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疆地区广播节目创新研究

2020-11-10 11:21章婷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广播节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边疆地区群众对广播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创新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边疆地区;广播节目;民族语广播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53-02

一、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重要意义

广播节目是通过导线或者无线电波向广大受众传播声音的传播媒介[1]。边疆地区广播节目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体,一直发挥着向边疆地区传递党和政府相关信息以及满足当地人民精神需求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第一,边疆地区广播节目是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宣传平台。自广播节目这一传播媒体开始应用时,其主要作用就是传递我国党委的声音。通过新闻类广播节目,发挥对边疆地区的信息传播及导向等作用。长久以来,广播节目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优秀平台,将党委政府相关政策和惠民信息及时有效传达到边疆地区,对促进边疆民族团结、社會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一)满足边疆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逐渐从物质需要转化为精神需要。而广播节目作为传播力、影响力都较大的传播媒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满足边疆地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人们通过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广播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从此看来,广播节目已成为边疆地区人们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辅助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由于广播节目自身特点,覆盖面较广、种类繁多且传播信息较为真实、权威,已成为边疆地区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受众群体明确的社会教育类型广播节目更是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所以,广播节目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通过在现代农业、“一县一业”、智慧旅游等不同领域开设专业栏目的形式,将丰富、先进、实用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进而实现社会教育目标,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

(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由于广播节目是一种传统传播媒体,所以,广播节目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具有普遍性以及快捷性[2]。例如为受众出行提供天气相关信息,还能够有效提供市场经济相关信息等。不仅如此,由于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和通讯设施仍有较多短板需要补齐,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而广播节目可以使当地群众及时接收信息,极大地畅通了当地群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因此,广播节目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切实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二、边疆地区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时长短,质量较低

由于边疆地区整体的经济基础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边疆地区广播节目普遍存在节目数量少、类型单一且节目时长短的问题,进而导致广播节目整体质量较低。以云南民族语广播为例,有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傈僳语、景颇语等当地特有少数民族语种节目[3]。但每日的播出时长在40—45分钟之间,播出时长占全天时长还不到十二分之一。其中新闻信息播出时长为15分钟、20分钟的文艺节目,10分钟的专题节目。10分钟的专题节目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科技等。加上重播的时间,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仍是极少,且内容极为单一。由于其播出时间短,极易造成受众错过播放时段,无法进行收听。而且,广播节目的定位主要是传播国家相关信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但过于注重这方面导致节目信息传播较为单一,长期以往,则会导致边疆地区人们收听兴趣的降低,进而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也影响节目收听率。

(二)广播节目传播单向化

从当前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单向化特点,互动性较差。既无法切实掌握当地人民的需求,也无法接收到人们对广播节目内容或形式上的反馈,导致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的个性化需求。现阶段,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工作者对待该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定期派出采编团队深入基层进行采访报道,获得鲜活的新鲜素材。该方法确实缓解了这一问题,对于县级或是市级的广播节目工作者帮助较大。但对于省会城市而言,该方法则较为困难。主要是对于省级城市来说,深入基层的次数较少,且由于基层群众人数较多,无法进行切实有效的采风、反馈工作。这就导致与受众的有效交流较少,无法切实把握受众的精神需求。而且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给予受众的反馈渠道有限,无法进行切实有效的反馈。久而久之,受众逐渐打消了反馈的念头,无法促进广播节目的发展,而节目也就无法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广播节目制作的人才不足

对于边疆地区的广播节目来说,不仅存在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更重的是相关人才的缺失。经过相关调查资料结果表明,人才缺失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边疆地区广播节目质量的提高。在进行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需要掌握汉语以及民族语,并且还要熟悉掌握文字的书写方式。此类人才本就稀少,又由于边疆地区无法给予此类人才合理的工资或是补贴,导致人才留不住。因此,现阶段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制作人员面临的现状就是,年龄偏高的工作人员即将退休,合适的人才招聘不到。

三、研究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创新措施

(一)优化节目质量,科学调整节目比重

广播节目是边疆地区人们农业信息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为有效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和收听率,应对广播节目的质量进行优化、创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节目播出信息的重点,进而更好地满足当地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转向为有效信息的传播渠道。现阶段,我国边疆地区的广播节目栏目过于固定,主要是新闻、专题以及文艺等,这大大削减了当地人民对广播节目收听的兴趣。同时,由于时间较短,限制了广播节目在内容以及形式上的创新,妨碍了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该问题,仍以云南地区的民族语广播节目为例。云南民族语广播中,农业科技节目占比较少。为此,在节目的整体时长无法增加的情况下,为有效提高广播节目在云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我国政府以及云南省都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其内容均旨在建设民族语广播节目。我国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信息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其产业升级。并根据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提高双语的普及力度,加强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云南省当地政府在各项政策中,也提到要加大播控建设的投入。经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广播节目的种类与质量大大提升,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实现了广播节目的转型发展。

(二)整合媒介,拓宽宣传渠道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视频、平面等过去仅仅在电视媒体和纸媒上运用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广播传播中来,有效拓展了广播的表现力、传播力,大幅提升了广播融媒体节目的吸引力。

同样以边疆地区的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为例,作为一个主攻时政新闻的频率,仅靠与电视和报纸、地方政府网站同质化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云南具有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地理和气候多样性等鲜明特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从发展末梢跃升為开放前沿,新事物、新观点、新成就层出不穷,加之云南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涌现出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典型事例,为广播新闻宣传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素材。当地新闻频率紧紧扣住党委政府发展重点,打造了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专栏《畅听东南亚》,直接锁定自贸区、边境合作区等开放前沿地带,讲政策、说发展;针对全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开办《人才风景线》栏目宣传招才引智的好政策和成效,助力政府“抢才大战”;“一号难求”的全省三甲医院专家教授做客直播间开讲《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质量强省路上,《天天315》为维权者撑腰壮胆……这些节目,不仅在传统的广播节目中推出,还在手机客户端和网络客户端推出。过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固定且难以保存等弱点劣势,通过整合媒介、创新发展思路的“小步快跑”这一措施得以解决。

与此同时,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为广播节目的宣传、咨询以及反馈提供了有效平台,畅通了媒体接收受众反馈的渠道,更有助于策划和采编人员准确把握受众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节目架构。

可以说,这一举措推动了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快速

发展。

(三)加强人才的定向培养,促进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人才问题一直制约和影响着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发展。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招才引才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的人才入边疆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现阶段,培养精通汉语与民族语的人才主要是在民族类院校,具备新闻专业或是传播学专业的学校不一定设立民族语,所以,可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可通过2+2联合培养并实行双学位的模式,选拔、培养擅长双语的优秀人才。同时,各地广播电视台还可以与院校达成合作,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进而在节目创新方面为广播节目的制作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边疆地区广播节目应跟紧时代的脚步,进行合理的创新。通过调整节目重点、播放时间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整合媒介,提高信息传播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加大节目的创新力度,进而促进我国边疆地区广播节目的稳定

发展。

参考文献:

[1]恩和巴雅尔,那日苏.探索民族语广播电视周边传播路径 提升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能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1):18-20.

[2]李建文,章婷.困境下的变革:民族语广播的时代转型与功能重构[J].新闻研究导刊,2018,9(7):246-247.

[3]陈全斌.浅谈民族地区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崇左市壮语广播电视发展为例[J].视听,2018(3):36-37.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广播节目
用受众思维看广播节目转型升级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日的创新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