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11-13 10:20周春梅
关键词:下肢发生率满意度

刘 娜,周春梅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肢体慢性缺血,是由于下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后逐渐出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间歇性跛行症状[1]。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目前治疗包括一般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而预防该疾病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降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尤为关键[2]。基于此,本研究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7例。对照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54~83岁,平均(69.59±7.26)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74±0.29)年。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53~83岁,平均(69.52±7.33)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71±0.33)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表现及血管检查确诊;②均给予抗血小板药、血管扩张、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治疗;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严重障碍;②沟通交流存在障碍;③伴有精神疾患。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查房: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定时巡视病房,保持病房通风,干净整洁,营造较好的环境,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疼痛者可予以按摩,如疼痛严重且异常时需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成功的相关案例,嘱家属给予其关怀及鼓励,对于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树立治疗的信心;②严格监测控制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充足的前提下以清淡饮食为主,种类全面,包括鸡蛋、牛奶、豆腐、酸奶、鱼、奶酪、牛肉、大麦、糙米、燕麦、黑麦、小麦、蘑菇、香蕉和小扁豆等,还可予以营养补充剂;③早期加强锻炼,予以患肢给予被动按摩,运动(屈、伸、旋)幅度由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5次,2次/d;手法轻柔,速度宜缓慢,循序渐进,并予以按摩,指导进行相关肢体的主动锻炼,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关节活动、肌肉收缩)均进行锻炼,保持活动,上肢进行手部捏、握,腕肘关节自主运动,按照生理活动范围,鼓励患者积极活动,作产L操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强度及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宜,若锻炼过程中出现红、肿、痛等炎症表现时,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卧床休息;④给予患肢及足部保暖,保持该部位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对于出现的溃疡可选用温和的药膏结合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1.4 评价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疼痛情况,VAS是一条长10 cm的游动标尺,标有10个刻度,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使用时患者在直尺上标出疼痛程度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标出位置判定评分。评分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30,重测效度为0.814,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对疾病认知度等方面评估,满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75~95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3)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吻合口瘘、肿胀、疼痛、呕吐)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VAS评分

两组VA S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n=27) 3.79±0.83 2.57±1.32 4.066 0.000观察组(n=27) 3.81±0.79 1.69±1.05 8.383 0.000 t 0.091 2.711 P 0.928 0.009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 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患肢出现酸痛、疲劳,被迫进行一段时间休息,休息后可完全缓解症状,症状复现于再次行走后,一般行走距离、休息时间每次较固定,其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症状一般发展逐渐由轻至重,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突然致症状加重[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VAS评分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较低,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是依据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一门运用科学项目,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监测,以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治疗,改善其心态、休养环境,注重体质锻炼(动、静结合),加强营养调理等[4]。近代护理是在中世纪之后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起步的,随之一系列的包括细菌学、消毒法、麻醉术等医学发明为近代护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理论基础。临床护理干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经常和患者交谈,使患者精神愉快、生活充实,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和为恢复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鼓励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疾病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通过观察疾病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可延缓病程进展,降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率,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5]。且早期运动指导,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均进行锻炼,保持活动,因活动是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保持的基本因素,可促进血液循环,是有效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方法。经常活动各部位关节,按摩各组肌肉,以防僵直或肌力衰退,有利于改善肢体血供,减缓患者骨骼、肌肉的萎缩退化,改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其心肺功能,运动中枢神经高度兴奋,能够使周围神经产生强烈的抑制,使其他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休息而改善神经系统[6]。

综上所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下肢发生率满意度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