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燕
摘 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探究立足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及形成的自然历史逻辑,旨在为进一步科学准确诠释、总结、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实践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003-02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体系的创始人,其意识形态思想精髓必然是学习、研究及构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课。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如果探究任何理论、思想及学说产生来源都不能否定其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其产生的根基也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如恩格斯曾讲过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即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如马克思曾论述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即对一切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优秀理论、思想、学说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必然也是离不开其产生当时的历史时代“经济事实”、“政治环境”及“已有的思想材料”的继承扬弃。那么,回顾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时的“经济事实”、“政治环境”状况、“已有的思想材料”是怎样的呢?
(一)“经济事实”
人类社会进入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带动下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号角。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英国被确立了起来,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到来的,还有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不可调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演越烈,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反思及重新审视。
(二)“政治环境”
“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此时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整个世界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不容小觑。如1830—1840年十年间,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频繁爆发。无论是在英国、法国,还是德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阶级的合法权利,不断地走上街头集会、罢工。甚至,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在1844年6月拿起武器发动了起义。马克思曾高度赞扬:“西里西亚起义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对无产阶级本质的意识。”这一论述表明:一方面,19世纪中叶工人阶级已经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工人阶级作为历史演进新生阶级不断壮大,这样就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创造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主观及客观条件。
(三)“已有的思想材料”
综上,不可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是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彻底清算与批判,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如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其原因是“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产生的思想基础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直接理论來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及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且包括间接理论来源,即19世纪物理学、生物学等在自然领域的新发现。“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及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7]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回顾人类思想史,我们很快发现,任何伟大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具有偶然性和一蹴而就的特质,都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同样是在扬弃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渐使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发生转变直至质的飞跃的过程。按照这一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自然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语境:历史语镜一,实践辩证法的确立;历史语境第二,现实社会关系的批判;历史语境第三,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
历史语境一,实践辩证法的确立。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始于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消解及反思,进而确立了其意识形态实践辩证法历史语境第一阶段。在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起点的对过往意识形态所作的源起期。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以“人本学唯物主义方法”展现出一种对费尔巴哈所缺少的社会历史维度的反思。随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再次重申了其“人本学唯物主义方法”,即人的劳动实践,或者说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创造历史的理念并且在此逻辑推演中重塑了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自然性,将历史理解为两种展现范式,一是劳动对象化及劳动异化,二是劳动异化扬弃劳动异化的辩证过程。此后,马克思多次在其其它论著中进一步将“物质生产”实践理解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由此,马克思意识形态超越了以往意识形态诸多纷争和批判,确立了以“实践”为真实根基的辩证法。即,“马克思改变了哲学的任务: 哲学不再是抽象地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谈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而是“要求无产阶级从理论上认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实践中解决人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语境二,现实社会关系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以往观念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同时,逐渐的认识到“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不能仅仅通过批判从哲学的观点来加以解决的”。从历时性看,无论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前期著作,还是后期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识性清算德国古典哲学以往观念意识形态虚幻性的同时,通过逐渐确立的实践辩证法,日渐聚焦于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批判。“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2]由此,马克思借助政治经济学“商品、拜物教、活劳动、死劳动及资本”等范畴,深入剖析和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物质利益和世俗基础,资本的运作机制,以期唤醒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旧世界的自觉意识。
历史语境三,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
随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即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研究逐渐深入,其从分析实际的政治制度出发,可以看到的是马克思在其诸多手稿著作群中找到了通向意识形态变革的现实路径,即将其意识形态批判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相结合,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使现代社会阶级简单化,无产阶级在变革旧社会、消灭意识形态虚幻性及私有制中必然成为历史进步的自觉主体,即“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此,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身“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后积极投身于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运动斗争中,并且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与“正义者同盟”的改组;担任第一国际领导机构总委员会成员,等等。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践行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即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科学阐释
“意识形态”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概念也从未做过明确、清晰的界定,但学界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的过程中已经科学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即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复杂范畴,其基本内涵的阐述必须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学界的一般共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层面:从“批判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意识形态消解反思及批判开始的。“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这种超脱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才具有精神力量。”并且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给梅林的信中再次重申“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他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唯心主义“歪曲(下转29页)(上接4页)了的”意识形态观,其实际是从“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的。
第二層面:从“统治阶级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述是从阶级社会分析视角出发分析和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基于自身阶级利益提出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其目的是为了掩蔽自己阶级利益,为统治阶级统治寻求最广泛的政治合法性认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使用赋予了其统治阶级意义。
第三层面:从“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和社会发展双重维度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意义上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生产生活的直接产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再次强调“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张双利.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4,(3).
[4]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孟宪忠.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来源和使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