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多元化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2020-11-10 11:20杨莎刘襄河甘蓉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

杨莎 刘襄河 甘蓉军

[摘要]国内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因未构建校企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产业链对接不紧密、师资队伍薄弱、开放程度及功能发挥不足等,导致产教融合不畅通。“一园区六中心”模式,对接现代农牧产业链,建设多元化共享型实训基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中西部地区输送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一园区六中心;农牧产业链;多元化共享;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为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年5月构建了以畜牧兽医专业为示范、由现代农业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电子商务等组成的畜牧兽医专业群,是学校“双高”建设的同步建设专业群。该校在分析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畜牧兽医专业群“一园区六中心”多元化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以期为中西部地区输送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1国内外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1.1国外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产教融合状况

目前,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涉农专业实训基地是由国家宏观管控,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基本上实现了产教融合。典型模式包括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1]。

1.2国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产教融合状况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因受地域、校企合作紧密程度、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训基地建设成效差异化明显,产教融合不太理想。国内实训基地模式有政府扶持多方共建型、依托龙头企业校企共建型、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等。

2涉农专业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不畅通的缘由

2.1未构建校企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涉农专业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受行业背景、传统观念、企业参与度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国家虽有相关扶持政策,但执行度不高,企业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校企合作平台因功能单一、范围过窄、合作不稳定等,不能满足校企良性化和持续化合作的需求;企业不能从学校招聘到所需人才,校企无法协同发展。

2.2基地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紧密

当前涉农专业的实训基地基本都是对接某一产业,不同专业间的资源共享度不高,校内硬件设施无法100%对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开发的实训项目未能体现现代农牧产业链中岗位职业能力,实训内容未按照工作过程系统设计,导致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均比较单一,适应不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需求。

2.3涉农专业师资队伍相对于薄弱

受传统观念、涉农专业生源不足、生源质量层次不齐等条件的限制,涉农专业的教师相对比较薄弱。一是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层次不齐,老龄化比较严重,知识结构更新困难,动手操作能力退化,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不能胜任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二是中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理论知识储备多,但技术技能水平不高,缺乏职业教育经验。三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与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

2.4实训基地开放程度及功能发挥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践教学,其余时间很少有人问津;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虽对外开展一些技术服务,但涉及范围较窄,影响力较小;技术攻关、社会培训、产品研发等功能开发不够。

3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3.1为培养现代农业产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所需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定位在为中西部地区培养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对接产业链用人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高水平共享型实训基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践、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功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3.2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发展所需

产教融合依赖于政府统筹规划,政校企行多方联动,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政校企行乡多方共赢,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最终实现人才技能培养的贯通。

3.3为增强畜牧兽医专业群的引领辐射所需

以共享型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优势;以共享型实训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群社会服务职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4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路径分析

利用政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以资源整合互补、基地共建共享为原则,以现代农业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要求为依据,以服务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为目标,系统设计畜牧兽医专业群“一园区六中心”实训基地。

4.1构建校企协同发展的合作共建机制

依托湖北省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襄阳市农业行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委员会,“校地企”联动,建立共建、共享、共育、共管的实训基地,打通开放型的资金筹集渠道、明确利益相关方职权利关系,完善合作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人才培养共育”、“运行过程共管”、“校企协同创新”的协同发展合作共建机制。

4.2建设“一园区六中心”的实训基地

4.2.1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增强学生兴农信心。联手中国有机谷(湖北襄陽)与中国农谷(湖北荆门),以绿色健康理念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师生通过在园内开展有机种植、绿色养殖、安全加工和网络销售等实践操作,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新理念,增强学生科技兴农信心,使其成长为中西部地区现代农牧业的高端人才。

4.2.2建设农耕文化体验中心,培养学生爱农情怀。与卧龙山药特色小镇合作,建设呈现汉江流域厚重农耕历史文化遗产的农耕文化体验中心。农耕文化体验中心由农事农耕区、民俗生活区、农技体验区、未来农业区组成。运用实物、场景、现代信息技术等表现形式,展示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和发展轨迹,弘扬中华民族先祖的圣贤精神,培养学生爱农情怀。

4.2.3建设农业综合技能共享型实训中心,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对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引入先进设备与仪器;以现代农牧产业链中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销售等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开发实训项目;按照工作过程系统设计实训内容,使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4.2.4建设鄂西北动物养殖与疾病检测技术实训中心,对接养殖与防疫环节。以鄂西北动物疾病检测中心(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附属宠物医院为基础,与正大、大北农等企业共建校内有高水平专业实验室、校外有示范性养殖基地组成的开放型实训中心,开展养殖技术研发与推广、动物疾病检测与防控等技术服务和育人工作。

4.2.5建立汉江流域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对接农产品加工检验环节。与襄阳市公共检测中心、襄阳正大食品公司合作,共建集农产品新品开发、加工工艺设计、食品安全检测实训中心,力争取得国家CMA认证授权,成为汉江流域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4.2.6建立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实训中心,对接农牧产业链物流营销环节。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基础上,依托京东、阿里、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建设集新媒体运营、网络美工、仓储物流、网络销售于一体的“农村电商综合实训中心”,承担农产品网上店铺运营和网络客户服务等功能,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示范实训基地。

4.2.7建立襄阳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心,对接农牧产业链休闲服务环节。与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襄阳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共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心,做好村镇规划、居民区设计、环境美化等工作,助推襄阳市美丽乡村建设。

4.3打造全员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

4.3.1院士引领,打造专业群领军人才。依托学院院士工作站和襄阳市农科院院士工作站平台,选聘1-2名专业带头人为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拜院士为师,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提升培养对象教育教学、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

4.3.2帮带助长,培育“三名三秀”师资队伍。发挥专业群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沃野·星创空间等平台,鼓励教学与技能新秀开展教科研与社会服務,使之成长为教学与技能名师;在名师引领下,通过进修、国外访学、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等,促进优秀专任教师成长为教学、技能与德育新秀。

4.3.3多措并举,建设全员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畜牧兽医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省级)作用,专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4.3.4德能优先,选聘和培养优秀兼职教师。创新“1+N”师傅团队组建模式,完善兼职教师遴选与考核制度,兼职教师优先从企业博士团队中选聘,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等,提升教科研水平。

4.3.5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管理队伍。加强培养校内管理人员。实训基地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融合,引入“6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激励管理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引进校外高水平管理人员,进入实训基地开展工作。

5结语

随着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国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园区六中心”共享型实训基地将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搭建中西部地区农牧业优秀人才培育高地,助力中西部农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波,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5(01):12-13.

[2]汪临伟,李良仁.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8):44-45.

[3]刘合行.美国职业教育开放性办学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6):89-93.

[收稿日期] 2020-06-01

[基金项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科研课题(课题编号:XZZX201948)。

[作者简介]杨莎(1984-),女,湖北襄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数控实训与数控人才培养方法探讨
实训基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研究
浅谈偏远地区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
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