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食育的重要性及促进策略

2020-11-13 03:45周静微
幸福家庭 2020年14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用餐零食

周静微

家长该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现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合理控制零食;不挑食,不偏食;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家长要根据幼儿成长所需的营养帮助幼儿制定营养均衡的就餐计划,引导幼儿注意用餐的礼仪和卫生,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

重要性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段,需要通过食物获取维持生命和提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因此为幼儿提供所需的营养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保证。

1.促进身体发育。健康饮食可以保证幼儿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2.学会分享。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幼儿会均衡摄入各种食物,不会出现喜欢哪种食物就“独占”该食物的情况,反而会主动将食物与众人分享,逐渐学会分享,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3.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具备良好饮食习惯的幼儿会主动进餐、专心进餐,会保持桌面的整洁。这个过程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服务的机会,提升了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家庭教育中幼儿的

饮食问题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幼儿阶段是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家长也会非常注重幼儿的饮食。家庭教育就幼儿饮食习惯方面存在如下误区。

(一)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1.“妈妈觉得你饿了,所以你应该吃”。孩子不主动吃东西,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孩子并不饿。家长不可以把成人的感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

2.“你自己吃太脏了,还是我喂你”。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家长刚开始就因为孩子吃饭时不能保持桌面整洁或把吃的弄得到处都是,就剥夺他自己进餐的机会,那么幼儿永远都不会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纵容不良的饮食习惯

1.“你继续玩游戏,把嘴巴张开就好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就是需要家长的帮助,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孩子就做不好。如此只会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2.“不喜欢的就挑出来,把你喜欢的吃完就好了”。很多家庭中都会根据幼儿的喜好来准备餐点,甚至有的家庭中会一周重复吃同一种东西,看似孩子吃饱了,但从幼儿的生长发育来看,幼儿饮食摄入是不达标的。

(三)不合适的语言引导

1.“你再不吃就别吃了”。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则更需要耐心。如果在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家长不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引导,反而从侧面一直批评孩子,这对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你反正每次都吃不完的”。如果一直给予一个孩子正面的鼓励或者激励,他很有可能会往这方面发展。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

培养幼儿良好

饮食习惯的策略

(一)每餐内容:注重营养

每餐吃什么是重点,在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幼儿园要用心准备每一次的餐点,注重营养,从而确保幼儿摄入充足营养。

(二)用餐氛围:轻松愉快

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吃饭前,家长可以用生动的语言介绍饭菜的名称、营养价值和味道,促使幼儿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此外,在进餐过程中要及时表扬幼儿的进步行为。

(三)语言引导:积极正面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帮助幼儿养成习惯。当幼儿不喜欢一种菜时,家长可以说:“宝贝,你从来没吃过这种蔬菜,其实它非常好吃的,吃了还会变得和超人一样强壮哦”。

(四)面對零食:有紧有松

有些家长认为,一旦让孩子碰触零食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不然。家长要注意科学喂养,让孩子健康吃零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①控制零食的时间。零食的时间不能离正餐太近。②把握零食的量。零食的用量必须要比正餐少。③注重零食的种类。家长可以和幼儿讨论什么零食是有益的,什么零食是孩子不太适合吃的。

总之,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用餐零食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零食知识知多少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6种“败性”饮食习惯
用餐时间
奇妙的用餐之地
零食不能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