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研究①
——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2020-11-13 06:49张兴春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扬州市培育农民

张 敏 张兴春

(1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225009;2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南京210000)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 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要求江苏省要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5 年初,农业农村部将江苏省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整体推进试点省[1]。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处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地理优势方便了南北交流学习,也推动了扬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1 扬州市职业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概况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由多校(扬州教育学院、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整合而成。学校自2014 年以来,完成了多个农民培训项目,学员遍布扬州、镇江、南京、常州、苏州等地及陕西、山东、浙江等多地学员团队,人数从2015 年的400 人到2019年的3 200 人,培育经费也从40 万元到900 万元,见表1。

表1 2015~2019年度扬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一览表

2 扬州市职业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法

2.1 印发《学员手册》

扬州市职业大学给每个培训班都印发了《学员手册》,该手册内容详尽,有“给学员的一封信”“扬州市职业大学简介”“培训实施方案”“授课专家简介及联系电话”“班委会组成名单”“学员信息及分组安排”“生活指南”等内容,人手一册,让每位参培农民都能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2.2 完善优质教学师资库建设

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扬州市职业大学在师资构成上采用1/3政府工作人员、1/3专业教师和技术骨干、1/3 往届优秀学员相结合的3 个1/3 办法,采用“厅长会客室”“素质大讲堂”“优秀学员面对面座谈”等教学形式,邀请政府工作人员给农户讲透政策、讲清形势;邀请高校教师和农业技术骨干给农户介绍最新农业技术,普及前沿科技知识;邀请往届优秀学员现场宣讲参培后的自我发展变化,以此让学员认识培训的意义。

2.3 做好优秀学员的宣传推广

重点采用3种方式推动优秀学员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第一,邀请往届优秀学员担任培训的任课老师,讲述自己的培训心得和创业故事;第二,先后组织各类技术人员多次帮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学员开展商标注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业务;第三,利用不同渠道,不同场合推荐优秀学员走出去,如推荐张奎峰参选扬州市职业大学“最美职大人”;组织陕西吴堡、定边的学员参观优秀学员的农业产业园,提升优秀学员个人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

2.4 做好农培品牌的宣传

及时总结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好的工作方法,建设精品社会教育项目。学校重点服务的典型示范服务区——沿湖村,经过2 年30 余次送教活动后,渔村面貌得到显著提升,由传统落后小渔村成长为“全国最美渔村”,并作为多个培育项目教学基地供各地学员学习考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参训学员遴选困难

为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培训效果,培训项目对参加培训人员大多有着明确的要求。如句容市在2018 年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中规定,参加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农民产业需达到一定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要达到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以上,严格的遴选条件使得受训学员中存在不想参加学习的带着任务来学习、想参加学习又因为达不到受训标准或者近两年内已参加过培训而无法再次参加培训等情况[2]。

3.2 工学矛盾普遍存在

为降低培育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校在开展培训时虽考虑到利用农闲集中培训,但仍然存在工学冲突。在此情况下,有些学院即使是选择参加学习,因其他事务干扰,学习效果也是差强人意,而个别学员对培育缺乏正确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请假、早退等现象常有发生,也影响学习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3.3 培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内容应该涵盖多方面,加强受训人员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让农民们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全方位地提升农民素质[3]。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民职业技能提高,关于提升文化素养、转变农民思想的课程偏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农民参加培训必要性的问题。

3.4 培育保障力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培育需求、高职院校开展培训投入的管理和服务成本相比,经费投入的力度依然不够。扬州市职业大学是市属高职院校,本身面临办学经费紧张困难,对于农民培育项目资金投入更是有限,至今尚未建成集教学、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培训中心,也未划拨专门的农培科研经费。

扬州市职业大学现有29名工作人员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结构老化情况严重,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年龄为50~59岁,30岁以下的仅有1人,并且这些人员除从事农培工作外,还要负责开展专接本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和远程教育、卫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开放大学建设等众多继续教育工作。因此,扬州市职业大学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管理人员少,培育任务多,常年无休,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倦怠情绪;加之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限制了工作更好开展。

4 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精准宣传

在制定培育方案、遴选培育对象时,加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一是围绕产业需求开展调研,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有意愿学习的农民挑选出来,提供专业化教育,统计培育人员信息,建立档案。二是吸引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农二代、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社会阅历的返乡农民工、退伍回乡军人等潜在农民群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训,推动农业和创新要素有机结合[4]。三是面向广大贫困地区,依据“扶贫先扶智”理念,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育出一批农民生产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助推贫困农民成长,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整体环境。

4.2 创新培育模式,提高效率

长期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力抓手。首先开展农村学历层次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程度;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大力扶持涉农专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5]。其次,要不断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趣味性,将区县组班培育模式改成以从业类型组班培育模式,这样既便于组织教学,也便于统一管理。在培育中,采用课堂集中学习和课外个别指导的方式,组织学员在课堂上集中学习新媒体使用方法,课后充分利用网站、科教APP、微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全方位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4.3 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培育机制

高职院校要在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上统筹规划,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构建各部门和学院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

高职院校要依托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优化学校涉农专业设置,重视涉农专业的招生,积极培养涉农专业人才,引导涉农人才向农村扩散,使得涉农专业大学生成为新生代职业农民的重要来源。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提升农民自身人文素养,更要让他们为美丽乡村建设奉献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组织专家学者在总结提炼乡村传统文化和新乡村文化内涵基础上,深入了解农民文化诉求,编写出专题教材,加强对农民的文化供给。培育过程中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促进乡风文明。

4.4 完善相关制度,巩固培育效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培训工程,需要从政策、环境、资金等层面进行引导和扶持[6]。高职院校要制定有效的配套扶持政策,鼓励培育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培育出一支用得上、留得下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同时,积极与政府沟通,推进农业、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和科技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相关扶持政策。

培育老师、培育管理人员和参培农民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分别对培育老师的师德、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培育管理人员的组织服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对参培农民的参培态度、考勤、培训成果进行考核评价,稳步推进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化、科学化,以考评促进工作,最终营造工作有序、考核有章、监督有力、和谐共进的良好培育氛围。

猜你喜欢
扬州市培育农民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