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数感的培养

2020-11-09 03:15耿新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

耿新华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它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小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锻炼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最根本的目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数感;培养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脚步的日益推进,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数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数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情境中渗透数感

小学生的数感是在数学学习中反复的练习运用形成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两者的联系是紧密的。因此,小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并联系课本,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可以采用学过的各种知识解读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突破他们的内在潜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举例来说,在学习重量单位的时候(克、千克、吨),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在课堂上让学生“掂一掂”再“称一称”,对两者的差距进行记录,认识重量。学生对重量的感觉和实际的理论的联系就是数感。这样新奇的方式和真实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中体验数感

之前有这样一句名言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这句话也点明了数感的重要性。即“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数感究其根本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直接感受,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所以这些感触就给小学教师提供了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探究,根据一些生活常识,查看课本联系数学内容理论,实现两者的理解认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这样就会逐渐地建立数感。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钟表认识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内容,不仅是知识上的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大家在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努力思考。积累学生的答案:一分钟可以读一段优美的课文,可以进行120次跳绳,可以踢30多次毽子,可以做30个仰卧起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在一分钟内穿衣服,可以在一分钟内扫地,可以在一分钟内做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一分钟整理书包,一分钟整理床被,让学生学会规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通过学习时间规划《愉快的六一节》的一天。这样从数学到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认识时间,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三、通过数学运算培养数感

在数学中最常见的是运算,运算的方法有三种,即口算、笔算、机器算。但是计算一般是无聊枯燥的,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程序化的训练,用理解和认识加强数感增强运算。举例来说,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让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如①1995×1998+1998;②1996×1997+1997;③1997×1996+1996。比较以上三个算式结果的大小,一分钟后得出正确结果的有奖励。学生在看到這么大的数字会产生退缩,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得出结果。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让他们先不用计算,先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学生进行观察后,发现这三个算式都是A×B+B的形式,这时候乘法分配律就要发挥作用了。以上的算式是可以变化成1996×1998、1997×1997、1998×1996。这样一来数学题就已经很简单了,学生可以不用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答案,根据“相差越小,积就越大”这一原则,可以发现1997×1997的差距最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②1996×1997+1997是最终的结果。

四、通过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学习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教师留的作业要多在这个方向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各种数学问题记忆、了解、认识、分析数学知识,不断地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进行课堂设计,比如在周六学校组织学生春游,那么在春游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呢?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春游的过程中需要租车,购买食材等,租几辆车最合算,买食材需要花费多少元等。让学生思考,多个角度,多个方位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在遇到困惑的时候还学会运用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思考,为未来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瑾.基于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20-21.

[2]林秀兰.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良好数感[J].亚太教育,2019(6):14-15.

[3]林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2):54-55.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