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11-09 03:15方嫦青
文存阅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要:正处在青年成长期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往往伴随着出现过度的紧张焦虑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较为不利。本文就大学生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压力;紧张焦虑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内容之一。正处在青年成长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水平还不高,若没有合理的方式应对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和焦虑问题,很容易导致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他们亟需科学的指导来引导他们理性应对学业压力引起的各类问题。

一、大学生学业压力来源分析

对大学生来说,中小学阶段更多的是灌输式教育,家长、老师的关心和管理是全方位的,学生的学业目标也较为单一;进入大学校园后,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由被约束式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化,且大学学习的课业总量和难度都较之前有所增加,学生在转换和适应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学习压力。通常来说,适度的学习压力能够良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未合理疏解,或者感受到过大压力时,学业压力就会变成学习负担,继而造成负面影响,如紧张、焦虑等,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情况下甚至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往往来自两方面,自我压力和外界压力。自我压力主要由大学生自己所引起的压力,例如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对专业不感兴趣等,导致学业不理想。外界压力则是主要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压力,例如家长期望过高、课业任务过于繁重、专业知识学习难度大等。

二、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分析

学习紧张焦虑是学生由于内心某种矛盾而产生的不安或不愉快的心理反映,它是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一种特定状态。通常来说,适度的焦虑和适度的紧张可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使压力转化为动力。但是,过度的焦虑,如过度紧张、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失眠等现象,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自我管理和目标缺失

大学的学习生活以自律为主,自我管理尤为重要。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会因为远离父母的管束,追求自由的大学生活,再加上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很容易陷入迷茫的状态。同时,因目标的缺失,学习的动机不再明确,学习意念下降,学习不再是个人的重心,而是陷入打游戏、追剧、社团工作等业余生活中,甚至借此逃避学业,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落千丈。当面临择业时,由于学业不精、目标不坚定等原因,就业的压力感受明显,对就业的忧虑转化成了紧张焦虑的心情。

(二)个人兴趣与专业兴趣冲突

在专业学习中,一部分同学因为所学专业兴趣与个人兴趣相差过大,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放弃学业上的努力,投身于个人兴趣。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升入大学之初,便因家长建议、专业调剂等因素,不得已选了非自己心仪的学校及专业,因此对于所学的专业,表现出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又因没有非常明确的兴趣或转专业目标,因此错过转专业的机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学生的专业兴趣更加低下,从而导致学业更为不理想,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学业压力转化成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对于学业成绩的焦虑

大学的平时授课内容量大,需要课后复习时间较多,考试和考查科目较多,但是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缺乏自律,停留在表面学习,如上课玩手机、课后不复习、考试靠突击,导致期末阶段的紧张焦虑情绪表现更为明显。甚至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把考试结果看太重,一到考试期间,总担忧考试是否会挂科,无法专心备考,表现焦虑不安。

(四)家庭压力过大

很多大学生并不会主动与家长交流自己在学校的真实学习情况,原因在于家长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将厚望寄予到学生身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习惯了将家长的期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一旦学业成绩不好便会产生辜负了家长期望的心理。因此,在大学阶段,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依然会在学习中表现得过度紧张和焦虑。

(五)未来就业压力

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于升学过程中的专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学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受到较大的就业压力从而反作用于学业。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选择的专业社会需求不高,学长学姐的待业人数不断增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会降低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大部分学业成绩不理想,对专业了解不够的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迷茫和担忧很容易转化为紧张焦虑的情绪表现。

三、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的疏导策略

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在保持和提升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过度的压力则会负作用于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心理素质的水平还不高,很容易走入误区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方式来应对学业压力引起的紧张和焦虑问题,在此提出几点疏导策略。

(一)强化自我管理,正视学业压力

在大学阶段,許多学生都因着远离父母管束,但又无法良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当他们面临学业压力时,都抱以消极态度,“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并放纵自己沉迷于业余的爱好,长此以往,学业的压力更加导致了学生的紧张焦虑。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在大学的始业教育中加入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以讲座、课程、座谈等形式,传授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同时,还应该在期中、期末考试的关键节点或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学业压力,合理正视学业压力,将其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明确学业目标,增强学习意志

进入大学,老师的耳提面命、谆谆叮嘱减少了,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学业变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门,而不再是全部,此时,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学业目标。针对学业目标不够明确的学生,高校教师应该借助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朋辈效应等引导学生确立学业目标,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减轻学业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提供情感支持,提升学业信心

在面对学业压力时,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和同学交流少,且心理承受能力弱,当学业成绩不够理想时,常常出现自卑、焦虑的情绪,同时因不善于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来纾解个人情绪,从而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情感支持、缺乏自信心。因此,高校教师在帮助这类学生时应着重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情感支持,可以借助自己的经历、列举学生的案例等方式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与家长定期和学生谈心谈话鼓励学生多尝试积极的心理暗示,强化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正视学业压力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

(四)培养专业兴趣,加强未来规划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对专业兴趣度较低的同学往往会因为学业不理想而紧张焦虑,在短暂的努力之后,认为无法改变现状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转而投身于个人兴趣。此类情况产生后,往往辅导员老师的疏导和苦口婆心的劝说所起到的作用收效甚微。此时,可借助担任教学课程的专业教师或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来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专业前景分析、社会需求分析等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兴趣的培养,通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专业兴趣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学习压力会转变成学习负担,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问题,极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合理措施科学引导,合理疏解学生的紧张焦虑问题,防止转化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95后”大学生学习焦虑问题研究.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38(04): 112-114.

[2]李湘婷, 王稼嵘, 刘华楠. 关于大学生学业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7): 408-409.

[3]张树凤, 张艳,王惠. 基于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现代职业教育. 2020年30期 第218-219页 .

[4]馬伊琳. 学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 才智, 2019, (13), 106

[5]刘如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10): 30-31.

作者简介:

方嫦青(1991年-),女,汉族,浙江淳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