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奶牛饲养管理关键点

2020-11-10 08:55
中国奶牛 2020年9期
关键词:干草酸化犊牛

(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402)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奶牛产奶水平大幅度提高,部分牛场奶牛单产可以达到13t。优秀的后备牛是奶牛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奶牛在后备牛阶段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泌乳系统等是否得到充分发育是影响奶牛转群后的产奶量乃至终身产奶量的关键,也是影响牧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国内普遍认为后备牛为出生后到第一次分娩的牛,该阶段持续22~27个月龄。加强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整个生命周期生产潜力的发挥和生产性能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生产中将后备牛分为0~2月龄哺乳犊牛阶段、3~6月龄断奶犊牛阶段、7~13月龄育成牛阶段、14月龄至转群前青年牛阶段[1]。本文根据后备牛的不同生长阶段,从饲养管理角度阐述后备牛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点。

1 哺乳犊牛

1.1 出生后一小时罐服初乳

为了增加犊牛的抵抗力,尽快建立起被动免疫,必须给初生犊牛灌服优质的、充足的合格初乳。研究发现,犊牛刚出生时对抗体的吸收率最高,平均为20%,随后逐渐降低,出生24h以后抗体吸收能力消失。因此,生产中要求出生1h内给犊牛灌服初乳,灌服量一般为4L;对于体重≤30kg或体弱犊牛,应按体重的8%~10%灌服初乳。

1.2 尽早饲喂开食料

犊牛出生后三周就有了反刍行为,此时如果只让犊牛采食牛奶或代乳粉,则瘤胃相对于皱胃体积较小。犊牛饲喂液体饲料的时间越长,对瘤胃的生长限制越大。尽管犊牛生长速度很快,但是瘤胃发育不完善,断奶后会因瘤胃发育不足导致生长率下降,甚至影响瘤胃终身发育。

研究发现,提早补饲开食料有助于犊牛瘤胃发育。在这一阶段,由于瘤胃及其微生物区系还没有发育成熟,纤维素在瘤胃中的消化程度有限,因而饲喂长干草对犊牛瘤胃功能的发育不如精料有效,而且还会限制犊牛的采食量。所以,饲喂犊牛的开食料应该选择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饲料,但是还必须含有足够的可消化纤维,以支持瘤胃发酵的正常进行。因此,此阶段的开食料一般采用可消化纤维含量高的谷物为原料的颗粒料。

1.3 合理的断奶时间

断奶过早会导致犊牛瘤胃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开食料,容易造成体重不达标,生长停滞;断奶过晚,犊牛采食过量的牛奶或奶制品则会造成瘤胃发育缓慢,因而合理的断奶时间是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关键。生产中犊牛断奶需要综合考虑犊牛断奶前的体重、身高和健康状况。一般,以犊牛连续采食精料量达1.5~2.0kg/d[2],且体重达到初生体重的2倍为犊牛断奶标准,当前部分牧场犊牛断奶体重可达到100kg以上。

1.4 做好断奶过渡

在犊牛断奶前一周开始逐渐减少喂奶量,每天由原来饲喂三次,改为饲喂两次,三天后改为饲喂一次,以促进犊牛对颗粒料的采食。完全断奶后,应将犊牛继续留在犊牛栏中饲养3~7d,饲喂与原来相同的开食料。同时还要减少外部环境变化,避免对犊牛形成刺激,以保证犊牛平稳过渡。

由于犊牛断奶转圈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原体,而且可能因饲料类型的改变而产生应激,使其免疫系统受到压力,导致断奶犊牛特别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只有健康的犊牛才能断奶[2]。

犊牛断奶后进入的第一圈牛群对其适应集体环境是最重要的。大群和小群的饲养方式和管理有很大不同,对犊牛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生产中建议先将断奶犊牛放在小群进行饲养,以方便饲养及管理。要做好圈舍的通风工作,以降低犊牛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此外,断奶过渡圈应每日清扫、消毒,以减少粪便中支原体的污染。

1.5 饲喂酸化奶

现代化牧场生产中为了减少人工费用支出,在犊牛饲喂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饲喂器饲喂酸化奶模式。酸化奶是以牛奶或稀释后的犊牛代乳粉为原料,通过添加食品级酸(如甲酸),使牛奶的pH值降至4~4.5范围内,形成不利细菌生存和繁殖的酸性环境,经过10h酸化后,形成可供犊牛采食的奶制品。酸化奶的pH值一般在4~4.5之间,pH值偏低酸化奶的适口性不好,偏高则杀菌效果不好。牛奶加酸后需放置10h左右,其主要目的是充分杀菌。放置期间要进行搅拌,需保证牛奶不分层,一般每天搅拌3次。利用代乳粉制作的酸化奶,常温下可直接饲喂犊牛,无需灭菌[3]。

通常在犊牛4~6日龄时开始饲喂酸化奶,但需注意,从饲喂牛奶过渡到饲喂酸化奶需要循序渐进,突然转变可能会增加应激引起营养性腹泻。使用酸化奶一般采用群体饲养方式,自由采食酸化奶,势必会造成犊牛断奶时颗粒料采食不足,造成断奶时断奶应激比较大。因此生产中最好采取小群饲养,将体重、日龄相近的犊牛放到一起,10~15头/圈,根据体型大小及时调整,避免犊牛断奶时采食颗粒料不足。

2 断奶犊牛

2.1 掌握好颗粒料与干草饲喂量

为了促使断奶犊牛能健康生长发育,培育瘤胃功能进一步发育,在饲喂时候一般饲喂颗粒料和优质干草。颗粒料具有消化率高、营养全面丰富、能减少犊牛下痢、使用方便及有助于犊牛瘤胃发育等优点。但在饲喂时要注意饲喂量,饲喂过量会使犊牛发生胃胀气,导致消化不良。优质干草有助于微生物群系在犊牛瘤胃中提早建立,从而帮助犊牛提高消化能力,但是由于犊牛瘤胃发育还不完善,难以消化过多干草,因此优质干草饲喂量每头每天应控制在1.5~2kg以内[4]。

生产中为了保证犊牛获得理想的日增重与瘤胃发育,颗粒料的饲喂量可保持在2.5~4kg/(头·d),优质干草的饲喂量为0.5~1kg/(头·d),4~6月龄的犊牛可增加到1kg。燕麦是理想的优质干草,具有甜味,适口性较好,但不宜自由采食,自由采食会造成犊牛腹泻,甚至出现“草包肚”。因此,生产中建议将燕麦干草与颗粒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饲喂,也可将燕麦干草分批次饲喂,以保证燕麦干草的饲喂量。

2.2 做好日粮过渡

犊牛7月龄以后转入后备牛舍,生产中主要以采食大量的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犊牛因瘤胃空间小,采食青贮料容易造成瘤胃酸度过低,一次饲喂大量青贮饲料会造成犊牛消化不良,出现营养性腹泻,因此,应提前在转群犊牛的日粮中加入少量青贮,缓慢过渡。

2.3 定期称重

生产中需要定期测定犊牛体重,以根据犊牛体重情况来了解生产中的管理水平,并根据犊牛体重、个体大小调整牛群,以避免犊牛出现争斗现象[5]。此阶段管理目标为,犊牛2~4月龄日增重应达到950g以上,4月龄平均体重达到150kg。

3 育成牛

此阶段牛只的消化器官已发育成熟或近成熟,又无妊娠和产乳负担,生产中容易忽视或放松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导致日增重下降,不能按时达到体尺、体重等指标,造成体成熟及配种月龄后移,从而大大增加了育成牛的培育成本,造成经济损失[5]。生产中应加强对育成牛的饲养,使育成牛尽早进入成熟期,提早配种。

3.1 合理使用青贮饲料

因青贮饲料成本较低,牧场往往在奶牛日粮中使用大量的青贮饲料。但过多使用青贮饲料反而会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因青贮饲料的pH值较低,过量饲喂会造成育成牛腹泻,引起采食量下降;另一方面因青贮玉米含有淀粉,日粮能量过高,会导致乳腺发育受损和后续的产奶量降低。因此,生产中应控制育成牛的青贮饲料喂量,建议使用量不超过12kg。

3.2 及时调群

该阶段个体之间会出现差异,在饲养过程中应及时调整牛群,确保一个圈舍内的牛体况均匀,体型大小均匀。应尽量把年龄、体重相近的牛分在一起,使同圈舍的牛月龄差异不超过1.5~2个月,活重差异不超过 25~30kg[4]。

4 青年牛

4.1 控制体况

研究表明,当奶牛体况评分从1到3时,产奶量快速增加,到大约3.5时达到峰值,当体况评分大于3.5时,产奶量下降[1]。对于后备奶牛而言,体况评分过高会降低生产性能,当体况评分>3.8时会增加产生代谢问题的危险,对生产不利。因此,生产中建议对青年牛进行体况评分,及时调整日粮配方,避免青年牛体况过肥。表1为后备奶牛不同阶段体况评分推荐值。

4.2 满足产前60d母牛营养需要和肢蹄维护

青年牛在怀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生长发育,因此营养物质既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也要满足青年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建议产前60d精料每头每天2.5~4kg,干物质达到11~12kg/d,粗蛋白水平为14%~15%,日粮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也可以饲喂成母牛干奶料[7,8]。

怀孕7个月以后要做好临产前准备,需要与其他青年牛分开饲养。同时青年牛长时间处于泥泞或不平整路面,会造成部分牛只在转群后出现肢蹄病而影响产奶量,因此建议在此阶段前对青年牛进行一次修蹄。

4.3 适当增加产前21d母牛的营养浓度

青年母牛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低,产前容易造成严重的能量负平衡,因此生产中需要提高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浓度。研究表明,给青年牛适当增喂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可增加产后产奶量和乳蛋白产量。生产中青年牛围产前期饲料粗蛋白浓度应达到15%,能量浓度(NEL)应达到1.62Mcal/kg。此阶段应主要饲喂优质牧草增加能量浓度,如发酵碳水化合物的采食量增加太快,反过来又会影响瘤胃发酵和干物质采食量。同时,生产中建议将围产前期青年母牛与成年母牛分开饲养,以避免造成应激。

5 后备牛生长性能推荐表

规模奶牛场要加强对后备牛尤其是对犊牛的培育。只有优秀的后备牛才能充分发挥出奶牛以后整个生命周期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性能,为奶牛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表2为不同月龄后备奶牛体系和体尺推荐表。

表2 不同月龄后备奶牛体重和体尺推荐表[6]

猜你喜欢
干草酸化犊牛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不同酸化剂对畜禽养殖粪水无机氮形态转化的影响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酸化温度对玉米秸秆厌氧水解酸化性能的影响
Around the Farm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