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嘉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01
摘 要 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实践环节薄弱、课时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制约。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师资素质,规划合理的课时安排,以及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 报关实务;实训基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01-02
1 引言
报关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专业课,不仅包括以《海关法》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涵盖报关流程、进出口税费以及报关单填写等实际操作内容。近十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使得对报关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一些重点本科院校也调整教学计划,仿照高职院校开设报关实务课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授课效果,让学生全面掌握海关知识,本文对新时期本科重点院校的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2 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
实践环节薄弱 报关实务是《海关法》在实践中的体现,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报关实务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未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而是片面强调培养所谓“重基础”“宽口径”的高级复合型或研究型人才[1];
2)实践教学部分少,实践教学周期短;
3)考核重点偏重于理论基础内容,很少涉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教学方法单一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报关实务的很多内容涉及《海关法》的条文,内容过于繁杂晦涩,很多学生反映理论性太强,学起来枯燥乏味。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仍以自我为中心,施行拘泥于教材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习兴趣不浓。
课时量不足 由于是新增的专业课程,报关实务的课时量非常有限。以太原理工大学国贸专业为例,由于公共课在四年本科培养计划中占据很大比例,致使报关实务课程所分配的课时量非常有限,只有32个课时,对于报关实务课程来说显然不够,而其他兄弟院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2]。
对于实务类课程而言,有限的课时量很容易逼迫教师压缩甚至取消实践环节,而把重点放到理论讲解上,致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 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体,统筹安排。一方面要适当增减理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合理组织理论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地位,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要完成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向学习的培养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拘泥于教材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给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证明,通常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通过“兴趣教育”“案例教育”等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课堂授课效果[3]。就报关实务课程而言,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详细阐述“海关概述”“报关管理制度”等政策法规的内容,而是把知识要点罗列出来,由学生课后自学相关内容;在下堂课的时候,教师列举数个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再总结讨论内容并纠正其中的错误理解。教师还要实行情境教学,让学生选取报关过程中的角色,模拟报关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报关实务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就必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改革,形成科学完善的体系。
一方面将报关实务的课堂教学与模拟实验室相结合,充分利用好校内模拟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模拟仿真实验应该与实务课堂教学同时进行,要在完成一个实务环节的授课之后马上开展该环节的模拟仿真实验,这样可以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报关环节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教师还能通过学生的实训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授课进度。
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企业进行联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既能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今后的工作环境,也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操作水平。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往往受制于外贸企业的参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院系、学校三方共同努力进行建设,不仅要拓宽实训基地的分布面,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环境,还要制定合理的实训制度,保障实训有效开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报关实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提高既有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组建一支报关实务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很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引进校外报关实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提高既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既有教师是主力,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相关外经贸企业,结合进出口业务的实际,强化报关教学的实践性,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以适应国际贸易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2]。同时,教师要对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其体现在实践教学教材编写中,使报关课程体系更加完善[3]。校外兼职教师可以作为有力的“板凳替补球员”,让他们现身说法,分享报关心得体会,拓宽学生的视野。
规划合理的课时安排 报关实务课程的课时安排应该充足合理,笔者认为50~60个课时量是比较适宜的,既能满足课堂理论教学,又能充分保障学生的实训。
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 报关实务课程的考核要摒弃期末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传统方式,单一的书面考试只能测试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有效评判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是在考试之前对知识要点简单突击背诵一下,也有可能通过考试,而这样为了应付考试的短暂记忆不仅容易忘记,也缺乏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平时课堂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成绩评定体系。平时课堂成绩既要包含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也要反映他们平时出勤率等遵规守纪的情况。实训成绩要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期末考试成绩要重点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只有建立这样综合成绩评定体系,才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郭金刚,师国敏.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5):62-63.
[2]陈龙江.普通本科院校报关实务教学中的困境与化解之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6):93-96.
[3]高盘量.兴趣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
200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