有一个准确把握,这直接关系到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假定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系數较高,这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理,问题难度系数太小也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遇到的数学难题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多,学生常常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练习才能够对数学知识较好地掌握。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这时他们就常常期望依靠数学教师来解决。在这个时候,数学教师不应该直接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独立分析和思考,进而培养和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之所以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由于高中数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觉性,相较于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往往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双平.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园,2016(9).

[2]高夫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

[3]戴长春.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数学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