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现象调查分析及其教学对策

2020-11-11 09:37:44陈锐闪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考师生关系

陈锐闪

(福州市第四十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体育中考不是竞技体育,只是一个达标性的测试,不需要强烈的竞争,其初衷是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紧张的中考学习,随着体育测试列入中考,且分值逐年增加,特别2020 年达到最高分的40 分。社会、学校、家长对中考体育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不再像以前的“说得重要,拿起不要”,近年来,教师、家长为了追求体育中考高分,以一些超常规的体育锻炼给学生施压,所以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善这种现象,建立学生“终生体育”的思维,并提高中考成绩,是每位体育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对初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旨在于为学生提升体育素养和培养终生体育理念道路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锻炼倦怠现象对福州市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和撰写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 系列数据库查阅体育教学、倦怠心理等知识文献材料,全面了解了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并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进行分析、引用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胡俏等人在Maslach 的工作倦怠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编制了二阶四因子中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结构问卷,他们在研究中指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1]所以本文设计问卷题项从情感耗竭、低效低能、师生关系及生理耗竭四个方面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量表;并添加造成体育锻炼倦怠现象原因及改善意见的开放式问题作为问卷的补充。对福州十二中学、福州二十一中学、福州城门中学、福州九中、福州十六中学、福州四十中学等六所中学的初三学生随机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570 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5,有效率为90%。其中女生248 份/男生267 份。问卷采用科隆巴赫Alpha 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总信度系数达0.812,采用专家效度评分邀请8 位校内外体育教学专业专家对本量表进行效度十分制评分,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均值为7.25 和7.75,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数据统计法

使用Excel 对收集数据、采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倦怠的界定

“倦怠”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 年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职业倦怠”一词,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以及对待服务对象不友好和逐渐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2]随着各领域学者结合其研究内容,继而出现了学习倦怠、工作倦怠等许多倦怠分支的关联。有学者指出,体育倦怠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时受学习兴趣缺失、学业负担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体育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的症状。[3]

学者将体育倦怠可分体育学习倦怠和体育锻炼倦怠,对于体育锻炼倦怠的概念解释各有说辞,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而“学习倦怠”在国外的概念基本上是借鉴“职业倦怠”的概念而来,我国对“学习倦怠”研究较早的是连榕、杨丽娴等学者。[4]故,在结合众多学者对于倦怠、体育倦怠、体育学习倦怠的定义的基础上,并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将体育锻炼倦怠界定为: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体育锻炼的行为。

(二)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情况的总体情况

表1 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现象四维度分布

问卷的各项分值5 分,“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选项各记5、4、3、2、1分。总共20 道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以60 分为基准分,无体育锻炼倦怠为低于60 分,61-80 分为中度体育锻炼倦怠,80 分以上为高度体育锻炼倦怠现象。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现象四维度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根据倦怠的四维度对体育锻炼的影响,其中得分率为本题项占本部分内容的得分比值。由表1 数据各维度得分率所示,四个维度的得分率均在61-80 分间,表明大部分初三学生在情绪耗竭、低效低能感、师生关系和生理耗竭上均表现出了中度的体育锻炼倦怠。

从表2 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现象的四维度和人数分布情况分析得出,有66 人有高倦怠现象占总数的12.8%,将有中度倦怠归到倦怠现象中,共有330 人对体育锻炼产生倦怠,占总数的64.1%,没有倦怠学生有185 人,占35.9%。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度分值比较高,最高分达到99 分,最低32 分。通过Excel 对收集数据、采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平均分值为63.7 分,已达到体育锻炼倦怠现象。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我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倦怠现象大量存在,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将是解决倦怠现象的关键。为缓解这种情况,适当的人为干预是必要,家长、老师特别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和课后训练中要有科学和详细的教学方案。

表2 初三学生体育锻炼倦怠的人数分布情况

表3 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

由于男女生从均值上看,相差不明显,但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差明显,数据离散程度不同,通过对总分数值的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其男女整体间是否存在差异,按性别分组,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经方差齐性检验,sig=0.000,固采用假定等方差数值,t=-1.784,P=0.034,P<0.05,具有显著性,表示女生与男生之间的体育锻炼倦怠具有一定差异,女生整体的倦怠程度比男生高。

图1 我校学生课后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饼图)

课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是判断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现象依据之一,据问卷统计,对我区515 位学生课后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数据进行分析,能每天主动坚持花一个小时以上时间参加中考体育项目训练的学生只有32 人,占总数的6.2%。5-7 小时的81 人,占总数15.8%。根据国家规定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标准,还是有78%学生未能达到要求。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表示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而选择放弃体育锻炼。我们对每周能坚持5 个小时以上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113 位学生中,有98 位学生成绩优秀,其他均为良好。5 小时以下学生能达到良好只35 人,占总数的6.8%。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也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再好身体素质如果不花时间去练习,也是很难拿到高分。如中考项目中的球类项目,它技术难度并不是很高,但必须要有用长时间练习,才能有良好的球性和稳定心理素质,才能发挥你的水平。中长跑和游泳也同样如此,只有长期的训练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成绩才能提高。同样,其他8 项项目,只有长时间训练加上良好身体素质才有可能拿到满分。所以对于提高初三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消除其体育锻炼倦怠心理尤为重要。

(三)产生体育锻炼倦怠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体育锻炼倦怠现象调查中,所调查的初三学生在情感耗竭、低效低能、师生关系及生理耗竭四个维度上均呈现出中度体育锻炼倦怠,与胡俏老师在学习倦怠研究的四个维度高度吻合。

1.情绪耗竭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情绪耗竭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挫折、紧张,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专心于学习。[1]情绪耗竭对体育锻炼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问卷末的开放式问题所收集的答案内容,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目标不明确,自我评价低。在体育锻炼中只局限在表面上,怀疑自己的能力,并未付出行动,如找理由请假、体育锻炼专注度不够等;学习压力大,怕课后花时间训练影响学习,所以尽量少训练;学习成绩较弱,对中考体育成绩更不在乎,不愿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课后练习,没有建立自主练习的习惯;以消极心态应付每次测试,漠视成绩。

2.低效低能感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体育中的低效低能指的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低效和无效现象,未能达到自己制定目标。[1]低效低能感部分分值偏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自身的因素,如肥胖、营养不良、有先天疾病的同学,由于受身体条件限制,很认真参加体育锻炼,但还是没有取得比较理想成绩,又怕被同学嘲笑,长时间下来就放弃锻炼。训练中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合作,怕与同学竞技,经常逃避训练。

3.师生关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为片面追求分数,只针对中考项目进行枯燥重复的训练,对学生练习中与学生交流甚少,情感投入缺乏,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没能提高学生训练兴趣度。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学生畏惧老师,逃避教师的指导,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

4.生理耗竭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生理耗竭反映的是指个体长期面对压力情境时产生的生理上的紧张感。[1]在日常由于运动量、训练频率设计得不科学性,使学生在训练中,因长期无法应付运动过量而产生的反应,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如:失去活动的欲望;失眠;躯体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消极的自我意识;头痛;心境变化;价值观和信念的变化;孤立感;焦虑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体育锻炼倦怠现象调查中,所调查的初三学生在情感耗竭、低效低能、师生关系及生理耗竭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处于61-80 间,呈现出了中度体育锻炼倦怠,说明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现象主要受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其各维度倦怠得分高低及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为情感耗竭>低效低能>生理耗竭>师生关系。

我区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现象较为普遍,根据男女总分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倦怠程度不一样,学生还不能通过自律来调节自身的倦怠能力,需要通过外界干预引导其逐步消除倦怠心理,需要根据性别、倦怠原因不同差异及个别倦怠程度高的特异性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干预。

在问卷调查末,开放式问题的填写结果表明,部分初三学生反应学业压力过重学生,加上自身身体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体育锻炼倦怠消极归因,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继而导致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不足,诱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倦怠趋向严重的原因。

(二)建议

一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表达情绪,多采用肯定性训练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控制消极的情绪。

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不要一味训练中考测试项目,应在体育教学遵循运动的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变性和游戏性的特点。合理运用积极评价与激励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改变以成绩决定一切的学习观念,侧重学习目标定向的培养。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树立榜样,增进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自信心,并通过教师引导,来提高学生低效低能感和成就感。

三是合理的安排课后体育锻炼的时间,注意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相结合,通过小运动量项目来缓解学习上的疲劳,如当你长时间学习时,可做一组仰卧起坐、跳绳等来调节一下心情,劳逸结合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每天下午放学时间与同学相伴,以小组团队合作练习,做有氧耐力、力量训练,促进学生的训练动力,降低训练的倦怠感。

四是建立、完善合理监督机制。利用现代的沟通工具,校方可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联系,方便学校、家长对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监督、督促,亦方便与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中考师生关系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