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科目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数学包含非常多的概念和公式,复杂、抽象符号的应用和转化,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较大的理解和学习难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快学习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成为广大教学人士重点关注的话题。现阶段,问题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其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51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通常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相应的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刻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在设计一系列呈并列或递进关系的问题以后,采取问题教学方式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解体成更好理解的小问题,利用“砌台阶”的方法助力学生克服自身思维障碍,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知识,并掌握其內在联系,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进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1]。
一、简析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教学法还可以称为问题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依托于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将问题情境的设立作为核心,引导学生的求知、创造欲望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2]。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出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目的,而设立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收集到一些相关数据资料后,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活动,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得到问题结论,获取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收集和甄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项能力得到锻炼,助力学生形成良好学科素养。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象
每个学生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意义的重要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然而,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不管存在怎样的差距都需要学生做到同等交往和互助学习[3]。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知道问题结论,是需要通过练习进行结论验证的,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观察、研究、资料收集、设计等多种探究活动得到问题的结果。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使得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拥有了更多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其思维得到发展,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判断和问题有关的知识点,然后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进而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在对学生的认知理论进行研究以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在空白状态下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只有从学生固有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意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强化锻炼自身多项能力,并用积极的态度获取新的知识。
2.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出发点
哈尔莫斯说过:“问题不仅是数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开端。”问题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概念和定理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起这一教学关键点,在深入分析、透彻研究教材的前提下,设计充满趣味性且符合学生认知观点的问题,进而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思想和创造冲动的条件,并贯穿于整体教学活动中。其次,需要教师将教学放在解决和探究问题中进行,清晰认识到最终的教学归宿就是问题,其最终取得结果并不是通过利用所学知识消灭问题,而是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其实质性作用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最终实现引导学生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问题像灯塔一样,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后便能深刻认识到教学起始阶段提出的问题就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纲要”。
3.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为终结点
实施问题教学法要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为出发点,通过进行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深刻认知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取到新的知识并强化锻炼自身的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问题教学模式倡导以合作学习为主,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还需要重视做好分组教学计划的设计,并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有人负责调查,有人负责收集资料,有人负责综合意见等等。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相比,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摆脱对教师的高度依赖性,能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总的来说,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终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自身所学知识联系新的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发展的状态,对学习知识并不会产生懈怠心理,思维得到锻炼。教师在详细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以后,学生会积极尝试举一反三,快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进一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问题教学法,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确保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进而创造和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因此,需要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工作时,科学、合理设计数学问题,提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数学知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因此,教师在设立问题情境时也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正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设立问题教学情境,使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并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设计探索性问题,推动学生有效展开探究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依托于问题,是一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思考价值,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如课本教材内固有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则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过于复杂的问题,又会超过学生的理解认知范畴,难以形成有效的思考,会大幅降低教学探究的有效性。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除了要重视数学问题的设计,还要重视设计具备探索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以此提升问题教学法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通过列举典型问题,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在对高中数学课本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可以发现,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存在较多联系,数学知识环环相扣,且和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时也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通过列举典型问题,对学生思维进行开发,教会学生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取问题教学法时,要着重寻找一些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自身所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解题技能,助力学生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四)使用信息技術,使用多媒体或者电子双板呈现课堂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愈发普及,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先进,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行业中。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并结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更加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不断提高学习水平。通过应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直观显现,以动态图像的形式进行展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先进教学工具的有效应用,给教师教学提供更多便利,简化讲课进程,节省用于书写板书的时间,并利用节省下的时间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其次,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教师既可设置常规性问题,也可借助音频、视频引出问题,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
(五)创设争辩型纠错情境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教师可应用错误的直觉定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产生错误的直觉时激发其思考,给发散探究性思维提供助力,让学生在做出争辩的同时,积极和其他同学分享自身观点,充分体现出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主体、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观点。纠错情境的设立适用于习题课的讲解,原因在于学生通常会因为思维定式而考虑不周。在新授课环节,争辩型纠错情境主要适用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但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还不够全面和透彻。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形成“共振”,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和构建数学知识。在实践教学时,有时候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趋于“形式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紧扣教学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231.
[2]马海玉.“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3):171.
[3]马元善.以问题,促高效——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0):47.
[4]王兴艳.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21):68.
作者简介:田自上(1981.2—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