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燕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茂名地区的客家话是明末清初以来闽西和粤东、粤北客地的居民直接或间接地向粤西移民而逐渐形成的,分布在高州、信宜、化州和电白辖下的一些乡镇。茂名地区的客家话有“大涯ŋai”和“细(小)涯ŋai”之分,“大涯ŋai”指使用人口较多且集中,受粤语影响较小,较为纯正的客家话;粤客居民穿插杂居,受粤语影响大,因而成分不纯正的称为“小涯ŋai”。化州的兰山、中垌、新安为纯客镇,而信宜的茶山、前排、合水和电白的沙琅、望夫、那霍等地客语较纯[1]。
为研究茂名地区客家话受本地粤语方言的影响和变异情况,本文选取茂名地区的几个客家方言点:化州中垌、高州根子、信宜洪冠和电白沙琅,通过和梅县客家话的语音比较,揭示变异程度和规律。
本文发音人情况:刘瑞华(1960年出生,信宜洪冠人),李茂林(1940年出生,化州中垌人),何光炎(1949年出生,高州根子人),吴永平(1983年出生,电白沙琅人)。
梅县客家话古非组声母一部分保留读重唇(双唇)音[2],但茂名客家话大部分已经读唇齿音f,如表1所示。
表1 帮组声母
化州中垌端母受化州粤语影响读浊内爆音“ɗ”,其他基本和梅县一致,如表2所示。
表2 端组声母
化州中垌大部分受化州粤语影响读成t、th,高州信宜电白还是和梅县都读ts、tsh/tʃ、tʃh,如表3所示。
表3 精组声母
古心母、书母、生母:茂名地区客家话古心母都读边擦音ɬ,古书母都读舌尖擦音s/ʃ,古生母大部分读ɬ,少部分读s/ʃ;梅县古心母、书母、生母读成s,如表4所示。
表4 古心母、书母、生母
高州信宜电白都有受粤语影响把见组声母读成f和h的现象,梅县客家话都读k、kh,如表5所示。
表5 见组声母
电白和梅县都读成h,中垌、根子、洪冠有的晓母匣母字读成ʃ或者j,如表6所示。
表6 晓组声母
古從母、邪母:化州受粤语影响读成th,其他三处和梅县基本读送气塞擦音ʦh/ʧh,高州信宜个别字读成不送气ʧ,应该是受当地粤语影响,如表7所示。
表7 古従母、邪母
客家话送气音丰富,古全浊声母字,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多读送气清音[3]。茂名地区的客家话保留了这一特点。如“备、办、部、别、白、薄、卜”,读 ph,如表8所示;“惰、定、代、大、地、踏、达、夺、狄、笛”,读 th,如表9所示;“住、寨、渐、造、座、杂、泽、绝、直、疾”,除化州中垌个别字受粤语影响读“th”外,其余地方都读 tsh/ʧh,如表10所示;“件、劝、俭、去、旧、及、杰、极、局”等字,读 kh,如表11所示。
表8 古全浊声母字(一)
表9 古全浊声母字(二)
表10 古全浊声母字(三)
表11 古全浊声母字(四)
蟹摄:基本和梅县一致,读成“ai”或“oi”(粤西读 ɔi),只有个别字如“泥”读成“ε”,信宜洪冠更是已经读成和粤语一致的“nɐi”,如表12所示。
表12 蟹摄
遇摄:梅县读“ɿ”,粤西各地读成“u”或“i”,如表13所示。
表13 遇摄
茂名各地果摄一等开口与效摄一等开口韵母相同[4],梅县果摄开口一等读o,效摄开口一等读au[5],如表14所示。
表14 果摄一等开口、效摄开口一等
梅县客家话遇摄一等(精庄组有些字例外)以及三等的非组、知章组与流摄知章三等韵母相同[6],但是茂名地区客家话不同,如表15所示。
表15 遇摄一等、三等非组、知章组与流摄知章三等韵母
古次浊上声字,今读阴平,如表16所示。
表16 古次浊上声字
古全浊上声字,部分今读阴平,如表17所示。
表17 古全浊上声字
通过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对比,发现茂名地区客家话语音中保留了客家话显著的语音特点[4]。(1)送气音丰富,古全浊声母字,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多读送气清音;(2)古次浊上声字和古全浊上声字,大部分今读阴平。但是受周边粤语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茂名各地区的客家话非组声母很多已经读成f;各地的客家话都有边擦音ɬ;化州客家话出现浊内爆音ɓ、ɗ;高州和信宜客家话有韵母y;果摄一等开口与效摄一等开口韵母相同等。
通过和梅县客家话语音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茂名地区客家方言保留了客家方言的基本语音特点;(2)茂名地区的客家方言是一种受周边方言(主要是粤语)影响比较大的方言;(3)粤西客家方言内部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纯客话区变化相对较小,双语区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