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 颖
为了解恐惧感的形成机制,丹麦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专门的实验。他们招募了280 名志愿者拜访丹麦当地的一座鬼屋,以观察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怖场景时会作何反应。这座游乐性质的鬼屋位于一家破旧的工厂内,有30 个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设计了不同的恐怖主题,比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幽闭空间内有演员装扮成僵尸出没。
在志愿者分组进入鬼屋前,研究人员询问每个人准备采取何种策略应对即将到来的恐怖体验,是尽量增强恐惧感,还是尽量减弱恐惧感。实验发现,那些想要尽量增强恐惧体验的人会紧盯住那些最令他们害怕的东西,而不是把目光立马移开或是想其他事以分散注意力。他们会不断暗示自己“这里很可怕、很危险”,并让自己发出惊声尖叫,所有这些举措都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害怕。而那些想要尽量减弱恐惧感的志愿者采取的行动则刚好相反。
不论采取何种策略,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量和一起进入鬼屋的同伴靠得近一些,有时甚至是手牵手。人们这么做的本意是想通过互相安慰减轻恐惧感,但研究人员指出。实际上随着紧张度的不断上升,同伴的反应可能会让恐惧感不减反增。因为你越觉得处于群体之中的自己是安全的,就越容易注意到周围恐怖的信号,这样反而让你感觉更害怕。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尽量增强恐惧感的人虽然在整个过程中遭受了更多惊吓,但出了鬼屋后的满足感更强。对于这些人来说,惊恐体验带来的并非只是纯粹的害怕,还有一种令人享受的高涨情绪。
另一项对热衷于恐怖性娱乐活动的人群所做的性格特点分析发现,喜欢恐怖片的人在经验开放性上的得分更高。这种性格特点通常被认为与智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而那些容易被恐怖片吓到的人,则在亲和性上得分更高。
科研人员相信,从惊恐体验中可以获得一种对于恐惧本身的掌控感,这正是有些人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此外,我们的大脑自有一套体验惊恐的方式,那就是做噩梦,恐怖的梦境能有助于提升大脑应对现实中各种威胁的能力。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惊恐体验带来的乐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或许与人越老越经不起惊吓、越不容易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收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