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2020-11-10 03:53田莉
康颐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

田莉

【摘要】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中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则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实施分娩镇痛。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中10min、30min、60min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第1、第2、第3产程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有效提升分娩镇痛质量并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且对于产程、新生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95

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剧烈疼痛刺激,对其宫缩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均造成较大影响,容易造成产程时间延长,甚至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对于妊娠结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分娩镇痛技术不断成熟,在产妇分娩中获得广泛应用,以往多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利于缓解疼痛感,然而起效时间相对较长[1]。近年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获得广泛应用,其优势体现在运动阻滞轻、安全性高以及药物用量少。以下将分析对分娩产妇采用该麻醉方案的分娩镇痛效果。

1  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76例自然分娩产妇,依据分娩镇痛应用情况分组,观察组:38例,年龄22~39岁,均值为(28.6±1.2)岁;孕周37~41周,均值(39.2±0.3)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妊娠。对照组:38例,年龄22~38岁,均值为(28.5±1.3)岁;孕周37~41周,均值(39.3±0.2)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妊娠。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未进行分娩镇痛,给予常规分娩处理,例如心理疏导,观察宫口扩至3~4cm,采取人工破膜法,并密切产程进展的监测;观察组则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实施分娩镇痛,方法为:观察宫口开到2~3cm,给予硬膜外腔穿刺,选择L2~3/L3~4实施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继续穿入产妇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6ug)进行注入,之后硬膜外腔实施头向置管,长度约4cm。等待约20分钟后,将硬膜外导管与自控镇痛泵进行連接,并注入罗哌卡因(100mg)+舒芬太尼(50ug)+0.9%氯化钠溶液(90ml),与电子输注泵进行连接,其中持续剂量控制为6ml/小时以及锁定时间20分钟。

1.3评价标准

(1)对比2组的中转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对比2组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情况,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3)统计2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产程中VAS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产妇产程中10min、30min、60min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产程时间对比

2组产妇第1、第2、第3产程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经历肌肉纤维拉长、宫颈扩张以及子宫壁受压等一系列过程,而上述生理现象将导致产妇出现持续剧烈疼痛,部分产妇无法耐受进而转为剖宫产,并且持续性的疼痛也将使产妇产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程时间进一步延长,甚至对母婴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通过采取分娩镇痛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感并维持其体力状况,促进产妇产程顺利进展,有助于缓解产妇分娩中的痛苦,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这也是预防中转剖宫产的重要措施。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具备显著优势,例如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程中的宫缩疼痛感,并预防中转剖宫产,在应用中可确保产妇维持清醒状态,更加有效的配合完成分娩。有报道指出椎管内阻滞对产妇子宫收缩有一定影响[2],然而该麻醉方案的应用并不会对产妇的自主活动造成干扰,同时还可满足其分娩过程中的镇痛需求,具备操作简单、作用效果确切、生效迅速以及安全性良好等优势,特别是对于母婴的不良影响微乎其微[3]。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产程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组各个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对比无显著差异,表明该麻醉方案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分娩产妇的镇痛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有效提升分娩镇痛质量并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且对于产程、新生儿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徐韬,王莉,余大松,等. 腰硬联合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的临床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861-865.

[2]张海盛,姚泽宇,白志强,等. 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原地区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研究[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4):312-315.

[3]李建. 规律间断与持续硬膜外注射分娩镇痛用于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5):444-446.

猜你喜欢
分娩镇痛硬膜外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硬膜外麻醉的质量
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