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允 孙国峰
摘 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大城市新城区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在梳理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资源禀赋,设计了“动力强、产业优、体制好、后劲足、潜力大”的新城区发展路径,提出了构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培育适应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构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支撑体系等具体路径,以期为大城市新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城郊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京江宁区;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因“二元经济”模型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W.A.Lewis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着所谓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通过资源要素的流动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大城市的传统主城区与城乡结合部的新城区是典型的“城郊经济”,具有二元经济特征;另一方面,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要素投入型、外延型快速发展之后,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同时,随着改革推进到深水区,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瓶颈与障碍亟待破解。面对这样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情和深化改革的需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一年来,人们对“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特征、内涵等进行了解读与理论探讨。通常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因此,基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视野下的大城市新城区发展路径的探讨,就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大城市新城区的特征
(一)大城市新城区的一般特征
大城市的新城区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为承接传统市区的产业转移、人口迁移而实现城市郊区化的产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快而导致的城市扩张也非常快。现在的新城区一般是大城市原来的远郊区,或者是大城市代管县撤县设区后形成的区域。这类被称为“新城区”的区域,通常是传统老城区联系外部的交通线、出入口,处于现实情况下的城乡结合部,多数都设有区政府或准区政府(区、县甚至更高级别的开发区管委会、科创园等等)。有意思的是,传统老城区年龄大一些的居民通常把新城区的居民视为“乡下人”,而这些被称为“乡下人”的新城区居民也调侃自己是“乡下人”其生活观念与习俗也使得新城区有了某些独有的印记,并成为新城区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之一。
(二)江宁区的区位特征与概况
为便于描述与探讨,下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分析一下新城区的区位与经济概况。江宁区原为南京市代管的外部县即江宁县,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苏皖交界地带的长江南岸,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其南、西南分别与安徽省当涂市当涂区、马鞍山市接壤。现为南京市的11个市辖区之一,下辖10个街道、129个社区居委会、72个村委会。其东部与栖霞区及镇江市的句容相交,东南与溧水区毗邻,北、东北分别与雨花台区、秦淮区相邻。江宁区地理位置优越,104国道、宁杭高速等共8条高速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航运方面拥有亚洲最大内河港口南京港的铜井港区,民航则有规模为华东第二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江宁是南京市人才荟萃的科教名区,江宁大学城拥有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5所院校,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0家、市级213家。全区拥有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是华东最大、全国第二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江宁区的区域总面积1 5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86平方公里,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63.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為3.0∶52.1∶44.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28.77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 258元。江宁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1.8%,是江苏省首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道全覆盖的市、区(县)。根据赛迪顾问公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江宁区在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中居于第4位。
三、既有研究成果的文献梳理
以“江宁、发展”为研究主题的文献,通过中国知网的数据库检索有1 654篇(截至2018年8月),时间跨度为1963—2018年,其中主要是1992年以后的文献。由于涉及数量较为庞大,所以,可以按不同视角进行划分,比如从产业经济学、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镇化过程等角度划分。
(一)侧重区域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回顾
江宁通过撤县设区和撤乡镇设街道两种方式,逐步从县域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其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江宁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1]。江宁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树立资源节约型新思路,走质量效益型城市发展路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2]。张永军聚焦于江宁区这一都市郊区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认为江宁区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发达经济过渡的阶段,应利用产业优化和城镇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效应,继续放大其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并降低城镇化的外部成本;提出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城镇化水平向后期成熟阶段(70%以上)发展[3]。赵立元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江宁作为大都市的郊区(城市新市区)受“新苏南模式”的影响,其发展主要体现以“企业型政府”主导、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的模式,在实现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并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的同时,以区县级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产业空间利用集中随之得到自我强化[4]。
(二)侧重产业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回顾
规划设计专家梅耀林建议,在江宁区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解决发展模式雷同、内部竞争等问題,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5]。而更多学界、业界人士则聚焦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在研究区情的基础上,有研究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江宁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采取适当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的学者则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论证了江宁区发展汽车产业是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胡小武研究发现,中国的县域竞争性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而寻求差异化定位、培育特色竞争力则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则。他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八区的产业资源、上市企业、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旅游景区资源、高等教育资源、4星及以上酒店数量、旅游接待人数的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江宁区是仅次于鼓楼区的特色发展区域,江宁区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的 500 强企业、上市公司入驻,在电力智能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等均取得显著成绩[5]。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视野下的江宁区经济立体扫描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学界专家的研究一是从理论层面对其背景、内涵、目标、重点核心、特征、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解读和研讨。从提出的背景看,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有更高水平发展生产力、更大力度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积极推进现代化经济建设。从内涵角度看,现代化经济体系由现代动力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制三大部分构成。从目标角度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就是从过去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最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核心和重点上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打造、构造、构建最核心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科技创新,另一个方面是经济转型升级。而王小广则认为,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是:着力解决新的发展瓶颈,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扫清内在障碍;着力攻克体制瓶颈,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强有力的体制基础。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操作着力点上,王辉耀提出,要以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制造业、基础设施产业升级;要加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建设更优的体制环境,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二是结合具体产业、实际工作层面的探究。王小广从地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角度强调,地方“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要发展占据产业链条高端、掌握核心技术的现代产业体系;只有靠改革和创新,才能形成现代动力体系和产业体系”[6]。兰建平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重点从“打造创新平台、改造传统产业、谋划高端产业集群、根植开放优势、用好‘有形之手、激发企业家精神”等六个方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李思敏主要探讨了如何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臧跃茹、郭丽岩则侧重探讨新形势下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等。
为了更好地用数据描述江宁区的经济概况,我们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典型对比三个侧面进行数据扫描。
从同一时间区间的横向比较来看(表1),江宁区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江苏省、南京市高出2.7、2.6、0.3个百分点;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南京全市、全国百强区平均水平持平,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3.5、3.9个百分点。但这样的增速能否一直持续显然是不确定的,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外延式增长能否持续是个问号。
通过表2江宁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近五年GDP平均增速为9.6%,但增速呈逐步放缓趋势;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缓慢上升,从五年前的40.8%提升到44.9%。结合表3中各次产业所占比重指标,江宁区作为经济强省省会城市的市辖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深圳市南山区有14.1%的差距,即便是与省内比尚不及县级市的昆山市。由此可以看出,江宁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空间巨大。
通过表3可以测算出,江宁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第一名的昆山市的0.564 6、全国百强区第一名的南山区的0.432 0,人均产出能力分别相当于其0.741、0.496。这个比较指标启示我们,江宁区升级现有产业以强化优势、倡导全民创新创业以补齐短板仍有较大的腾挪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凝心聚力、持之以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大城市新城区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要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政策落地的应对措施、结合属地特点的创新。结合县域区情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视角研究大都市新市区在时空变化的动态环境中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明确的现实需求。
五、现代化经济体系视野下新城区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与选择
江宁区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大城市新城区,从宏观层面上必须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而引致发展方式转变的国情出发,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建设“强高富美”新江苏战略以及建设南京大都市圈的规划,结合南京市各区差异化发展的政策与定位,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衔接与融合,及时进行上级政策梳理和本级政策调整,以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双料冠军的深圳市南山区为学习的标杆,对标找差,探索江宁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的原则内容。我们认为,江宁高质量发展应以“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创新多”为目标,以“动力强、产业优、体制好、后劲足、潜力大”为路径设计,通过逐项进行落实达成目标。
(一)构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摒弃了仅仅依赖粗放投入的发展模式,必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换装“强力发动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并将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统计大数据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总书记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江宁全区共受理专利申请25 899件(其中发明专利9 491件),全年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市级以上科创载体24家。今后,应着手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落实。
1.以创新创业机制落实为切入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要研究如何操作新旧动能转换、建立现代动力体系。发展方向是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在原有制造业规模报酬遞增的地方化特性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加强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并开发利用人力资本的含量[7]。有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的提高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8]。而江宁区现有驻区高校25所,高校在校学生20多万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校多家,实际上就像一座座金矿等待挖掘。借鉴学习合肥市政府与中国科技大学之间挽留、珍惜、开发、协作,从而实现双赢的经验,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并加以落实,促进产学研有机融合,使区域内的高校人员优势成为本区域的人才优势,既为传统产业的换档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也为数字经济、智能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以营商环境优化使更多企业焕发新的“青春”。作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单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利益的内涵提升激发企业的活力。世界银行对80个国家的研究表明,仅仅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就可以使企业增加新投资的可能性提高30%。世界银行的研究同时发现,良好的营商治理环境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增加0.36个百分点[9]。从中观层面上看,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土地开发和发展成果分享,区县都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基本单元。区内企业的营商环境、事务办理,区域内的产业集聚、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力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主要受区县政府的影响。区域发展绩效的考核(GDP水平、城镇化指标、居民收入与幸福指数、增长率等)也关乎到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政绩与权责变动,关系到区内居民和人才的流转。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吸引新的企业落户、激活原有企业投资热情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以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探究江宁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路径。地方政府应虚心向企业学习,以“保姆式服务”、“管家式服务”替代高高在上的“主子心态”,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指导企业脱困变强。为企业服务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做到勤下企业、经常调研,才能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对症下药”。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新经济、激活培育新经济。新经济因为具有轻资产、重知识产权的属性特征,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和相关的服务性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服务于电商网购的相关产业,在全国不同地区都表现出发展迅猛的趋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形式多样、波动较大、政策规范相对较少、国家相关的法制规范往往尚未出台,就如刚刚降生的“瞪羚”,必须尽心呵护才有可能将其培养成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瞪羚企业”。充分利用紫金创新创业园江宁片区的政策优势,发挥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在风险投资、创业补贴、资金筹集等方面服务新经济创业者。
(二)培育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的产业体系
通俗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速度而是质量和效益,是依据宏观经济调结构、转方式要求的,要解决高增长之后产生的产能过剩、GDP低效问题,解决粗放式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明显的城乡差距问题。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江宁区与其他区域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由此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和同城各区差异发展的原则,对于区域内优势产业不能武断地以“传统产业”为借口进行压缩减除,而必须聚焦优势的实体经济,继续推进生物医药、智能电网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等符合产业发展前景且具有雄厚基础的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地标,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以“规模经营”的原理指导企业增产扩产,降低企业单位生产成本。要学习借鉴香港特区“大市场、小政府”的营商环境建设经验,促进高端要素的规模经济和自增长效应。
2.培育、壮大现代产业,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在发展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应基于“木桶法则”原理补齐现代产业短板,利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手段,培育现代产业。截至2018年末,全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29家,另有41家企业挂牌或获准挂牌新“三板”企业。推动区内旅游、环保、通讯、康养、人工智能等企业做大做强并早日实现IPO,是培育、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特色田园产业。目前,江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5%,共有72个村委会。“世凹桃园”、“石塘人家”、“汤山七坊”、“朱门农家”、“东山香樟园”是江宁区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出来的“五朵金花”,2014年即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杨柳村、佘村等古村采取产业化运营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较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依据各村的自然禀赋和村民意愿,实现“一村一品”,避免项目开发时一哄而上。南京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与黄龙岘社区共建“黄龙岘茶文化特色村”的模式值得研究、总结与推广。
(三)构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
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一是政府的过度干预或该管不管,二是公平的交易体系、分配制度有待建立与完善。所以,激发动能、破解瓶颈,必须从经济体制、机制上探究如何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政府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好”的支撑。
1.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放手让“市场说了算”。要解决政府过度干预,特别是过度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问题,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决定性功能。同时,也要防止该管不管,面对企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制度性、公平性障碍造成的困难,要进行责任帮扶、及时跟进。
2.在区域范围内疏解好发展不公平问题。比如,因自然资源的占有、分配造成的发展不公平,同类企业中因财政优惠造成的政策不公平,等等。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公平交易并共享发展成果是众望所归,解决体制不完善、不合理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必由之路。因此,主管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支持、金融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各方面政策时,应当对境内外企业一视同仁,对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一视同仁。
3.加强区域环境治理,提升区域居民的幸福感。江宁区近几年非常注意生态文明建设,居民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社区公园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小龙湾网红桥”、“百家湖休闲广场”等一大批受居民欢迎的设施、休闲去处明显地让江宁区人民的幸福感爆涌。发展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同时要同步进行环境治理与建设,增强区内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吸引更多大专院校毕业生留在江宁创业、就业。
六、小结与讨论
我们试图以“动力强、产业优、体制好、后劲足、潜力大”为目标要求,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科技创新、创新优化管理机制为主要手段,从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视角,探讨推进县区全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实地调研,在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经济数据从三个不同侧面分析了江宁区的发展现状,提出并具体论证了适应江宁区特征的发展路径:一是构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二是培育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的产业体系;三是构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根据国情、省情和市情,江宁区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仍面临诸多重大挑战。从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视角分析问题、找准原因、研究对策,为决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企业投资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殷洁,田冬.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10):1746-1756.
[2] 姚士谋,张艳会,陆大道,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李克强总理新思路的解读[J].城市观察,2013,(5):5-13.
[3] 张永军.产业优化和城镇化互动机制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江宁区撤县建区以来发展经验[J].现代商贸工业,2014,(3):15-18.
[4] 赵立元.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和宁波市鄞州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1):67-77.
[5] 梅耀林,许珊珊,汪涛,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导则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7):62-67,81.
[5] 胡小武.南京市主城八区的区域特色研究[J].中国名城,2017,(8):71-80.
[6] 王小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理论基础及重点难点[J].中共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2):19-26.
[7] 范建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濟研究,2006,(11):72-81.
[8]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9,(4):83-95.
[9] 谢俊,申明浩,杨永聪.差距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路径[J].城市观察,2017,(6):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