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探寻

2020-11-13 09:40姜中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姜中涛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材排版和设计方面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多知识点可以形成一个模块,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如何利用模块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所有高中教师重点研究的教学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对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进行探寻,希望可以为开展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必修模块

通过模块进行教学和实践,不但能够将数学必修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也能够使学生找到问题分析的出发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进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探索,找到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要素,把握住教材中内容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关于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特点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进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不会有很多要求。

2.注重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繁杂的科目,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就是将知识点由具体一点点转化为抽象,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数学知识的特点

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以及广泛性都能够得到突显,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对数学必修模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需要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的统计学知识。因此,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日后发展。

二、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为了能够使教师更好的完成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进行了培训。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和探究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必修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虽然暂时性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是对知识的概念、运用等并不是很了解;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互动也很少,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十分不利,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受到了限制。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很多数学教师觉得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够灵活,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而忽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也很薄弱。

3.对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的认识不够

在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中,主要有五个模块,其中必修1这个模块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其他模块教学的前提,同样也是高中整个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各模块的教学重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打乱模块的教学顺序,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三、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

1.通过融入案例教学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在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中,所构建的内容有一定的倾向性,有一些内容的理论性十分强大,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数学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安排一些生活化,并且相对比较实用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教材模块中的难点得到化解,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4中关于《三角函数》这个模块的教学时,其中有一节的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模型,为了能够使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模型的认识,以及应用价值,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列举一些比较实用的案例,比如生活化的夏天用电问题,学生们感兴趣的天文学相关问题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实用且有趣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三角函数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进而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理念。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在对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所学内容。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图形的数学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数学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关于《函数》这个模块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作图功能,为学生直观的呈现出相关函数图形,为学生展开“函数”学习和研究提供直观依据,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另外,在教材中,也专门设置了一些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应用相关的“函数”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Excel和几何画板进行作图的方式,同时也讲解了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归纳“函数的性质”,对“函数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利用数学教师更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

因此,数学教师在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且对其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习题编排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关于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板内容,其在编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必修模块的习题编排方面,并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编排,进而导致有些数学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思考进行教学设计,大大降低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必修模块内容的连贯性,所传授的內容应该有相应的理论依托,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扩展,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中,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学生有超高的数学能留才能够熟练掌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阻碍,比如在必修1模块中,并没有讲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而且在初中教学中,学生也没有学习十字相乘法,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在遇到简单一元二次方程时并不能够找到简单的解题方法,而是使用配方法或者是求根公式法进行解题,从而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十分繁杂和困难,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对习题编排进行调整,调整教材中的不合理之处,才能够保证必修模块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必修模块进行教学,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关系的了解和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模块,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斌元.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0-131.

[2]陈永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1.

[3]岳利荣.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5.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