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海
【摘 要】目的:研究综合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干预性护理方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将137例孕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69∶68),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生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是否超过500ml情况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现4例出血量超过500ml情况,优于对照组的15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情况给出的分数为(89.28±1.06)分,优于对照组的(63.82±2.07)分,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性护理方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护理的实际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干预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
引言: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妊娠20周之后,出现血压增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如果放任其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将会导致脑出血、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较为严重的情况[1]。综合而言,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疾病,仅在孕妇妊娠的特定时期内出现,待胎儿顺利降生,该病几乎可以自行消失。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本研究围绕干预性护理的实际效果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综述
本院妇产科于2018年11月~2020年2月共收治产妇230例,其中137例经确诊在妊娠期出现血压增高、水肿、尿蛋白等症状,将之作为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在生产之前,经过B超检测以及主要生理指标检测,临床确诊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患者;(2)孕妇意识清醒情况下,与家属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期内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孕婦患者;(2)对本研究存在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及中途退出(转至其他医院)的患者;(3)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的患者。
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8.24±1.09)岁;最小孕周32周,最大孕周39周,平均孕周(35.29±2.07)周;第一次生产的初产妇40例,经产妇29例;自然分娩38例,剖宫产31例。对照组:68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28.83±1.16)岁;最小孕周33周,最大孕周40周,平均孕周(34.86±2.43)周;第一次生产的初产妇38例,经产妇30例;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32例。综合两组孕妇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生产次数、生产方式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简析
给予对照组孕妇患者常规的干预性护理,包含产前定期检查、整理及清洁病房,满足产妇对于“舒适度”的要求;根据其生理指标,严格监督其服用药物。基于观察组孕妇患者基于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特殊干预性护理,具体流程如下:
(1)对每一位孕妇患者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宫缩情况进行详细审查,结合其妊娠期高血压症状的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性护理方案。其中,降低血压、宫缩抑制剂等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主治医师的同意,并严格掌握剂量。
(2)在孕妇生产前的关键时期,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加油打气,及时了解孕妇的需求,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满足。此外,还需不间断地监控其生命体征、24小时内的液体出入量,通过干预性护理,帮助孕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孕妇出现视觉模糊、头痛、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不可简单归类为“生产的正常反应”,必须立刻通知主治医师,及时诊断。
(3)孕妇成功生产后,护理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严密监测其生理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症状可能导致的一切情况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此期间,护理人员每间隔一定时间后,均需要按摩产妇的小腹(重点针对子宫),对阴道出血时间、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重点监测,务必保证出现突发情况时,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
1.3 观察指标界定
围绕两组患者生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是否超过500ml进行统计,将之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当产妇生理机能全面恢复,于确认出院时间的前一天,向产妇及家属发放问卷,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问卷中包含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对妊娠期高血压症状的了解程度等共计10道问题,总分100分,得分越多,表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现4例出血量超过500ml情况,几率为5.80%;对照组为15例,几率为22.06%。对比之下,观察组情况占据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情况给出的分数为(89.28±1.06)分,优于对照组的(63.82±2.07)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综合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与普通的高血压症状的最大区别在于,该病的病因难以确认[2]。基于此,临床治疗及护理面临的困难较大,需要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随时做好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准备。
在围产期内,我院护理人员“如临大敌”般的准备工作,致使很多产妇家属情绪紧张,甚至认为院方存在欺瞒现象。面对此种情况,我院医护人员基于极大的耐心,向产妇及家属普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症状相关的医学知识,帮助其稳定心绪并积极配合治疗,整体而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大部分产妇及家属对于我院提供的干预性护理给予赞赏。故此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志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39.
于青青,王玲.前瞻性护理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0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