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

2020-11-12 03:05黄嫱
关键词:微文化文化自信培育

黄嫱

摘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青年大学生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走出道德困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微文化”独具的特点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有着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在最大限度发挥微文化正面导向作用的同时,还要从占领“微阵地”、运用“微手段”、推进“微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多维路径。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人和环境在辩证统一中交互改造和作用,其中,文化环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人们的思维、认知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今天,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以一种无可比拟的迅猛之势宣告一个新的媒介时代的到来。微文化的快捷、海量、微型等等特质尤其备受青年人喜爱,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微文化”使用和传播的最活跃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文化自信是中国自信的本质,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根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使命的担当者,培育养成他们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如何在微时代文化环境中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曾说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2]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一)大学生走出道德困境的内在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人类在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中,不断扩大文化交流范围,外来文化也从我们打开的国门中大量涌入。同时,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政治领域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引起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于是,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碰撞交织,成为转型期中国文化特点。“这种多元并不只是文化类型的多元,也是价值取向、道德趋向的多元,因而不可避免的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4]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出现了种种思想困惑和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生活中的一些道德问题,比如信仰缺失、言行不一、缺乏诚信、精致利己主义等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困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困境,困境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对革命文化的隔膜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缺失。而培育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提高大学生对良荞不齐的多元文化甄别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困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的客观需要

习总书记曾讲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56个民族,如何牢牢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不断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能力,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尤其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需要一个加强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价值支撑。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价值观自信在本质上来源于文化自信,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都是在文化传统的传承和积淀中形成,而且深层次地潜藏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规则秩序之中[6]。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人们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关于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自信。只有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认知,对已有璀璨文化成果的由衷自豪才会主动和自觉地对相应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因此,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文化不能“失踪”,高校实施文化育人,始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融入文化育人内容体系,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感性上认知、情感上投入、信仰上认同,生活中践行。

(三)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需要

当今世界,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愈加密切,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之所以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因为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7]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不是单向度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就能够完成,必须经过持续性的文化思想的积淀、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对自身特色性和先进性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千年而繁盛不衰,展示出积淀其中的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坚韧性,正是因其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的优秀文化基因。这种由于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普遍觉醒以及全民族文化自信意识的普遍树立而生成的文化自信价值引领力、形成的内生性原动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不断构建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和表现力的文化典型,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创造出符合现时代人民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在国际上形成自身的文化话语权和主导权,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微文化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微文化作为由网络衍生的新兴文化,已经同大学生密不可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诞生都具有两面性,微文化也是如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既给予了正面推动,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正面推动

1.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多样化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高校是最主要的场所。高校传统的培育载体主要有思政课堂、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类微平台的迅速推进,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等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主要形式。微文化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互动强、受众广、方便快捷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微文化打破传统培育载体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成为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的突破口,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形式。比如说,高校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将培育内容融入其中,微信、微博中短小精悍的信息相较于高校传统载体上冗长的文章,这种“短平快”更能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视觉体验。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地打开微信、微博获得学习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领悟程度发表看法。在微文化传播中,提倡个性、鼓励自主情感的表达、自我感受的分享。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还可以通过点赞、转发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扩展传播自己关注的学习内容,形成几何传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覆盖范围,提高学习内容影响力。这种既是学习者同时又是传播者的全新模式能够深化学生对培育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大众化

在高校,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传达给学生,使之入耳入脑入心,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要看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要求,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博大精深,内容庞杂,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也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大学生没有接受古汉语专业训练的话,很难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对深奥精微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也就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最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微平台上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的吸引力。微文化在技术层面,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式活泼多样,内容通俗化、语言趣味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传统文化能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并提供了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感官体验。此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使传统文化古老的面孔呈现青春化、流行化、时尚化的新面貌。微文化中简洁生动的网络语言和活泼多样的展现形式,把传统文化精华与互联网有效耦合,准确把握青年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把传统文化中“高大上”的经典,转化为“微小精”的微文化产品[9],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以富有内涵且饶有趣味的形式推广传播。使学生在时时刻刻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精要的熏陶和浸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而逐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程度,从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负面影响

1.削弱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主体话语权

高校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者同学生相比,在信息资源的接触和占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天然的优势通过单一的媒介系统和单向的灌输方式形成的话语信息具有权威性、稀缺性和准确性,使之成为一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舆论方向的话语权。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和微信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传播模式发生着深刻变革。多中心、网状的信息传播方式取代了线性的、中心辐射状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呈现出病毒化裂变状态,这种信息的自我繁殖和扩散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学生可以自由随意的获取各种知识信息,而不再全部来自教育者的传授。这种单向传播模式演进为交互性的传播模式使学生和教育者同时成为话语主体,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被改变,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地位降低,教育者的话语垄断地位被打破。另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囿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习惯于使用枯燥的理论、单调的语言板起脸来进行硬性灌输,不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使用网络话语讲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种单调刻板的话语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僵化乏味的说教式、劝导式、论道式的话语被学生反感甚至排斥[10]。致使教育者和学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学生无法在理论上认知、情感上共鸣、价值上认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话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消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客体价值观

文化自信的灵魂和实质在于价值观的自信。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在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微文化里各种各样的微产品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鲜明独特的风格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多样的渠道和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和严峻挑战。微产品中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极大地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微文化是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化产品使大学生容易沉溺在微阅读带来的简单、浅表的愉悦中,被动感知、消极接受,理论思维能力降到盲从、从而丧失了创造力、辨析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另外,娱乐化已经成为各种微产品的重要特征。当历史也同样被娱乐化就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传播,以戏说代替正說,以调侃、恶搞代替客观中立的叙述,随意抹黑、恶意诋毁英雄人物。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通过抹黑与诋毁英雄来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制造混乱,以达到颠覆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目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泛娱乐化”现象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线、践踏人们的精神信仰[11]。长期处于娱乐化的环境中,青年大学生不仅丧失思考,而且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人生理想价值被消解,生命崇高意义被解构。

三、微文化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多维途径建构

微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须臾不可分离。微文化如同一柄双刃剑,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用之所长,避之所短,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全面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已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净化校园“微环境”、优化课堂“微空间”、提升学生“微素养”为微文化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建构了有效路径。

(一)占领舆论宣传“微阵地”,净化校园“微环境”

舆论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舆论作为公众的言论的总和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微文化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发展是微文化兴起的关键。习总书记曾指出,“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12]

所以高校如何在网络这个源头上占领舆论宣传主动是取胜的关键。

首先高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只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筑牢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才能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思想文化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占领。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占领舆论高地,就要在校报校刊、学校广播等传统媒体坚守主阵地、汇聚正能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实施微传播工程,占领舆论宣传“微阵地”。其次高校要着力打造校园微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隐形教育的功能,每一个学生都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打造校园微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隐性育人功能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踊跃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宣传片;充分利用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及自媒体空间里不断开发的新型视频、音频、图文传播渠道;积极打造以校方微博为主,其他传播为辅的立体化网络微文化格局,充分实现微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最大效用,满足大学生价值需求和精神需要。

(二)运用网络时代“微手段”,优化课堂“微空间”

在高校中,思政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的四门基本课程涵盖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这四门基本课程引导大学生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内容,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发掘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对近代革命文化的自豪、弘扬革命精神;对当代先进文化的信心、坚定理想信念。所以,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的重要目的[13]。

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方面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同时也为如何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4]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单一,“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等等说教式教学模式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形成老师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的尴尬局面,严重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微课、微电影、微访谈、微叙事、微语言各种“微手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独奏”变成师生共同完成的“协奏”。比如,在讲授中国梦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电影的拍摄。微电影的整个制作过程从街头访谈、图书馆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再到讨论确定名字和撰写剧本内容,最后表演录制剪辑合成,全部由学生完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实践创新能力。此外,学生在查阅资料、街头访谈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领悟到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建设者的担当和使命,激发了学习热情,也愈发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信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提升了文化自信心。

(三)推进丰富多彩“微活动”,提升学生“微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诗人陆游的这两句诗充分说明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若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必须亲自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行合一”非常重视,反复强调要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课上课下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方式使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内容达到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之外,还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加透彻深入地理解内化文化自信的内涵,增强文化底气,从而把文化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达到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是依托学生社团进行的。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就业创业类、专业技能类、社会公益类、理论学习类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类型的社团。由于社团同学分属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很难找个一个相对固定、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社团活动,因此,采用以“短、小、快”见长、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微活动”成为社团的首选。比如理论学习类社团大学生通过“微党课”、“微宣讲”,把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汇聚提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因的理解和感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传递给其他同学,提高同学们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艺术类社团利用“微舞台”表演微型话剧、革命戏曲歌曲,其中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革命斗争激情,培养了同学们的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品质和爱國主义精神;社会公益类社团通过“微环保”、“微公益”等点点滴滴、切实可行的活动,在帮助他人、传递爱心、弘扬善举、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利他精神和博爱精神,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专业技能类社团通过“微动漫”、“微视频”,小到记录普通一家人幸福美满的平淡生活,大到讴歌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在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比较中,增强对国家的强烈认同感、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4]戚万学.多元文化背景中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J].人民教育,2011(22):3-7.

[5]“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7-24(05).

[6]梅景辉.文化自信的价值维度[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409/c40531-29913696.html,2018-4-9.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7.

[8]万希平.增强文化自觉 提高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J].求知,2011(11):6-7.

[9]张永文.以“微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转化[EB/OL].http://theory.gmw.cn/2018-05/24/content_28946219.htm,2018-5-24.

[10]高天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15-18.

[11]张明平.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46-148.

[12]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时强调 坚持军报姓党 坚持强军为本 坚持创新为要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5-12-27(01).

[13]张纯,姚婷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78-83.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culture

HUANG Qia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Yantai  264005)

Abstract: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spiritual pillar and source of strength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You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new generation who are striving together in the new era, cultiva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out of the moral dilemma,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power.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ulture"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we should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guiding role of micro culture, but also construct a multi-dimensional path from three aspects: occupying the "micro front", using "micro means" and promoting "micro activities".

Key word:Micro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on

聯系电话:13589776089   邮箱:jiayanyixing99@163.com

通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64005

猜你喜欢
微文化文化自信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