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锋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之为“诗圣”。
他的叙事诗成就很高,不仅真实的反映了唐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对一般人而言,读杜甫的诗兴味只在于读史。而我却认为,读杜甫的诗应透过史的层面去探究其情。只有情动于衷,才能深刻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怀。
读杜甫的诗,不难看出:杜诗感情真挚,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能以情动人。同情人民、热爱祖国、关心朋友、挚爱妻子儿女的感情在诗中广有流露。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喜怒哀乐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杜甫诗中所显露的这种情感是健康的、高尚的。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从他反映现实的创作中,可以充分看出他和人民的感情。他不仅同情人民的苦难,而且还主动分担这些苦难。所以,在不少作品中,他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经常推己及人,自己苦,就想到人民更苦。但他的幼子被饿死的时候,他却想到自己属于“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的特权阶级.竟然饿死了儿子,那“平人”又将如何呢?于是“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的遭遇,就不能不为之伤痛了。他手建的茅屋为风雨所破,“漏无干处”“长夜沾湿”时,却想着无数的“天下寒士”,愿望他们不受风雨摧残之苦。“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秋野五首》),“减米散同舟,艰难思共济”(《解忧》),这些诗句都体现着杜甫为穷人着想、体贴穷人的思想感情。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月夜忆弟》)
杜甫与友朋的真情至谊在杜诗中也有所体现。李白是杜甫同时代人,李杜友谊千百年来被传为文坛佳话。天宝三年春夏之交,他们在洛阳相遇。杜甫说“三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赠李白》)上层人物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杜甫看厌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碰到了李白,李白的豪放性格给杜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结下了情同手足的友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诗中说:“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锵。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月行。”李杜二人情同手足的情谊跃然纸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被流放,杜甫先后写了《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等诗篇,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他的生命安全也颇为担心。杜甫对李白的感情即如此,而且越是李白的处境艰难的时候,他对李白的感情就越深。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杜甫热爱他的妻子儿女,特别是对妻子的爱情很专一,很真挚,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是很难能可贵的。安史之乱后,杜甫全家逃难到鄜州。他把妻子儿女安置在羌村,只身奔赴肃宗所在地的灵武。不料途中被叛贼俘至长安。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月夜》一时诗,表现了杜甫对妻子及儿女的思念之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遥想妻子独自望月思念身在长安的丈夫,久久不愿人眠以致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含蓄烘托出妻子孤独的情境。结尾两句是作者的希望,希望早早结束这孤苦的生活夫妻临窗共赏月,不再被离别而流泪。
杜甫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但他很坚强乐观,始终以不屈的意志、倔强的性格生活下去。长安十年,依人篱下,饱尝了无限的辛酸。特别是逃难时,更是穷苦不堪。大人没吃还可以忍受,小孩子都不行,有的孩子甚至饿死了。
诗人由于穷困,常遭奚落,“肉食笑菜色,少壮欺老翁”“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这个时候,杜甫表现得异常坚强,始终用乐观的情怀去对待这一切:“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虽近晚年,却不颓丧;“落日心犹在,胆力尔谁过”。生活困顿,却“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錢看”,表现得尤为风趣、乐观。
战争的动乱,曾给杜甫带来深重的灾难。敌人刀下险些丧命;逃亡途中,几乎饿死。在那样的时代,这种遭遇是很容易使一个人的意志消沉的。但是,杜甫不愿做桃源仙客,也不想把国事民生置于脑后。“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他研究时局,分析形势,他的一颗赤心,万缕诗情,始终维系着国家的命运。他目睹处处烽烟,路旁白骨,万里河山难找一片净土,心情很痛苦,但他并不绝望,“尚思未朽骨,复读桑耕民”。杜甫就是这样以坚强的信心,乐观的胸怀,生活下去,战斗下去,歌唱下去的。诵读他的诗篇,无不为他的积极进取、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染。
总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