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国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和主修科目,初中阶段开展数学课程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初中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術在各个领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但现阶段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主要问题;对策
本文就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视程度不够、使用装备的技能较低、教师教学过度依赖技术装备等等,为了缓解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认识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提升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学会灵活运用技术装备,而不是被技术装备推动。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因为认识缺乏,所以无法充分利用相关装备的资源,更无法将装备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数学老师,思想比较传统,而且用不习惯现代教育技术,不熟悉操作流程等等,导致教育技术装备的价值根本无法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虽然有也部分数学教师有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但是却无法具体形象将自己的想法融人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所以他们干脆在课堂上不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少部分教师在比赛或者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使用,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过于依赖,完全放弃了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关素材,有利于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就要拓展知识视野。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都在课堂上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没有重视板书的作用,只注重利用技术装备开展形式化教学,并不在乎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成果,这样的教学课堂趋向于欣赏课,孩子们不会思考在课堂上如何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大降低。
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利用效率的对策
(一)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性
作为当代的教师,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对技术装备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学校领导者应该适当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纳入到教师评教标准中去,进而充分监督教师积极主动深入了解相关技术,并获得正确认识,使技术装备与日常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多多组织课堂观摩活动,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为主题,让教师明白技术装备对数学课教学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进而让他们真正从内心接受这一种教学技术,最终积极主动不断钻研技术设备的使用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让现代化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建设优质的教师教学队伍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学校要定期开展技术装备方面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更新后的知识和技术,并引进更多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进而指导当下数学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教师能够灵活在课堂中运用技术设备的时候,就能大大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为了建设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学校应该引进具备技术装备专业素养与数学专业素养相结合的新型人才,以便于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为初中生提供优秀的教师团队。毕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教师应该学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一方面避免了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比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将两条直线逐渐平行的动画播放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并将得出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写在黑板上,这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看一看理论,进而深刻掌握和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可挡活动参与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营造活泼生动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时间利用率等等。所以初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技术装备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灵活与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等等,以便于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
参考文献
[1]宋中燕,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198.
[2]陈丽华,现代教育技术滞后的农村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3卜132.
[3]丁华溪,浅谈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