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春
产房对于产科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而助产士又是产房最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其肩负着母婴安全的重任。受特殊工作性质的影响,助产士容易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职业危害。职业危害的出现不仅会损害助产士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产房助产士需要针对职业危害的影响因素做好自身的防护,进而确保其日常工作顺利完成。
(一)精神因素——心理压力和高负荷工作导致的精神疲劳
助产士本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而大众对分娩、产科职业的风险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大众看来,分娩顺利完成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产妇分娩的过程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着的,其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如胎心变化甚至是难产等,而产妇及其家属却不了解这些,一旦意外发生便无法接受,错误地将责任放在助产士身上,对其谩骂侮辱,或是投诉、威胁助产士,实际上助产士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最后还要承担心理压力。产科有许多急诊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发展方向具有不可预见性,助产士在面对这些患者时必须要神经紧绷,而分娩的过程较为漫长,助产士长时间保持精神紧绷状态会使其精神上出现疲劳;再加上作为护理人员,助产士经常要上夜班、节假日加班或倒班,作息不规律,这也会使其产生疲劳,产生职业倦怠等问题。部分产妇及其家属恐惧分娩、担心分娩结果,对助产士产生不满和误解,这又会进一步加重助产士的精神疲劳。此外,产科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工作过程中存在隐私权、人身威胁以及知情权等法律问题,若是助产士在工作中存在疏忽或采取了不当处理,便容易发生护患纠纷,这无疑会使其心理压力加重。
(二)生物因素——各种病原体感染
产房虽然在使用前会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但产妇身体中却存在许多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助产士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产妇的体液,自然有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据调查,我国约有近1亿人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也有7%左右,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當然,除了乙型肝炎病毒,还有许多病毒可能会传染给助产士,引发其他疾病,如艾滋病、性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由此可见助产士面对的生物感染情势之严峻。
(三)环境因素——空气
产房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污染较为严重,许多化学消毒剂具有挥发性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助产士在产房中长时间工作,会吸入大量含有消毒剂的空气,皮肤黏膜与其长时间接触,很容易发生皮肤过敏、头痛等症状。诸如甲醛或戊二醛等对人体黏膜有刺激作用,助产士吸入过多会引发肺水肿,长期可致癌。
(一)优化产房环境
注重改善产房内空气的流动,经常开窗换气,购入更多的换气设备,如空调等,促进消毒液的排出,改善产房内空气质量。
(二)防护生物感染
先了解产妇的病史,对乙肝阳性患者应提前做好防护,若手套破损则要第一时间更换,以免与患者血液、分泌物等直接接触,避免血源性感染。针头等锐器应整齐摆放好,使用完毕后以正确方式回收,以避免针刺伤,若发生针刺伤则要第一时间挤出血液并以流动水清洗、用乙醇消毒,给予包扎后及时前往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此外,做好面部防护,以免患者体液等溅入眼内或脸上。
(三)缓解压力
鼓励助产士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以提高自身体质,预防其发生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病;为助产士合理排班,如弹性工作制,以减轻其工作负担;给予鼓励安慰,使助产士保持良好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