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20-11-09 15:56殷丽萍
文存阅刊 2020年19期

摘要:优秀文学作品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功能,具有道德规范的功能,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好的载体。探究优秀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意义,研究优秀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将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效。

关键词: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道德观念是文化的一部分;从形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从行为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着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内容、以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为途径,践行着“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

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北宋文学家周敦颐提出过“文以载道”,明确了文章是道的载体,文章表达道理传达精神。他将文章比作车子,将道理比作车上的货物,用文学的车,载着道理的货物能到达目的地。这个比喻非常形象,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的思想道理中潜移默化地深受熏陶和感染。领导曾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功能。深入研究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效。

一、优秀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意义

1、优秀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高度契合,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有三“重”:重“和”、重“人”、重“德”。“和为贵”,儒家文化追求美的理想;“和为乐”,道教文化追求乐的最高境界。“和”于已于家,追求和谐、崇尚和平。“仁者人也”,于己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情怀是重“人”的体现。重“德”,注重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为修德,“士不可不弘毅”、“必先苦其心志”;践行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些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凝聚在浩瀚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奋进精神;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有重德修身、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这些精神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高尚的审美观念,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起着很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作用。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富有美感的文学作品更能让学生在“小故事,大道理”中自我悦纳,心灵获得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优秀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能实现有效的协同育人效果。

2、优秀文化作品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阐释的方式,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学习主体的接受心理和学习效果。好的教育,注重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巴赫金说过:“道德主体在对话性交往中成长”。优秀文学作品提供对话式教育内容,可以用情境教育法,如用一个小故事、一段新闻、一张图片、一个情景剧、一段视频等,给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过程,入境中的人会形成多向的对话,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接纳,真正实现内化。优秀文学作品提供自主学习模式,信息化教学时代,借助手机,可以随时阅读文学作品,开阔视野,获得精神的成长。当你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你会很感慨:一个“极端瞧不起别人温情”、脾气很坏的老贝尔曼,听说病床上的年轻画家琼珊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寒风中的最后一片叶子时,又是怎样的想法能让他冒着凄风苦雨为琼珊画上最后一片叶子?活着很美好,老贝尔曼给了琼珊活着的希望,而自己却因淋雨病情加重而死去。这片叶子铭刻在每一个读者心里,它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可见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无处不在,它的思想教育功能无法估量。

优秀文学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方式走向隐性化,融入在文化之中,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接受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1]

二、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领导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道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能较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价值导向功能

优秀文学作品中孕育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从《蒹葭》艰难中执着的上下追寻,到《湘夫人》相见无期江边徘徊的坚守,阐释着对美好事物不断为之奋斗的执着精神;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志,到《蜀相》中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痛惜,唱响的是在国运艰难时报国无门的志士仁人的爱国心声;从高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的渴望统一,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无不弘扬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根和魂。年轻的一代,肩負着强国的重任,要“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能更好地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当代青年,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却面临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成长中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精准滴灌”。以优秀文学作品为载体,传递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

2、道德规范功能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含德之至,莫逾于道。”古人修德,从不逾越道德规范,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今之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此八字,也是当今青年学生应自觉践行的共同价值追求。

“道德价值总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最为有力的纽带,是决定文学向审美精神高层迈进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现实基础。”[2]可见,道德价值通过文学更容易引起人们对道德的思考。以文可以养德,以规可以促德。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爱尔兰诗人叶芝,借助“野天鹅”的形象,抒写了爱尔兰革命志士奔赴战场,投身伟大的祖国解放事业,他用“始终充满灵感的诗”,“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郭沫若通过“炉中媒”,唱出“要我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热情”、“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愿为祖国和人民“不断燃烧”的爱国情怀;印度的泰戈尔,借“夏花”,激励着年轻人“生如夏花之绚烂”,活著要倾尽自己的美丽,释放自己的个性,活得有意义有价值;钱钟书《论快乐》中启迪我们“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所以有颜回处困境中“不改其乐”,人生的奋斗虽苦犹乐。这些爱国的情怀、人生的意义、乐观处世的心态、奋斗虽苦犹乐的态度,如春风化雨,一点一点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规范道德行为。

3、隐性教育功能

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隐性教育,通常巧妙地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或借用隐蔽的载体,以无痕的方式让被教育者自主、能动地接受教育。它“具有鲜明的地位平等、内容潜在、实现价值渗透、熏陶感化、行为规范和情感激励等功能,有力促进、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3]。

“空白”艺术,使作品极富张力。它召唤着读者去揣摩“言外之意”,极富吸引力。如《蒹葭》中的“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如此真切如在眼前,最后追寻到了吗?文字没有交代,这就是留白。有人读出“可望而不可即”的伤感美;有人读出虽“可望而不可即”,但坚持不懈追寻的过程很美;有人读出人生就是这样,要为着一个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过程重于结果;有人读出每一次追寻“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说明目标越来越明确,成功就在眼前。一个结尾的“空白”艺术,留给读者无穷的阅读审美感受,追寻、目标、奋斗、矢志不移、坚持不懈、人生等文学元素,原文中都未提及的内容,皆以隐性的方式植根在读者的心里。文学作品能让人心动,让人经受灵魂的洗礼,让人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优秀文学作品的隐性教育功能是强大的。

优秀文学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形成协同效应。在知识的传授中,实践价值引领,凸显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中,能发挥“以文化人”的思想教育功能,实践“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探索,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年.208.

[2]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56.

[3]王静、常宇靖.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66.

作者简介:

殷丽萍(1973年-),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